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首期募资285亿,超级基金助上海强“芯”

2016-04-22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募资规模高达285亿元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昨天正式“出发”,无论是对上海芯片产业、上海的制造业,还是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这都堪称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最高、规模靠前的地区,上海对这支基金期盼已久。在靴子“落地”之际,不妨对其诞生的背景和效应做一番评价。

为什么要做

对制造业而言,如果说软件是灵魂,那么集成电路或者说芯片就是心脏。然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却一直与世界先进水平有显著差距。业内普遍认为,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制造工艺方面,而归根结底是因为投入不足。全国集成电路领域所有投资之和,甚至不及一家国外大公司。

本届中央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不仅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集成电路产业,而且以空前的力度组建了总规模达140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国家大基金”),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大资本投入,支撑技术和产业规模升级,缩小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

实际上,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镇,上海在该领域也一直受到投入不足的困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2005年以来,上海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就一直没有真正大手笔的投入,制造业不强,对芯片设计业也无法构成有效支撑。实际上,过去10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内份额已经出现了下滑,从最早的“半壁江山”逐渐退至“三分天下有其一”。

是否必须

围绕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方案,本市有关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并遭遇了一些颇具争议性的话题。比如,集成电路产业是否还有未来? 上海是否还需要拥有集成电路制造业?

实际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风险的确巨大。这是一个资本、智力、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特别是资本需求量实在太高。目前,一条主流(实际上并非先进)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包括装备、厂房、土地在内,其投资规模一般在50亿美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对制造工艺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

而且,国际上近期出现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主导半导体工业数十年的摩尔定律逐渐走向终结,集成电路产业似乎遭遇了发展瓶颈,未来不排除被新一代技术和器件所替代。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继续为该行业投入数百亿元,是否值得?

此外,还有一种意见表示,上海应该以发展更具服务业特征的芯片设计业为主,而在集成电路制造方面,可以转而通过将设计方案交给其他地区甚至国外企业代工的方式,间接地拥有产能。

面对三大疑问,经过充分研究,上海有关方面达成共识:上海在集成电路领域拥有人才、技术、配套等综合优势,这个产业应当是上海优先发展的产业。尽

管集成电路技术面临发展瓶颈,但未来的技术路线成熟至少还需要几十年,这意味着,现有集成电路产业投资拥有足够的回报期;而摩尔定律遭遇瓶颈,也意味着对现有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投资,不至于被快速替代,将有更长寿命。此外,国内外的经验已经证明,制造业将为集成电路设计业提供强大支撑,其他地方的集成电路产能即便可为我所用,却无法在上海带出繁荣的产业生态。

如何运营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将由财政资金、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等共同组建而成,它将严格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换句话说,今后的经营管理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直接介入,这不仅可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也能显著提高决策效率。

据透露,该基金有可能为上海两大主要芯片制造商的产能升级提供资金,远期来看,285亿的资金规模有望带动近千亿元投资,从而使上海有月产20万片的集成电路产能,这大约是目前的4倍。

实际上,集成电路制造业的投资特点,就是初期投入大,回报期漫长。特别是最初几年,数百亿的设备投资面临折旧,财务压力巨大;然而,一旦度过折旧期,之后企业的现金流将非常健康,芯片流水线将成为不折不扣的“印钞机”。

根据这个产业特点,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也希望能按市场化的方式,找到退出通道。而据目前国内主板市场的上市要求,产业基金投资的项目可能因最初的亏损而无法实现IPO,如果要在国内A股市场找到退出通道,就需在挂牌规则上争取有所突破。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