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在共筑文化发展高地中如何兼顾“共性”与“个性”,这个论坛给出的答案是……
长三角一体化的文化精神基础是什么?如何增进区域的文化凝聚力?在共筑文化发展高地中,又该如何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11月29日举行的“2019长三角文化论坛”上,来自长三角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华亭宾馆,以“长三角文化与区域一体化”为主题积极建言献策。
“就地理概念而言,长三角是指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历史上曾有吴国、越国在此兴起,唐宋以后全国经济中心南移,环太湖流域成了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历史上习惯称之为‘江南’。”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沈祖炜表示,长三角的区域认同是有历史文化基础的。这一地区的居民因为移民、通婚、经商、务工等等原因,内部的融合度一直比较高。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多次统计,上海城市常住人口的籍贯,大致有85%以上为客籍,而客籍居民的祖籍地大多数是江苏、浙江、安徽三省。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智库首席专家杨建华概括了江南文化精神的三大特征:一是刚柔相济的人文性格。江南人有着相同的地理环境人文性格,那就是水的文化背景。这里三江相环,河流纵横、湖泊棋布,东南为大海所抱,江南之水的特质给予了江南人物风情和文化特质以刚柔相济的特点。二是求实进取的理性意识。一大体现是这一区域是中国最早的近代资本主义萌发地。事实上,江南依凭江河海陆之利开拓商业贸易,在五代吴越国时期就已开辟了与海外各国广大的海上商贸航线,远达阿拉伯国家。至南宋,江南很多城市都成为东南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城市。三是和合包容的共生。这块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早就有着“海纳百川,熔铸中西”的情怀。明末年间江浙沪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便是最早主张学习西方科学的学者,他们也是中国最早的“西学派”重要成员。
科举取士,构成明清人才的最主要部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金民在研究中发现,明清两代每7个进士中,就有一个以上出自江南。之所以“科第冠海内”,在于江南地区发达的商品生产和日益扩大的商品经济所提供的雄厚经济实力作后盾、江南地区好学勤学、重教重考、擅长科考的文风传承及江南风光旖旎名士云集的优渥环境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
长三角三省一市,都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和底蕴丰富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区域又分别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色。就戏曲来说,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剧种,如上海的沪剧;安徽的黄梅戏和庐剧;苏州的评弹,无锡的锡剧;浙江有越剧,又有宁波的甬剧,绍兴的绍剧,金华的婺剧,温州的瓯剧,杭州的杭剧,湖州的湖剧,淳安的睦剧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孙琴安提醒,在区域一体化的格局下,如何保持和守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化,避免可能产生的趋同性和雷同化,这个问题值得注意。
那么,怎样优化不同文化间的共生关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策略学院教授胡守钧表示,古今中外的理论与实践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想。比如,道法自然。《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色相和。”正是各式各样,长短不一、高低不同、形态各异的存在,才使世界无限精彩。好比一首好歌,是高低强弱不同音符的巧妙组合。在大合唱中,一个声部单调乏味,两个声部略显韵味,四个声部错落有致,八个声部气势恢宏。文化共生亦是如此。不同的文化都有其存在之道、维系之道、发展之道。顺应文化发展规律,在发挥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整合不同文化内在的特点,谱写色彩斑斓的文化图谱,应当成为长三角文化的发展策略。“切不可千城一面、万乡一样,而应在文化的各个领域促进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使江苏的更江苏,浙江的更浙江,上海的更上海,安徽的更安徽!”
此次长三角文化论坛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发起,三省一市文史馆共同主办。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