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会今开幕 未来“磁悬浮”时速600公里不是梦

2015-11-03信息快讯网

工博会今开幕 未来“磁悬浮”时速600公里不是梦-信息快讯网

图说:使用液氮冷却的超导悬浮技术。陈梦泽 摄

工博会今开幕 未来“磁悬浮”时速600公里不是梦-信息快讯网

图说:冰激凌机器人为参观市民送上自己做的冰激凌。陈梦泽 摄

工博会今开幕 未来“磁悬浮”时速600公里不是梦-信息快讯网

图说:展商展示双臂协调作业机器人。陈梦泽 摄

填补国内设施农业采收机具空白的“果蔬采摘机器人”,刚刚挑战4000米海试的万米级无人深潜器“彩虹鱼”……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上海拿出了不少颇具未来感的创新“秘密武器”,亮相今天(11月3日)上午开幕的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走进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共同搭建的约4800平方米“创新科技馆”,围绕我国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以“绿色技术,绿色未来”为主题的创新前沿成果让人眼前一亮。

智能“大盖帽”叫醒司机

技术亮点:一块小小“创可贴”,能探知司机的精神状态。为国际上首次将脑电等生物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于智能安全管理领域。

有研究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占事故总数50%至90%。上海帝仪科技有限公司为高铁司机设计了一款智能“大盖帽”,能够随时感知身心疲劳,一旦出现持续性驾驶疲劳甚至不适宜驾驶的精神状况,会有远程“叫醒”司机及时调整。

如何从“人为因素”上给高速铁路安全研发第三把“安全锁”,上海帝仪研发团队三年前就开始绞尽脑汁。此次亮相的主动式驾驶安全解决方案,整合生物信息传感、精密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尖端,在国际上首次将脑电等生物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于智能安全管理领域。

该安全解决方案先通过最新的智能化可穿戴式设备,运用生物信息传感技术,采集机车乘务员的脑电波、手臂运动等生物信息,再通过独有的模式识别算法,判定出驾驶员的工作状态、精神趋势等是否正常、轻微下降、行车异常或极端异常。最终,驾驶员个人状态数据实时回传至数据中心,系统将有针对性的提供四套“提醒方案”,包括智能手表震动提示、上级领导电话提醒、甚至行政部门强制停车等。

“此前,我们已经通过3000多个铁路司机志愿者搜集到大量行车中的脑电波数据,科学分析出列车行驶中司机的四种工作状态。”上海帝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清宝告诉记者,此套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脑电采集”,采用安全的柔性干电极技术以及特殊涂层材料,将其微缩成一块柔性的“创可贴”,内置于列车制服的帽子内沿。基于这一高精度的脑电采集技术,以及大样本量优化后的通用模型,实现了高达95%的人员状态预警准确率。

今年11月份首套主动式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将在国内高铁线路上试点。接下来,研发人员还将研发能应用于航天、核电、医疗等关键人员安全管理的智能解决方案。

超导小飞碟急速狂奔

技术亮点:低温超导“小飞碟”漂浮飞驰。上海研发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性能比目前国际上最好的产品高出20%-30%,可提升磁悬浮列车的时速至600公里以上。

走进超导前沿馆,一只炫酷的“小飞碟”冒着白气,腾云驾雾般在一只半米直径的透明圆盘上,漂浮着做圆周“奔跑”。原来,碗口大的“小飞碟”里,内置了一块由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超导薄片。薄片里有6层超导薄膜,每一层薄膜的厚度只有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在零下约200摄氏度的超低温液氮环境中,超导材料就会在普通磁铁铺成的“轨道”上,产生神奇的漂浮现象。外力轻轻一堆,“小飞碟”就会“离地飞驰”。

“小飞碟”里的超导奥秘,是上海超导公司的科学家们历经数年潜心研发,终于收获的中国首创乃至全球领先的超导材料。通过自主制造的生产线,上海超导于2014年开发出了具有全球领先的低温高场性能的“二代高温超导(YBCO)带材”,经第三方认证,其性能比目前国际上最好的产品高出20%-30%。据介绍,掌握此类超导技术的日本,已经在研制超导磁悬浮列车,时速达到600公里。“西南交通大学利用超导材料和技术,搭建了我国第一条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实验线,此前仅德国有先例。在理想的试验状态下,列车在低压管道中能实现时速大于1000公里的行驶,且能耗低,更无噪声污染。”上海超导公司市场总监彭楚尧告诉记者。较传统磁悬浮列车,高温超导磁悬浮的离轨悬浮高度从过去的几厘米提升至约10厘米,不仅大大提升了列车速度,更保证行车安全,降低了磁悬浮列车的噪音和能耗。

此外,上海超导还自主研发了具有全球领先性能的“超低阻带材接头技术”,实现了全球最低的工业接头电阻,使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产业化和应用进程得以进一步加速。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超导开发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是为数不多的中国自主开发“领先世界”的科技产品之一。

记者 马亚宁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