《柏林苍穹下》的编剧摘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三年前到访上海,汉德克曾说:“我相信虚构,有时虚构比现实更真实”

2019-10-10信息快讯网

《柏林苍穹下》的编剧摘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三年前到访上海,汉德克曾说:“我相信虚构,有时虚构比现实更真实”-信息快讯网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刚刚成为了新晋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汉德克是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曾与韦姆·文德斯合作完成《柏林苍穹下》的编剧工作。2016年底,彼得·汉德克的中国之行曾来到过上海的思南文学会馆,与众多读者和戏剧爱好者和影迷见面,探讨其对于当代生活的观察、思考与感受。

许多中国读者知道汉德克,是因为那部引起轰动的剧本《骂观众》。早在1990年代,孟京辉等热衷实验戏剧的中国导演就已疯狂追随他;也有人因为文斯德的电影《柏林苍穹下》而认识背后这位编剧;汉德克根据自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左撇子女人》,还曾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2004年,耶利内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也不忘向他致敬:“汉德克比我更有资格获奖。”

汉德克在中国之行的第一天,恰逢鲍勃·迪伦获奖消息公布,大庭广众之下,他公然宣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这是个巨大的错误!甚至是对文学的侮辱。”

特立独行与尖锐见解是汉德克身上最鲜明的两个标签。在德国他负有盛名,但是极难对付。这位“老炮儿”甚至反对自己被称为一名作家,“我只是一个作家,不知道怎么去解释作品,我负责写出来就够了……不要问我内心是怎么想的这回事。”

就连提到《柏林苍穹下》的导演文德斯也能引起他的暴怒,他认为人们不应该只是盯着这件事不放,尽管这个片子很有名,那又怎么样呢?

1966年,24岁的汉德克发表了他的成名剧作《骂观众》,这部反叛的“说话剧”在德语文坛引起了轰动。全剧没有故事情节,没有确定角色,没有布景的舞台上只有四个无名无姓的“说话者”,他们近乎歇斯底里地“谩骂”观众,从头至尾演绎着对传统戏剧的否定。

《柏林苍穹下》的编剧摘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三年前到访上海,汉德克曾说:“我相信虚构,有时虚构比现实更真实”-信息快讯网

《柏林苍穹下》的编剧摘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三年前到访上海,汉德克曾说:“我相信虚构,有时虚构比现实更真实”-信息快讯网

在《骂观众》中,汉德克对着观众骂出“你们这些潜在的死人”。在两年后,他又发表剧作《卡斯帕》,在剧中汉德克描绘了主人公没有语言无能为力地任外部世界摆布和有了语言而成为其奴隶的整个过程,全剧65小节,像是一场“语言刑讯”,里面有斗争、规制、教化、催眠、折磨、惩戒等等,表现了一个现代人被社会语言秩序异化的过程。

在西方世界,《卡斯帕》的影响大大超过《骂观众》。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19世纪纽伦堡的“洞穴人”卡斯帕,他在语言上尚未开化,他并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在汉德克看来,不知道语言是什么,就不会知道背后所隐藏的东西,也许语言是世上最糟糕的一种法则,你甚至可以说它是某种“独裁”。直到《卡斯帕》诞生50年后的今年,汉德克依然对这个富有哲学意味和象征意味的主题充满兴趣,这让他想到今天的年轻人该如何面对当下社会机制,到底是世界毁灭了他还是他毁灭了世界,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戏剧性的问题。

汉德克1942年生于奥地利克恩滕州格里芬,父亲是德国军人,母亲来自斯洛文尼亚。1961年,汉德克进入格拉茨大学攻读法律,第一部小说《大黄蜂》的问世促使他放弃法律专事文学创作。进入1970年代后,他开始转向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先后发表了《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等小说作品。

《柏林苍穹下》的编剧摘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三年前到访上海,汉德克曾说:“我相信虚构,有时虚构比现实更真实”-信息快讯网

《柏林苍穹下》的编剧摘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三年前到访上海,汉德克曾说:“我相信虚构,有时虚构比现实更真实”-信息快讯网

“我的创作都来源于我自己,还有对人类的怜悯。”1971 年底,汉德克的母亲自杀,这件事成了他人生中挥之不去的噩梦。“他的《无欲的悲歌》讲述的就是一个母亲的生与死,因为带有太多真实的感受史,这部作品是汉德克认为最好的一部。

1979年,汉德克在巴黎居住了几年后回到奥地利,曾在萨尔茨堡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自然和乡村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这个时期他创作了《缓慢的归乡》《圣山启示录》《孩子的故事》《关于乡村》四部曲,叙述风格发生巨大变化,但生存空间的缺失和寻找自我依然是其表现的主题。

从1980年代开始,面对生存现实的困惑,汉德克先后写下《痛苦的中国人》《试论疲倦》等作品,试图在艺术世界里寻求永恒与和谐。他坚信自己是“传统的经典作家”。他曾说过:“我相信虚构,有时虚构比现实更真实”。

《柏林苍穹下》的编剧摘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三年前到访上海,汉德克曾说:“我相信虚构,有时虚构比现实更真实”-信息快讯网

《柏林苍穹下》的编剧摘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三年前到访上海,汉德克曾说:“我相信虚构,有时虚构比现实更真实”-信息快讯网

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世纪文景曾先后引进过汉德克的多部作品。其中,两个中篇小说《缓慢的归乡》《圣山启示录》,前者的主人公索尔格来自中欧,是一位地质学家,在靠近北极圈的的阿拉斯加进行地质研究。在工作中,孤独笼罩了他,使他迷失了自我,他意识到欧洲才是他的精神故乡。后者继续了前者的主题,描写了第一人称“我”两次前往普罗旺斯的圣维克多山,追寻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创作足迹的朝圣之旅。

作者:陈熙涵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邢晓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台风“米娜”挡不住游客热情,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迎来国庆大客流
浙江瑞安百姓有望在家门口享用“岳阳膏方”,上海岳阳医院长三角“朋友圈”扩容
五星红旗今天飞越外滩上空!你看见了吗?【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
上海文化界标杆性人物齐声为祖国送祝福:把更多精品奉献给人民
精细调节万分之一颗芝麻重量大小的力!我国首颗引力波卫星“上海出品”
2019年诺贝尔奖今起揭晓!文学奖将颁出“双黄蛋”,“中国卡夫卡”呼声很高
有人一年前就预言这对师徒要夺诺奖?因为他们捅破了天文学界花了400多年也没能捅破的窗户纸
82版《西游记》编剧之一邹忆青离世,六小龄童发文悼念
文学“出圈”了?中法诺奖得主对谈,祖峰陈数谭卓等演员助阵
双倍放送!诺贝尔文学奖缺席一年今回归,两届得主同揭晓
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含金量很低”的残雪,今晚会赢吗?
北野武吐槽离婚后一无所有,盼拿诺贝尔文学奖
2018和2019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奥尔加·托卡尔丘和彼得·汉德克分获殊荣
中国邮轮经济正从高速发展期进入高质量、高品位发展期。亚太邮轮的旅游线路普遍时间短,游客普遍年轻
视频 | 快来听毛尖帮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骂观众”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给了他?因为他是孟京辉“愿效犬马之劳”的大师,文德斯最爱的作家,耶利内克追随的偶像
上海大师赛 |费德勒专程感谢中国球迷:“在世界其他地方,都看不到这样的球迷方阵”
无锡高架桥塌桥,上海华山医院接国家卫健委应急办通知,五名专家连夜出发驰援
好吃!好种!好卖!减少90%的甲烷排放,上海市农科院选育的节水抗旱稻在全国大面积铺开
上海大师赛 | 入选“全美最佳阵容”的中国大陆第一人,上海男孩华润豪转战职业网坛
向海外传递更好的中国作品,网络文学的空间在哪里?
500余品牌助阵的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开幕,上海时装周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
拒领诺贝尔文学奖,写出“他人是地狱”······他的一生究竟经历过什么
帮警察抓歹徒意外走红,放弃文学梦的韩国金融系高材生当演员出圈了
2019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这个世界是由那些发明语言的先人创造的
获奖后作品即加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消费品牌?
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集结沪上:以专业精神“守望”世界文学现场,上海出版专业品牌效应凸显
《我的前半生》导演编剧再携手,刻画30岁女性群像戏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