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失败是创新的基石,这家以色列大学希望与中国有着更深入合作
作为全球“创新之都”的以色列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力的人才?以色列企业频频成功的秘诀何在?
日前,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副校长Yishai Fraenkel在上海分享了犹太民族的创新教育传统。
Yishai表示,宽容失败是创新的基石。在犹太人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会因为孩子考试没得满分就加以指责,而是帮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取得进步。在双创领域,投资人也同样宽容失败。很多风投机构将被投项目失败“容错率”调得较高,做好了约三分之二被投项目失败的准备,这种颇为激进的风投策略,有助于以色列人将各种金点子变成产业化项目。
“在风投行业中,失败是很常见的,但是我们不会设置创业失败的惩罚条例。只有好的环境才能鼓励大家创新、产生更多成功的初创企业。”Yishai说。
犹太儿童接受的家庭教育,也有利于未来创新。希伯来大学商学院“创新与创业”项目总监Itay Friedjung说,犹太人家长鼓励孩子提出问题,而不能一味记忆知识。对于一些父母不能给出答案的问题,孩子就要学着自己探索。
对于将困难看做创新机遇的心态,Itay举例说道:“以色列位于全球最缺水的地区,很大一部分面积都是沙漠,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水资源问题。但以色列却将浇灌技术、纯净水的精华技术,以及水资源回收技术发展成全球领先的水平,并且提出了很多有助于节约用水的创新。只要拥有创新思维,就能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并提出解决办法。”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是以色列第一所大学,始创于1918年,1925年落成,被誉为“中东的哈佛”。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哈伊姆·魏茨曼、马丁·布伯、查姆·那克曼·比亚里克等犹太学者共同创建了这所大学。作为世界百强名校,希伯来大学已培养出包括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
在日前举行的“启初·天才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上,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爱因斯坦档案库带来了133件展品,其中86件为原件,尤其是广义相对论的两页手稿原件,堪称科学史上的顶级文物。其它如关于引力波的论文原件、晚年思考“统一场论”的最后的笔记本原件等,也是爱因斯坦天才思想的珍贵宝藏。爱因斯坦被授予的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奖章原件也是令观众驻足观赏的焦点展品。
未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希望能与中国市场展开更深入的合作。中国的市场对创新创业来说是个很友好的市场。
Yishai 指出:“相对于中国,以色列是比较小的市场,而中国的庞大市场非常有利于初创企业的成长。比如,可以诞生很多像Uber、滴滴这样的便捷出租车服务。”他还提到,以色列和中国在医疗技术和手机移动等领域都有很多合作潜力,将以色列的创新技术与中国的庞大市场和生产力相结合。
作者:张晓鸣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唐玮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