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录音带内容首次在大陆出版。尼克松相信,录音带会证明他才是中美建交的关键人

2019-12-13信息快讯网

尼克松录音带内容首次在大陆出版。尼克松相信,录音带会证明他才是中美建交的关键人-信息快讯网

毛泽东接见尼克松

整理尼克松的遗产离不开他的录音带。虽然其他总统也同样喜欢录音,但如今因对白宫进行录音而出名的只有尼克松。据我们所知,他之后的总统没有谁像他这样做过。他录音的时长比其他总统们加起来还要多,共约3700个小时。起初,他对录音毫无兴趣。1969年1月20日宣誓就职后不久,他还要求拆除了林登·约翰逊留下的录音系统。当时笨手笨脚的他不想为电子设备伤脑筋。约翰逊的系统需要专人管理,而且必须每天开关。

两年后,他的主意变了。此时,他的第一个任期已经过半,尼克松发现他之前的总统们从未使用过声控录音技术来记录一切,他想成为第一人。尼克松盘算着,他的白宫录音带将会成为未来撰写回忆录时的宝贵素材。而且,他当时认为既然要留下一份他总统任期内的准确记录,就应该不加筛选地记录一切。肯尼迪所做的——只记录危机时刻,比如古巴导弹危机时的安全理事会会议——在尼克松看来只是装装门面而已。“我认为只记录挑选过的对话将使录音系统的意义完全失去,”尼克松说,“既然录音是为了对我的总统任期有个客观记录,就不该带有这种自私和偏见。我不希望在录音时算计什么时间、录了谁、内容是什么。”

他相信会议的录音能帮他梳理好他任上的记录,也能让他掌控历史。“全部的目的,基本上就是,”在被录下的第一段对话中,尼克松对霍尔德曼说,“也许有一天……我们希望能拿出一点正面的东西来,也许我们需要留下些什么,好能更正记录。”

尼克松录音带内容首次在大陆出版。尼克松相信,录音带会证明他才是中美建交的关键人-信息快讯网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在机场迎接尼克松

在尼克松的指令下,美国特勤局技术服务部1971年2月在椭圆形办公室内的角角落落都安装了微型麦克风。5个被安装在总统的办公桌里,两个在壁炉附近。椭圆形办公室和林肯厅的电话线也被录音。还有两个麦克风安装在内阁会议室里。中央混音器被安置在白宫地下室内的一个旧衣帽间中,控制着所有录音设备,这是一台索尼TC-800B开盘式录音机。除了尼克松、霍尔德曼、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Alexander Butterfield,负责这套系统的操作)以及特勤局的人之外,没有其他人知道录音系统的存在。

系统运行不久,尼克松很喜欢这套东西,于是进一步扩大了录音范围。他所说过的一切之所以都能被录下来,要归功于他的自我陶醉。他认为自己是一位有着地缘政治视野和军事谋略的世界领导者,就像丘吉尔一样。事实上,他痴迷于外交政策,以致对国内事务的关注少到令人吃惊的程度。目前能得到的录音带中大约只有10%涉及国内政策。不幸的是,这些对话还多数发生在内阁会议室,那里的录音存在串话干扰,麦克风位置的不当选择也使得在那里的录音成了后来最难誊录的部分。

尼克松录音带内容首次在大陆出版。尼克松相信,录音带会证明他才是中美建交的关键人-信息快讯网

尼克松万没想到,他后来会因录音带而辞职

1971年4月,尼克松又在他行政办公大楼180房间的秘密办公室里安装了4个麦克风,在这里他可以避开椭圆形办公室的繁文缛节。一年后,戴维营的阿斯本小屋的内饰里和尼克松在那里时常用的电话上也安装了录音装置。

录音系统使得尼克松能有一份准确的会议及电话记录,而不必像以前一样每次都由专人进行笔录,这更简单了。尼克松随身戴着一个由特勤局提供的类似寻呼机的装置,只要进入这些录音地点就会自动开始录音,无须开关键。有些日子,他全天都被录音,因为他一直在这些录音地点开各种会,办各种事。但不是所有的录音都能听出内容,因为录音质量经常很差。与美国历史上其他总统留下的记录不同,尼克松录音带就像是给历史学家留下的宝藏。要完全誊录尼克松录音带,或许15万页纸都不够,这也许是个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

尼克松录音带内容首次在大陆出版。尼克松相信,录音带会证明他才是中美建交的关键人-信息快讯网

尼克松与勃列日涅夫

被尼克松录音系统录了音的大多数人并不知晓自己正在被录音。直到1973年7月16日,在参议院总统竞选活动委员会公开听审前的一次听证会上,作为“水门事件”调查的一部分,录音系统的存在才被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披露出来。“巴特菲尔德先生,总统有没有在椭圆形办公室内安装过任何窃听装置?”诉讼律师共和党人弗雷德·汤普森(Fred Thompson)问他。这个问题问得出乎意料。因为已经宣誓要如实作答,巴特菲尔德别无选择,只能诚实回答。“存在窃听装置。是的,先生。”他回答道。这场听证会改变了尼克松任期和美国历史的轨迹。正如参议员霍华德·贝克(Howard Baker)所说,参议院对发生在1972年6月17日的“水门闯入”以及后来白宫对此的掩盖的调查是为了查出“总统对此事是否知情,何时得知”。这些录音带为这些问题的准确回答提供了证据,但必须保证这些录音不能被改动。在1972年6月20日的录音带上,一段关键录音被抹去了。对此,尼克松的秘书罗丝·玛丽·伍兹(Rose Mary Woods)负有主要责任。事实上,有许多人曾建议尼克松销毁这些录音带。许多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威廉·罗杰斯(William Rogers)、梅尔文·莱尔德(Melvin Laird),甚至是葛培理(Billy Graham)——在发现录音系统存在后都觉得遭到了背叛。对尼克松而言,系统的秘密性和录音的价值要高于被录音这些人的隐私。而其他人,包括雷蒙德·普赖斯(Raymond Price)、查尔斯·科尔森(Charles Colson)和约翰·埃利希曼(John Ehrlichman)在内,认为总统有权记录他的秘密会议。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W.Bush)、帕特·布坎南(Pat Buchanan)、亚历山大·黑格(Alexander Haig)、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和乔治·舒尔茨(George Shultz)选择继续他们的政治生涯。然而,尼克松录音带留下的阴影长久笼罩着他们,他们私下说过的话——以及总统对他们个人的评判——都使得他们无法完全摆脱尼克松的影子,独立开启自己的政治生涯。这些录音带原本是为了保证尼克松自己能留下完整的资料,但它们的存在同样影响了许多其他人的声誉。

尼克松录音带内容首次在大陆出版。尼克松相信,录音带会证明他才是中美建交的关键人-信息快讯网

尼克松与基辛格

《尼克松录音带》正是因为尼克松拒绝销毁这3700多小时的录音才得以问世。他考虑到保全自己的记录,所以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只要“水门事件”平息下去,他认为,作为美国外交史上的里程碑,他对中国的外交将会让他在人们书写历史时重新站起来。他一直很欣赏温斯顿·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套书在1948—1953年共出版了6册。他意识到留下一份能被证实的记录有多么重要。

尼克松没有更早开始录音,这对历史而言是一种损失。目前找不到任何尼克松在“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20日登月时与宇航员们通话的秘密录音;也没有关于1969年11月15日示威活动的任何录音,那次示威使得当局不得不用公共汽车把白宫围起来以防止抗议者突破围墙;没有录下尼克松打电话呼叫他的豪华汽车,稍后他自行前往林肯纪念堂,在1970年5月9日黎明前与示威者们见面;也没有录下1970年12月21日尼克松与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在椭圆形办公室那次著名的会面。

在1973年尼克松录音带的存在被披露后,它很快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起初,总统以行政特权和国家安全为理由,断然拒绝交出录音带。尼克松一直认为,录音带属于他个人。他大概从未想过要把录音带置于睽睽众目之下,而美国最高法院却不这样认为。

1974年7月24日,最高法院以8比0的判决结果向尼克松发出传票,要求他交出录音带。这一判决是对总统权的限制,其意义高于录音带或尼克松之上。没有人可以凌驾法律,就算是作为行政长官的总统也不行。这次判决对尼克松的总统任期是一次致命打击,直接导致他在15天后即8月9日辞职。录音带极大地损害了尼克松的声誉。在“水门事件”中,录音带成了许多对尼克松不利材料的直接来源,成为对他的声誉造成致命伤害的“冒烟的枪”。在这样的耻辱下,他逃离白宫,回到了他在圣克莱门特和平宫的家中。在那里,他继续为自己对录音带的所有权进行着努力。尽管比尔·克林顿总统在挽词中敬告道,“希望对尼克松总统的一生和全部事业之外的种种评判到此为止”,但直到1994年4月22日尼克松去世,也没能重获对录音带的所有权或重建自己的声誉。事实上,尼克松的去世扫除了公开录音带的最后障碍。

尼克松相信,他的录音带会向人们证明,他才是美苏关系缓和、中美建交中的关键人物——而不是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或者国务卿威廉·罗杰斯(他们和媒体常常坚持这样的观点)。尼克松录音带给了学者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可以听到尼克松任内与世界重要国家的领导人及他的政治密友的谈话。要想认真研究“冷战”和1970年代而不参考这些录音带,是绝不可能的。

尼克松录音带内容首次在大陆出版。尼克松相信,录音带会证明他才是中美建交的关键人-信息快讯网


作者: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徐坚忠

来源:《尼克松录音带:1971-1972》(上下册),[美]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美]卢克·尼切尔 编注,张静 校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10月出版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