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承载国际社会诸多期望

2016-01-16信息快讯网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将于今天在北京正式开业。亚投行的成立,是全球开发性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开创了由非发达国家主导成立多边国际开发机构的先河,标志着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内作用的提升,反映了国际金融相对力量的变化和格局的改变。

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亚投行并非另起炉灶、试图改变现存的国际金融体系基本原则,而是对现存体系的不足进行补充,为国际社会提供有益的公共产品。

在全球开发金融领域内,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尤其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回报率低、风险较高,私人资本不太愿意涉足。尽管全球范围内流动性充沛,资本并不紧缺,但是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的缺口却是巨大的。仅仅亚洲基础设施的缺口每年就接近一万亿美元。现有的国际性开发机构,包括世界银行和各个区域性的开发银行虽然也在努力提供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贷款和融资,但是与需求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增长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经济增长动力虽然已成共识,但是融资的瓶颈始终存在。

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谓应运而生,得到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响应。中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治理上的远见卓识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许。

亚投行能够顺利开业也是中国以透明、开放、包容的态度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合作,共建利益共同体取得的重要成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曾经疑虑中国倡议成立亚投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与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相抗衡。他们甚至担心亚投行的建立是中国输出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能力的一个抓手。但是随着中国邀请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加入,并且按照国际通行的基本原则在出资比例、章程制定、雇用职员以及未来项目 落实和采购招标等方面征求各方意见,以民主的程序来推进亚投行建设,亚投行迅速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加入自不用说,就连非常挑剔的美国最后也不得不找台阶下,改变了原来的反对态度,表示要通过世界银行以及其他途径与亚投行合作。

当然,中国提出亚投行的核心理念是廉洁、精干、绿色,的确对现存国际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相对冗长的决策程序和比较臃肿的机构设置提出了挑战,但这是积极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正能量,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倡议。

与“一带一路”相呼应

亚投行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相互呼应的关系,都是中国为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增加各国福利而提出的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具体体现。但是不能狭隘地将亚投行看成是“一带一路”的抓手,更不能将“一带一路”误读成仅仅是中国抗衡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个举措。

“一带一路”建设是横跨欧亚大陆、并连接非洲的一个宏大的开放经济合作设想,沿线国家超过60个。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9月访问美国时强调,“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参与合作。而亚投行目前主要是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提供投融资,“一带一路”沿线还有亚洲区域以外的国家,这些国家目前尚无法获得亚投行的贷款和融资。因此,尽管两者之间在合作共赢、促进区域和世界经济增长等方面存在共性,但各自的内涵和建设的目标还是有差别的。

亚投行成立后,将陆续通过贷款或者投资为亚洲国家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但是作为一家新开张的国际开发金融机构,不可能马上就提供非常多的融资,成为超过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规模的重要开发机构,尽管未来存在着这样的发展空间和愿景。

就当前看,亚投行初期的融资项目重点将主要在能源、交通、城市发展、农村发展、物流等五大领域,因为这些领域的建设在亚洲经济发展中是瓶颈,需要尽快打通,而且投资的效率比较容易体现。这将为亚投行初期的融资成效以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供比较好的保障。

因此,一开始,并非亚洲国家所有的投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项目的筛选还需要按照市场原则来确定,以保证资金的试验效率和可持续性。当然,一些成员国对于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领域的软性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给予投资和融资的倡议,这也会成为亚投行未来的投资领域。但是从先易后难以及轻重缓急的项目筛选原则看,恐怕要等到亚投行有了一些项目积累和成效以后再来考虑。亚投行将先投资于生产性基础设施,然后陆续延伸至其他社会文化领域的基础设施。

尽管如此,作为一家新兴的国际开发金融机构,亚投行所具有的意义可能已经超出基础设施投融资本身。国际社会一定会以不同寻常的眼光聚焦其一举一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投行的成功运行,承载着国际社会的众多期望。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