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0个区县调整至16个 未来或现市区与郊区合并
静安闸北即将“撤二建一”的消息,让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再度进入人们的视线。上海曾经的30个区是如何变成现在的模样?行政区划调整为何总体走向大区划?上海的行政区划调整到底凭何进行?
“城市化过程要考虑单位土地的产出率,不能摊大饼式发展。”当代上海研究所所长胡训珉教授指出,行政区划的调整主要依据三大原则:历史沿革的延续性、经济资源整合的需求性和下属行政区划的相对平衡性。“既要有利于管理,也要有利于竞争。”区域合并的效果通常非立竿见影地显现,但影响深远,因此在筹划行政区划合并时尤其需要经过长期、充分的论证。
进入资源整合新阶段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整合市内各种资源,为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作铺垫。这一阶段,到目前也没有完成,并将长期持续下去
1949年5月,上海解放。解放初期,一些行政区虽有细节方面的改动,但在随后的几年内,30个区的总数并没有变化。大规模的撤并是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后,上海市人民政府着手大刀阔斧地调整辖内的行政区划分:1956年2月,老闸、嵩山、常熟、静安、北站、北四川路等6区撤销并入相邻区域,撤销高桥、杨泾、杨思区设立东郊区,撤销吴淞、江湾、大场区设立北郊区,撤销真如、新泾、龙华区设立西郊区;6月,撤销水上区。至此,上海所辖行政区一下子被缩减到18个。1958年,按照“农业保中心”的方针原属江苏省的嘉定、宝山、青浦、奉贤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上海面积骤然增大到6300多平方公里,为原先的十倍左右。
1960年,撤销蓬莱、邑庙两区,以原蓬莱区全境和部分邑庙区设立南市区,邑庙区其余部分划归黄浦、卢湾两区。撤销江宁、新成两区,以原江宁区全境和新成部分地区设立静安区;新城区其余地区并入黄浦区。撤销提篮桥区,并入虹口区;撤销榆林区,并入杨浦区。当年又新设了闵行区、吴淞区。至此,上海市有黄浦、南市、静安、卢湾、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闵行、吴淞等12区和浦东、松江等11个县,各区名称与当代已经十分接近。
此后30年内,行政区划仍在不断调整。浦东县、闵行区、吴淞区都曾一度撤销,其中吴淞区和闵行区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又重新设立。吴淞区又于1988年撤销,于宝山县一起合并为如今的宝山区。此后,1992年,原上海县与闵行区合并建立新的闵行区。1993年,曾经被拆给黄浦、南市、杨浦3区和川沙县的浦东地区重新设立“浦东新区”。
胡训珉表示,当代行政区的再次大范围调整是在浦东开发开放后。1992年至2000年的主题是城市化,上海周边郊县大规模撤县建区。县以农业为主,行政级别低;而建区后则以工商业为主,行政级别高,对促进发展大有裨益。新世纪以来,上海则进入了资源整合的新阶段,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整合市内各种资源,为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作铺垫。这一阶段,到目前也没有完成,并将长期持续下去。
能否前进看管理水平
合并之后能否实现区域互补、共同发展的具体效果还要看进一步的后续规划和开发
进入21世纪后,上海此前已完成了2000年南市区并入黄浦区、2009年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2011年卢湾区并入黄浦区三次行政区域调整。胡训珉表示,上海土地资源有限,寸土寸金,因此如何通过规划整合资源需要好好动脑筋,上海的行政区划的每一次调整都需要经过充分论证,从长远考虑,纵观历史的经验教训,缺乏科学决策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的行政区划调整主要以精简合并为主,单个行政区面积过小,行政壁垒成为很多资源优化配置的阻碍。大区划的方向,有利于合并地区实现强强联手,特色互补。胡训珉提到,在上海各行政区的建设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对矛盾,就是区域经济既不能搞单一化,否则将在综合竞争力上落了下风,很容易陷入发展瓶颈;但同时,区域经济又不能完全同一化,需要特色化。虽然行政区合并短期内可能拉动落后地区房地产等行业,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强项。
“撤县建区是顺应城市化的大趋势,如同顺水行舟,但区划合并后的建设则如同静水行船,甚至逆水行舟,考验的是区域管理者行政能力水平。”胡训珉指出,理论上并区后便于统筹规划,但实际上只是为实现资源整合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合并之后能否实现区域互补、共同发展的具体效果还要看进一步的后续规划和开发。“打个比方来说,行政区划的合并就如同为行政部门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空间,下一步就要看演员如何表演,能否利用好大舞台、上演精彩节目,把能量发挥到舞台的每个角落,不局限在角落里做文章。这就取决于演员的功力,而非舞台大小。”
历史资料记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闸北一度十分繁荣,是华界自治区的典范,但随后遭日军大规模轰炸后,闸北区自此沦为上海人眼中的“下只角”。在胡训珉看来,闸北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濒临苏州河水运便利,与其拥有原沪宁铁路交通枢纽的上海火车站两大优势。此外,静安区以文化产业见长,两区合并后,静安的文化氛围能否辐射闸北也将成为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