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一届进博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把长三角一体化提升为国家战略。实现这一提升,三省一市政府要推进协同发展,生产要素要跨区域自由流动。这才是一体化。其中打响江南文化品牌,打造共同精神家园,是重要一环。因此,江南文化的研究,我觉得在这里要和长三角一体化提升为国家战略结合起来,我们要进一步去理解它的品牌价值。
第一、如何认识江南文化的品牌地位? 如果放在一个平面上,是讲不清楚的。江南文化演进可分为三个阶段,南宋前为吴越文化,类同于其他地域文化;自南宋以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相续南移至此,江南文化继先秦文化、中原文化,成为第三个中国文化高地;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上海的兴起,中国文化特别是优秀文化和外来文化大碰撞,江南文化增添了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的特质。
第二、如何认识江南文化的品牌价值?千年江南经济成就了江南文化,江南经济繁荣源于“四水”航运(长江、大运河、江南水网、海运)。由此派生出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文化价值观,如移民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运河文化以及人生价值观。
我为什么要强调是“四水”经济呢?因为整个经济的发展,水运最经济,在水运条件下所构成的生产和商品贸易,必然是最发达的。而江南经济的繁荣是因为它独享了“四水”航运的经济性。江南的四水经济,提供了江南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比如说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由于从杭州到北京船运最快要跑两个星期,就构成了慢文化。而这个慢文化,我把它界定是中国的一次文艺复兴,它带来的文化,甚至促成了文言文转向白话文。因为在船上你得聊天,聊天的时候,不能“之乎者也”这样文绉绉的,那就是侃故事,四大名著就是老百姓最喜欢侃的,讲鬼怪有聊斋,讲帝王将相有三国演义,讲土匪强盗有水浒传,讲才子佳人有红楼梦。这都是在运河当中,喝了点小酒,在一起侃,侃了之后,有心人编成章回小说,文言文变成了白话文。
那么由此,江南文化的主观价值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移民文化。移民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很重要的前提。为什么江南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做得好,我认为移民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二是宗教文化。和而不同的宗教文化,这也很重要的,它提供了一个睦邻的环境。
三是商业文化。中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大运河起来以后,商业文化需要把它的秩序做调整,叫“信义仁智礼”。做生意首先是信任。儒商首先是信。
四是运河文化。运河文化是市井文化。昆曲北上,京剧北上,建筑文化北上,昆曲曾经在虎丘唱了三天三夜,明清小说的繁荣等等,这种文化转向都和运河有关系。
五是人生价值观。士农工商是中国古老的价值观。在中原,千百年就是这样。但有了大运河,人到了江南以后,颠倒了。第一还是考状元,考不上状元干什么?经商办企业。皖南是江南原来最穷的地方,结果整个江南的商业都是徽商带起来,为什么?我觉得价值观有关系,甚至今天讲,为什么改革开放40年,民营企业家出的最多是江南,是浙江?因为你的价值观当中,如果清华大学考不取,我去做生意,办企业,那也是很高尚的事情,你会去干。如果认为做生意就是奸巧之人,你就不会去干。这就是江南文化和中原文化很大的区别。
第三、打响江南文化品牌的意义所在。世界小商品大市场为什么集散在义乌,集散在江南?有文化因素。 由此引申出来,我们说,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可为长三角一体化打造共同精神家园所用,为“一带一路”建设所用。我认为,和而不同的宗教文化,这实际上是中原文化,可以为“一带一路”提供精神财富;信义仁智礼,可以作为“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的文化。
最后,打响江南文化文化品牌,要有实施方案,也要抓突破口。
突破口我就举一个例子。今年元旦,我到江苏徐霞客镇去转了一圈。徐霞客作为旅游家在世界上是很伟大的,出生在江苏、成名在上海,出游在浙江,游的最多的地方是安徽。这不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一个文化的表达吗?抓住一个人物把这个东西刻画出来,我觉得有当代意义。为什么徐霞客曾经在上海?因为他和松江府明朝大儒陈继儒是往年交,他一生五次去拜访陈继儒。徐霞客母亲85岁,他去陈继儒那里取匾,陈继儒给他一个号“霞客”。因此江南文化是通的。我们觉得在弘扬江南文化,为长三角一体化打造共同的文化家园有很多事情要做。
作者:王战(本文节选自作者在“首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杨逸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