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车位设了又撤 徐汇区中恒苑91辆车无处停放
即便是工作日,下午4点,中恒苑里已找不到空闲车位。
近来每天下午两三点,在徐汇区中恒苑,总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老人三三两两,或搬来一辆破自行车、或搬来个小板凳,放到小区的车位上,人则守在附近。老人在做什么?为孩子抢占停车位!
而一个多月前,中恒苑的停车位还没紧张到这个程度。小区门口平福路西侧,原本是允许居民夜间停车的。但8月中旬起,马路车位撤销,车都被赶回小区里。停车,一下子成了中恒苑居民的大难题。
马路夜间临时停车,是解决停车难的途径之一,也被一些居民寄予厚望。但事实上,马路开放夜间停车,绝非一件易事。平福路的马路车位,为何设了又撤?背后,又暴露了道路夜间停车怎样的尴尬?
路边车位取消,居民有车不敢开
中恒苑位于上中路483弄,中环路上中路隧道西侧,是1999年建成的老小区。和申城众多老小区一样,停车位捉襟见肘。
下午4点不到,记者来到小区里。小区分北、中、南3个区域,各有独立大门进出。记者绕中间区域转一圈发现,路边已找不到一个空车位。南北两个区域尚有少量空位,但也都被自行车等物品占着。
见有记者来了,居民纷纷激动地讲述小区停车困境。王阿姨说,家里有两辆车,儿子儿媳妇下班都晚,回来压根找不到车位,只能冒着被贴罚单的风险,停在小区外面马路边。仅9月份,他们家就收到了4张罚单。最近儿子的车都没敢开,停在小区里“占位”。上周孙女生病,一家人只能打车去医院。李女士则干脆将车停在了单位里,上下班打车来回……
而这一切,正源于今年8月中旬徐汇交警取消了平福路上的夜间临时停车位。居民们说,从2013年3月起,平福路西侧,北至中环线、南至平福路桥这段两三百米的路面,就一直是个夜间马路停车场。从傍晚5点至次日早上9点,可免费停放近70辆小车,大大缓解了附近小区的停车压力。
自交警部门取消马路停车场后,为抢车位,车主之间几乎每天都发生纠纷,“110”成了小区里的常客。有几次交警前来执法,被居民正巧撞见,居民围住交警质问,为何与居民“过不去”,将马路车位取消?
取消“理由充分”,但停车更是刚需
交警部门介绍,为了改善停车和小区通行,中恒苑小区南、北两个区域2013年3月启动了拓路改造。改造影响了车辆停放,因此,在居委和街道的呼吁下,交警部门临时开放了平福路的夜间停车。加上平福路此前车流稀少,夜间停车便一直延续下来。
今年7月18日,终点站设在平福路上的56路区间车开通;而随着龙吴路大修,一部分车流也分流到了平福路上,平福路日渐繁忙。另一方面,马路夜间停车开放后,居民停车并不“守规矩”,晚上6点时,平福路两侧就几乎停满车辆。交警部门屡屡收到附近环路散步锻炼的居民投诉,称路边停车影响交通安全。综上因素,徐汇交警七中队认为,平福路已不再具备临时停车的条件。
马路停车场取消后,平福路居委会安排志愿者作了一次摸底统计:小区866户居民中,共有车辆204辆。而三个区域的车位,画线的只有113个。车位缺口,高达91个。眼下,这些车何处停放,确实成了难题。平福路居委会曾与徐汇交警部门多次协商,交警部门认为,中恒苑小区应该通过“内部挖潜”来解决车位。比如,可以对中部区域进行改造,增加车位。
但是,中恒苑小区由于物业费过低、门太多、运营成本高等原因,物业抛盘已有两年。小区改造,必须先选聘一家物业。居委会称,已在积极筹备此事,国庆长假后,会就小区大门改造、提高物业费基数等事项,在小区开展征询。目前也已经有两家物业表达了进驻意向;另一方面,居委会也在积极沟通附近的单位,希望他们能在夜间提供部分车位。居委会和居民都希望,交警部门能够体谅居民,在小区完成“内部挖潜”前,晚7点到早7点时段的马路临时停车仍能再“宽限”几个月,给个缓冲期。
泊位设立撤销,缺少标准和程序
平福路是否真的已不再适合夜间临时停车?记者在现场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条双向两车道的马路,足有15米宽。尤其是两边的非机动车和人行道,都宽于申城的大多数中小马路。即便在下班高峰,这条马路仍比较宁静,少有车辆经过。居民袁先生认为,平福路的车流主要来自附近小区和企业,它不承担城市的主要交通流量。唯一的一条公交线路晚上7点就停运了。因此,居民认为,交警部门取消临时停车,更多来自了投诉的压力。
平福路马路停车场的“风波”,在申城道路是否设置夜间停车位纠结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据记者了解,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明确可以通过在住宅小区周边设置时段性道路停车场。但在实际操作中,马路夜间停车面临诸多现实的困难。
困难一方面来自于马路夜间停车场的设置缺少一个明确细致的标准。记者查阅了多份文件,关于市区设立马路夜间停车场,仅有一些原则性的表述,如:非主干道、车流量小、通行条件好、周边停车需求大、不影响交通安全等等。这种宽泛的表述,使得交警部门在审批马路停车场时,有点难以把握。
另一方面,车位设置“众口难调”也是障碍之一。设置道路夜间停车,有人满意就有人埋怨,噪声、影响非机动车通行、影响居民夜跑健身等,都会产生投诉,这使得交警部门在审批马路停车场时非常谨慎。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马路停车场的设置缺少公众参与的环节,设不设完全由施划部门说了算。
记者观察
马路夜间停车难以回避
小区停车难,越来越成为市民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据统计,目前本市中心城区停车泊位大约78万个,需求114.7万个,缺口36.7万个,缺口比例32%。其中,居住小区夜间车位缺口27.2万个,缺口比例37%。
解决小区停车难,尽管途径很多,如开放马路、开放附近社会停车场等等。但相较而言,马路夜间停车无疑是可操作性最强、代价最低的一个方式。但几年来,囿于上述种种困难,公安交通部门允许开放的马路夜间停车场少之又少。
但是,开放马路夜间停车的呼声越来越高。记者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看到,许多市民来电,呼吁开放小区周边道路的夜间停车。如,仙霞路454弄小区居民希望开放芙蓉江路的夜间停车;徐汇区海馨苑小区居民希望开放冠生园路的夜间停车;虹口区邢长小区居民眼睛则盯着长春路……
9月初,住建部也发文,要求各地逐步缓解城市停车矛盾,老旧小区周边非交通性道路可以设置夜间停车。市民夜间停车的刚需不应回避。
南京等城市,将相关标准量化,以道路宽度、通行量为指标来确定停车位是否能设置,这样的操作方法较为科学。
希望尽快完善夜间马路泊位的设置规范,把谁设置、按什么标准设置、遵循什么样的程序设置等内容进行充实,其中应该有听取社区居民意见的环节,使决策过程更合理,尽最大努力缓解居民停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