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一线治疗11年来重大突破,患者死亡风险降42%,专家发出提升患者长期生存倡议

2019-12-08信息快讯网

肝癌一线治疗11年来重大突破,患者死亡风险降42%,专家发出提升患者长期生存倡议-信息快讯网

肝癌,曾令人生畏,如今,随着创新疗法“组合”出现,患者长期生存乃至治愈成为可能。

正在上海召开的第十七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上,全球首个获成功肝癌免疫联合疗法临床III期研究公布令人振奋的结果——肝癌免疫联合治疗延长了患者生存期,也意味着免疫联合治疗将开启临床治疗新时代。

作为国内最高水准肝癌专科学术会议,本届大会云集海内外肝癌领域顶级专家,共同探讨肝癌诊疗新技术、新策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携手肝癌患者组织,在罗氏制药中国支持下,共同发起提升中国肝癌患者长期生存倡议,呼吁多方协作共同建立中国肝癌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实现长期生存的目标。

肝癌一线治疗11年来重大突破,患者死亡风险降42%,专家发出提升患者长期生存倡议-信息快讯网

肝癌基础研究不断进步,中国已处世界领先水平

2019年《柳叶刀》发布了近40年来影响中国疾病负担以及风险因素的大型分析结果。其中,肝癌成为中国人过早死亡的五大因素之一。中国被称作世界肝癌大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2018年中国肝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占了全球近一半,且五年生存率在常见癌症中最低,仅为12.1%

“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约80%的肝癌病人首次诊断时已进入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即使是根治性手术治疗,5年内仍有60-70%病人出现转移和复发,肝癌的高转移和复发特性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称,提高患者总生存,是当今中国肝癌治疗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个医者的初心。

近年来,我国在肝癌诊疗和研究发展上取得长足进步。 经过一代又一代肝癌医务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肝癌诊治在外科手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飞速发展。以樊嘉院士为代表的中山医院肝癌研究团队今年获得了多项重大研发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一项利用159例手术切除肝癌样本,借助大规模蛋白质基因组平台,全球首次实现对乙肝相关肝癌“多组学、多层次、多维度”系统性分析,为肝癌未来个体化精准诊疗发展指引方向

对我国肝癌诊疗领域的进展和突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表示自豪,并由衷希望肝癌能像慢性病一样通过规范治疗得到有效控制,让肝癌患者早日实现长期生存。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我国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有了较大提升,但由于肝癌疾病的异质性强等特性,肝癌患者总体长期生存仍不理想,肝癌防治任重道远。

肝细胞癌一线治疗取得重大突破,开启免疫联合治疗新时代

刚闭幕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大会(ESMO)上,肝癌领域的一项免疫联合疗法一线治疗III期研究(IMbrave150)结果发布,引起业内高度关注。

IMbrave150研究中,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合用药(T+A)不仅显著改善了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还提高了肿瘤的缓解率,疗效超过了以往治疗方案,成为全球首个获得成功的肝癌免疫联合疗法临床III期研究,这是近11年来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的重大突破。

研究结果显示,与索拉非尼相比,T+A免疫联合疗法可使患者死亡风险(OS)降低42%,使疾病恶化或死亡风险(PFS)降低41%。在安全性方面,T+A方案的安全性特征与此前单独用药的已知安全性特征一致。

“T+A方案具有里程碑式的临床意义,会为整个肝癌诊疗模式的转变带来深远影响。”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副所长孙惠川教授表示,“十年多来我们首次看到研究数据显示,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较当前的标准疗法有显著提升,使得原本无法手术的肝癌患者可能重新获得手术机会,并有望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潜在治愈的可能。”

IMbrave150是一项在501名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中开展的全球性III期、多中心、开放性研究。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接受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或索拉非尼治疗。

肝癌一线治疗11年来重大突破,患者死亡风险降42%,专家发出提升患者长期生存倡议-信息快讯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IMbrave 150临床研究的重要参与方,由樊嘉院士领导的中山医院肝癌专家团队及时发现了入组标准中对于中药的限制不符合中国国情,并与该实验的全球临床负责人取得联系,代表中国专家提出了宝贵的临床专业意见,使最终入组条件得以修改,让该免疫联合疗法能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共建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肝癌患者总生存有望快速提升

如今的肝癌诊疗已经进入综合诊疗时代,精准分期、多学科协作一体化诊疗以及个体化医疗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肝癌的发生发展到终结是一个长期系统的慢性过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全面干涉、全程管理。

作为行业领军者,中山医院已率先在肝癌临床诊疗中引入“患者全病程管理”的理念,采用多学科模式(MDT)为肝癌患者制定最佳联合诊疗方案,实现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结合,以达到改善症状、延长生存甚至治愈的最终目标。但目前中国仍缺乏较完善的肝癌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需多方协作探索。

罗氏制药作为个体化医疗的全球领先者,曾在乳腺癌和淋巴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患者长期生存管理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罗氏制药在会上分享了建立肝细胞癌规范诊疗一体化中心的构想。

该中心将打通线上线下诊疗资源,为患者和医生群体建立专属社区。患者通过线上专属社区将能够及时了解疾病知识,获取专属患教资源和就医信息等,并与专家互动。医生群体也有专属社区可以发起线上会诊、进行疾病宣讲、查看患者报告等。

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还能通过输注地图找到一体化中心的落地医院,完成线下的诊断和治疗。借助覆盖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等多功能、全病程管理的一体化诊疗中心,肝癌患者将能获得一站式诊疗服务,进一步提高诊疗效果,提升长期生存。

罗氏制药中国医学部副总裁李玮表示:“罗氏很荣幸能与中山医院以及患者组织代表共同发起构建中国肝癌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的倡议。长期生存是每一位肝癌患者的迫切诉求,罗氏始终秉承‘先患者之需而行’的理念,不仅要第一时间把创新药物带给中国患者,还希望携手各方伙伴,共同开拓肝癌诊疗,推动患者全病程管理体系的建立,助力我国肝癌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让更多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长期生存,早日实现肝癌治愈的愿景。”



作者: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得了癌症就只能等死?医生说有三种人可以长期生存,甚至完全治愈
中国银行今年招聘大幅提升科技背景毕业生比例,未来的银行只需要懂科技的业务人员和懂业务的科技人员。
专家:让青少年远离烟草和电子烟是控烟的关键
最高资助6000万!交大、南大、北航等200名专家、12名院士来到这里,合作意向72项
瞄准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个古代就有的行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际首次!上海九院匡延平团队攻破这种“不可治愈”的不孕:罕见不孕症患者成功诞下健康婴儿
涉乱港被捕6000人中四成为学生,专家认为教育界面临严峻挑战
癌症治疗兴起“第四次革命”?《自然》刊登重磅研究:找到了癌基因真正在哪里!
尽显老上海风情,虹口实施大柏树“Y”型区域周边景观提升工程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究竟何时进驻中南海?长期存有争议
金山区主题教育驱动“红色引擎”提升“两新”组织服务效能
“证照分离”新政落地,提升自贸区企业获得感!上海海关在自贸区试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PISA放榜:澳门超越香港,专家明言香港若不改善日后必要“吃苦”
两个月内第三名艺人自杀,20多岁的抑郁症患者五年暴增两倍,韩国怎么了?
美众院通过“涉疆法案":中国五部门同时发声,专家建议采取切实措施反制
内蒙古四子王旗腺鼠疫患者密切接触者全部解除医学观察
卵巢癌五年生存率仅提高0.4%,治疗终迎新突破:一线维持治疗进入全人群时代
打破卵巢癌治疗领域僵局,首个中国卵巢癌一线维持疗法PARP抑制剂获批
“骨头不好”是因为“年龄”?让骨细胞“动起来”打开骨退行性疾病治疗新局面
细胞免疫治疗中国创新再下一城!张江药企美国血液病学会年会上公布最新临床数据
50年创肝癌诊治世界奇迹:40位新生超“20岁”肝癌病人来上海给医生唱一首歌
我国房颤规范治疗率亟待提高,上海专家携手打造房颤患者管理模式
为中国患者争取更多生机!纳入新型抗癌药等新治疗方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版)》发布
上海闲话,侬会讲哇……区少儿图书馆里开设标准沪语培训,沪上名人钱程亲自教学
国际锐评丨一些西方媒体面对涉疆纪录片为何装聋作哑
教育专家孙云晓:父母管教孩子,别错过“黄金时间段”
汇聚“长三角”之力,让食管癌患者更受益!上海市胸科医院牵头建设“长江胸科食管数据库”成效初显
多策并举,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诊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他是美术界的“动物专家”和“伯乐”,今天,上海以一场回顾展重温其艺术风采
斥资百万购买病人的癌症数据,这知识产权算谁的?专家呼吁上海IP战略要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
五万名大一新生体检数据暴露隐患,专家建议高校建立健康管理体系
布菌实验室要达到生物安全3级标准,专家:正常人吃肉接触菌量低,自身免疫系统即可抗
三阴性乳腺癌有了新疗法,5年生存率86.3%!复旦肿瘤专家全球大会发出“中国声音”
肺癌免疫治疗新药落地,中国内地首个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PD-L1免疫抑制剂获批
屏幕、化妆品、隐形眼镜……干眼症患者越来越多,诊治有何要点?
今日《细胞》封面重磅好消息:首次看清体内所有癌症转移!科学家发现近四分之一位点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清华大学推出理科提升计划,改革评价体系为双一流建设“铺路”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