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
核心观点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上海要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始终保持勇气锐气朝气,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集聚人才、激发活力的瓶颈障碍,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日前,中央出台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 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进行了总体部署和重大改革突破。《意见》 的出台将有力推动上海破障碍聚英才,为“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提供积极的制度创新保障。
简政放权,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破除障碍,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使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意见》的一条重要改革主线。2003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认识到,人才也是资源,人才资源配置也要发挥市场作用,这是当时对市场作用认识的一次飞跃。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各个环节,仍然普遍存在着违背价值规律导致低效和浪费的现象,而其背后的原因,是政府仍对用人主体存在较为普遍的过度干预情况,经常导致市场扭曲,或者政府作为失效。所以,必须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人才的评价、激励、流动、培养等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而不是政府。要把评价权、定价权、用人权、流动权、培养权、成果转化权等真正放到市场主体手中,让市场说了算。政府的作用就是在尊重人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公平竞争,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
破除障碍,关键在于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当前,我国人才管理的行政色彩还比较浓,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要着力下放权力,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权力清单,根据政社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要求,把该放的权力放掉,特别要下放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激活体制内的创新创业活力。要积极放大收益,充分尊重和实现创新的人才价值,在科研经费的分配使用、创新成果的转让收益分配、人才的股权期权激励等方面,建立更加符合创新规律和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的激励机制。要进一步放宽条件,吸引和集聚更多的海内外各类人才到上海创新创业,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人才流动。要不断放开空间,法无禁止即可为,在深化产业开放、人才市场开放的同时,积极开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辟更多的人才创新创业空间。
优化环境,构建引才用才新机制
破除障碍,要以开放促改革,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上海一方面要按照中央对上海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来形成改革的动力,另一方面要从对应国际投资贸易新规则与人才国际流动新趋势来获取改革的动力。要坚持高标准的国际接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人才制度优势。特别要以上海自由贸易贸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改革平台,发挥“双自联动”优势,在一批特定的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园区、高科技先锋企业等,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才工作平台。为此,要创新工作平台投入政策,建立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和项目专项基金,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方法对平台进行战略性长期投资;创新工作平台评价政策,坚持建立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创新工作平台激励政策,积极建立与最先进的激励做法紧密接轨的创新成果转化、分享保障政策;创新工作平台用人政策,杜绝行政级别,退出传统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建立充分发挥平台负责人或首席专家作用,可以自主用人、自主定酬,与高科技企业用人方式接轨的人事保障政策。
破除障碍,要突出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打造一支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军人才队伍。《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这对上海来说,现实意义更加重要。要突出引进和培养企业家队伍,改善营商环境和宜居环境,以面向全球的城市功能、高效规范的政府服务和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魅力,吸引全国各地的企业家进军上海,并从上海出发,打造中国的跨国公司。要把高科技企业作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力量,一方面要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低商务成本条件,让高科技中小企业更好成长;另一方面要关注高科技先锋企业苗子,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定向培育、定向引进,培育出若干有影响力的集群领头羊。建立有利于企业家参与创新决策、凝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的新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进一步营造尊重、关怀、宽容、支持企业家的社会文化环境。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上海要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始终保持勇气锐气朝气,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集聚人才、激发活力的瓶颈障碍,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