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传承 女书形象大使吴思慕的“女书吟”
新华网上海3月21日电(许超)有一种文字叫“女书”,又称“女字”,是目前世界现存的一种女性文字,相传完全由女性创作和使用,并流传于湖南江永一带。“女书”的字形飘逸舒展,字音极具乐感。然而,这种神秘女性文字却面临着失传,中南民族学院女书文化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呼吁:应尽快对女书文化进行抢救,否则这种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将真正成为历史!
近日,一身书香气息的女书形象大使吴思慕把“女书”文化带到了上海,并于3月在沪参展《女书风韵展》。作为出生于“女书”故乡湖南江永,又曾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的她来说,让所有人知道“女书”,让所有人了解“女书”,将“女书”传承下去是她的梦想。
图为:女书形象大使吴思慕在折扇上书写“女书”
从诞生到濒临消失 旧时女性的闺中文字
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是“女书”的发现人,经过长达20多年的努力,编写了《女书字典》。至此,“女书”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女性文字,向世人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据悉,旧时的妇女大多不识字,而“女书”是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简单地说就是一种能运用于日常生活的符号体系。它通常被妇女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扇面、布帕等,以此来拉家常、谈心、诉苦等记录闺中秘事。相传,“女书”在表达当时妇女内心的感受同时,还会记载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但遗憾的是,由于受“母传女、老传少”传承方式的影响,同时按当地妇女的风俗习惯,“女书”作品常作为殉葬品随葬被焚化,“人死书焚”便成了“女书”最后的归宿,可以说每本作品几乎不超过两三代人,而现存于世的也仅有近代少数作品。这也是世人对“女书”了解少之又少,甚至一度几乎失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上世纪90年代“江永女书”自然传人一个个离世,“女书”的传承受到阻断,会阅读和书写“女书”的人也越来越少。据了解,目前“女书”传承人全国仅剩7位,而女书形象大使也仅有4位。
图为:吴思慕粉黛即兴创作“八角花”
女书文化创新传承 女书学堂抢救神秘符号
吴思慕说,自己跟“女书”字体特别有缘。对于“女书”的学习和研究,由始至终都没有想过放弃,她笑称,自己的汉字写不好,为此没少被爸妈念叨,但是对于“女书”,她上手却特别顺畅,特别有感觉。
她认为,“女书”作为闺蜜之间的文字,能遇到一两个闺蜜经常聚在一起学“女书”、做女工、唱歌,能一起用“女书”的方式来交流,这样很有意思。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这样简单、纯洁的友情联系更是难能可贵。
吴思慕说,自己曾在2012年时回江永,并由此知道了“女书”和瑶族文化。就在要离开江永的那天,朋友说有个“女书园”,想带你去看看。就这样,吴思慕便与“女书园”、“女书”结下了眼缘。
吴思慕坦言,在“偶遇”了家乡的女性文字后,便立志要将“女书”中传递女人自强自立、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封建社会反抗的元素传递给世人知晓。因此,2014年,她专程返回故乡拜当今“女书”最年轻的传承人胡欣为师,开始了她“女书”的学习生涯。
而作为现代知识女性的吴思慕,并没有被传统束缚,她对于传递“女书”文化的方式有自己独特的构思。她表示,一是开办女书学堂,让更多喜欢“女书”文化的人都有了解、学习的机会,同时希望学习的过程不限于课堂,她更希望将原生态的“女书”歌谣唱出来;二是未来能将“女书”优美的形象展示在旗袍、瓷器等日常可见的生活中,让这一种独特的符号流芳百世。
粉黛修饰书香女书 原生态唱响“女书吟”
吴思慕认为,女人的作品就应该有女人的特色,女人的味道。在学习“女书”的过程中,她不断加入属于自己的元素,将眼影、染发膏等女性色彩元素融入“女书”,给八角花上色,为一幅幅充满旧意、传统的“女书”作品增香添色。
值得关注的是,在“女书”文化中,歌谣也是不可不提的一大特色。许多听过“女书吟”和“女书传奇”的人表示听完女书歌谣让人有一种学习、认知“女书”文化的冲动。
“女书吟”是由江辉作曲,夏晋峰作词,首歌谣中融入了十足的瑶族元素。吴思慕表示,她将整理并组编原生态的“女书”歌曲,让“女书”文化更好的传递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