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依然怀念施蛰存?以他书斋命名的北山讲堂开讲,全集将面世

2019-12-06信息快讯网

我们为何依然怀念施蛰存?以他书斋命名的北山讲堂开讲,全集将面世-信息快讯网

“施蛰存先生2003年去世,一生几乎与20世纪同龄。在华东师范大学教学生活半个多世纪,他朴实、严谨、开放的学术精神,影响了一代代学人。”6日下午的樱桃河畔,北山讲堂开讲仪式暨《施蛰存全集》启动发布现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文贵良教授的一番话,引发共鸣。今天,我们为何依然怀念施蛰存?对前辈大家最好的纪念是什么?

从“北山讲堂”的命名便可窥得一斑。“北山”既是施蛰存的书斋名,又是他的笔名。作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学者,他的生涯业绩也被誉为“北山四窗”——文学创作取得了中国现代主义的重要实绩;外国文学翻译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丰硕成果;在古典文学研究、金石碑版考释领域的成就,展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上海人民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开办北山讲堂,邀请系友、作家李洱开讲,正是对灵动锐气文脉的延展。

我们为何依然怀念施蛰存?以他书斋命名的北山讲堂开讲,全集将面世-信息快讯网

施蛰存承载并代表了悠久深厚的江南文化、创新开拓的海派文化,承续并丰富了上海的精神文脉,他和他的文字都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记忆。“无论是全集的编纂,还是讲堂的交流,都是一种鲜活的文学教育,以及对文学史的梳理,新时代需要我们有新的回应与拓展。”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孙甘露说。

《施蛰存全集》囊括其翻译成果的首次全面汇集整理

施蛰存、徐中玉、钱谷融、王元化等一批大师远去,如何依托中文系的人文传统和学术力量,发掘整理并继承发扬施蛰存的学术成果、思想风范,既是摆在后辈面前的命题,也需学术界与出版界密切合作。

报记者获悉,自2018年起筹划编辑的《施蛰存全集》,已获得施蛰存家属独家授权,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启动。全集进一步搜集施蛰存包括文学创作、学术著述、序跋、讲义、演讲、札记、谈话、书信、日记、译文等在内的所有已刊和未刊的全部文字作品,并邀文史专家、出版专家共同参与整理,编成更趋完善精良的著作全集,将附录施蛰存生平大事记,著述年表,笔名,篇名索引等。

我们为何依然怀念施蛰存?以他书斋命名的北山讲堂开讲,全集将面世-信息快讯网

施蛰存部分译著

我们为何依然怀念施蛰存?以他书斋命名的北山讲堂开讲,全集将面世-信息快讯网

《施蛰存全集》主要分为作品和翻译两大部分推出,目前初步制作了译作编年目录,并进行整理校勘,这一部分定名为《施蛰存译文全集》,据搜集到的文本大致有单行本和散篇译作200余种,预计明年先期出版。这是对施蛰存翻译成果的首次全面汇集与整理,将成为研究其文学思想、翻译实践的基础文本,也是研究中国现代翻译史、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参考。

我们为何依然怀念施蛰存?以他书斋命名的北山讲堂开讲,全集将面世-信息快讯网

施蛰存长孙施守珪向李洱赠送《唐诗百话》

同时,出版方也将陆续整理施蛰存的创作和研究著述,发掘此前未刊的各类珍贵书信日记等文字,丰富施蛰存文献与研究的成果,全球广泛征集佚作、手稿、书信等文字资料。全集出版的同时,也选择较有代表性或较稀见的集子出版单行本,如《唐诗百话》等。

写小说的舌头接吻后变“舍利”?

无论是《梅雨之夕》里下班不愿回家的主人公,还是《魔道》主角无法摆脱的不宁静心绪,现代人心灵世界的细腻诉诸施蛰存笔端。区别于乡土文学,施蛰存较早捕捉到都市生活中漩涡式席卷人性的力量,他大胆创新现代主义小说创作,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开创者”。

“他笔下看似久远的故事,为什么今天读来我们依然觉得新鲜?”北山讲堂首讲现场,作家李洱与学者罗岗、孙甘露探讨“小说何为”。

我们为何依然怀念施蛰存?以他书斋命名的北山讲堂开讲,全集将面世-信息快讯网

左起:学者罗岗、作家李洱、孙甘露

以长篇小说《应物兄》摘得今年茅盾文学奖的李洱认为,一位对自己负责的小说家,肯定与遥远的小说史有某种连接与呼应,同时小说家某种意义上生活在词与物的缝隙当中,开辟狭小空间穿行而过。他以施蛰存的小说为例谈到,作品中有几个重要场景,之所以能够留下来,“打个比方来说,是因为他的舌头变成了一个舍利,我们通常认为的舍利,肯定是跟肉欲没关系,跟权力没关系,但在施老身上,外界所有的诱惑,他的肉体都跟与其建立关系,但又有所超拔和提炼——因此哪怕在接吻之后,他的舌头还能成为永恒的舍利。”李洱说,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把现实比做针,这个舌头受得了苦难,也经得住情欲的折磨,每一根针就是一个“惩罚”,但小说家能为自己留一口气,把这根针拔出来。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岗看来,接续传统是一方面,比如不断逼近《红楼梦》的余味,但今天谈论文学创作,要富有当代生活的气息,“在静态坚守与动态时代中,小说怎么把握这个平衡作出取舍,是作家们面临的重要挑战。”他谈到,小说在处理与现实的关系时,如同要真正说好一个谎,其实包含了非常多的真实,才可以成为成功的谎言,一眼被看穿就“露怯”了。“有时我们几乎靠着惯性在生活,但好的语言有着刀一样的锋利,小说用什么样的语言切入到现实中,然后表达出来变成独立存在的东西,跟现实之间构成的关系一定不是反映论那么单一。”

孙甘露以他喜爱的作家奈保尔为例分享道,“读完他的书会觉得有意思的人都住在这条米格尔街上,实际上他描述的生活又在全世界各地上演,这正体现了作家的能力。哪怕是一些看似可能平淡无奇的事情,作家一讲就会令人一惊。”而施蜇存创作与翻译的“双栖”,也给当下写作者带来启发。“有些译者翻得很漂亮,但论写作又差了一口气,两者能不能互为滋养,其实没那么容易。”

作者:许旸
现场摄影:文若霏 出版方供资料图
责任编辑: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视频 |《暗流》创作谈:贴着当下写并不“讨巧”,我为何依然乐此不疲
施蛰存与郭沫若的“文人事”
韩国最后时刻“急踩刹车”,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依然有效
为了未来:自然博物馆绿螺讲堂联合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开讲青少年环保公益
孙周兴:技术化人性或在生成,我们需要新的生命哲学
2017-2019,年轻人周期性“怀旧”不总是矫情,年终岁尾,让我们期待未来
汪朗:书缘与人缘——这几年,由之先生盯上了我们家老头儿汪曾祺的作品
为了展现更美好的上海,我们将与TA短暂告别
今天,我们十八岁! 3500名高三学生在上海市第十五届十八岁成人仪式上庄严宣誓
今天是路遥的生日,典藏版《路遥全集》出版
品牌服饰店当自家衣柜!女子一直在各家试衣间里偷偷往包里塞……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会见香港警务处处长邓炳强
揭秘!北京猿人究竟是不是我们的祖先?古人类学家90年求证才知道了这些……
这个神秘住所竟藏着两处尚未发掘的原始人洞穴!“我们从哪里来”的终极之问未完待续。。。
“成立俄白联盟国家条约”签署20周年,两国首脑谈判依然无果,俄白一体化还是“纸上谈兵”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谈与普京的首晤:,他很谨慎,我是个急性子,但我们勉强打个平手
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共同的利益——访澳门特区立法会主席高开贤
夏北山艺术展暨夏北山工作室在沪推出
献给“星星的孩子”的特殊礼物,北爱尔兰儿童剧《嘘!我们有个计划》在沪开演
“从石库门再出发,我和国旗共成长”, 2019年上海市未成年人修身励志讲堂活动举行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