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优秀一线科学家开始承担科普责任

2016-06-29信息快讯网

■本报记者 许琦敏

著名生物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拜耳讲席教授颜宁前天宣布担任微信公众号《赛先生》主编一职。一个不满40岁的一线优秀科学家怎会在科研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承担起一份科学普及的工作?颜宁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赛先生》的定位是硬科普,更适合科研工作者阅读,她希望能出一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可以为科学家之间的跨界交流提供便利。同时利用好这个平台,让更多人能听到来自科学界不同专业的声音,这本身也是科研的一部分。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一线科学家承担起科普的责任。科学家将最新、最准确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公众,并将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精神让更多人了解、接受。对此,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认为,更好的模式应该是科学家与专业媒体合作,跨界的碰撞与交流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传递科学界的真实声音

在引力波事件中,LIGO科学联盟成员陈雁北教授、胡一鸣博士几乎在第一时间将各种信息带给公众;

屠呦呦获得诺奖,生命科学、有机化学、药学领域的专家,都从不同角度解释其科学内容,并将当时的历史重现给公众;

为了反驳“我们恨化学”的广告,著名药物化学家蒋华良撰写了 《红烧肉中的著名化学反应———美拉德反应》,在网上广为传播……

在公众关注的科学事件中,越来越多的优秀一线科学家的声音出现在科技传播的平台上,他们以专业的素养、丰厚的学科知识积累,让公众可以更准确、清晰地了解艰深的科学内容,同时听到更多科学界的声音。优秀科学家出手,对问题把握之全面深刻、阐述之准确,比起泛泛而谈的传播文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发出科学界更全面的声音”是颜宁愿意担任 《赛先生》 主编的一个重要原因。她说,现在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很多专业问题都需要小同行的意见,而让恰当的人对熟悉的领域发出声音,让公众听到不同方面的声音,从而比较、评判,对一个事件获得更多角度的认识,这需要很多科学家一起努力。她还想通过这个平台发掘对科普有兴趣的具有高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做专职科技传播人才,成为科学家和公众之间交流的桥梁,而不是逼着科学家直接面向公众。

科学家与媒体应更好合作

为何科学家做科普,会在自媒体时代红火起来?钱旭红认为,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渠道,可以避免传统科普结构模式的弊端———自上而下的不平等传播。

他解释,过去做科普往往假设公众是“科盲”,需要科学家来灌输知识,“这种不平等意识,与科学研究所崇尚的平等相悖,让科学家和公众都感觉不舒服”。自媒体让科学家可以直接将内容传递出去,可以做更多的尝试,“他们可以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感受他们的思考过程,传递科学的思维方式”。

不过,钱旭红认为,一线科学家直接做科普,并不是最合适的科普模式。“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媒体的丰富呈现,并非科学家擅长。”他认为,科学家应该与媒体人交朋友,在经常性交流中产生灵感,从而诞生出优秀的科普作品,“我们应该发起一些科学家与记者编辑交流的沙龙活动,建立起交流的平台”。“当然,好的媒体人应该懂得尊重科学家,避免犯一些科学上的低级错误。”他说,科学家对自己领域内的知识非常敏感而执着,只要记者写错一次,很多科学家就会从此对媒体产生抗拒心理。

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国家天文台博士郑永春认为,相比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科普,他更看重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在热点事件中发出科学的声音,做接地气的科普。中国的高水平科研越来越多,本身就形成了很好的科普资源,比如世界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量子科学卫星等等,应该在这些大科研项目中辟出专用于科普的经费,让这些项目实现更多的社会效益。他提到,未来5年,通过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中国科学院将建成一批运行高效的国家科学传播基地,培育一批知名的活动、平台、队伍品牌,围绕重大创新成果和科研进展,开发系列科学传播产品,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这也是一种将科学家与专业传播平台结合起来的尝试。

上海小升初择校名词科普 献给备战2017小升初的家长们
让创新插上科普的翅膀
看芭蕾舞,上海观众越来越懂行
一线城市土地供应渐少 房企跟着轨道交通拿地
百余名专家在沪研讨高校如何推进脑科学研究
智库建设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
5月二线城市房价全线领涨 一线城市房价降温
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放缓 二线成房价上涨先锋
作为一个文学家的鲁迅,其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
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都不是考核评估出来的
【科技文摘】专家点评:科学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科技文摘】上海公民科学素质再居全国首位
带着那抹“橄榄绿”走进清华园——记上海优秀退役大学生义务兵姚凌霄
她缘何成“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 ——华东理工博士后应佚伦的成长经历带给人们的启示
打开门户,向公众进行科普传播
英雄不容虚无言论须有法度——历史学家、法学家解读“狼牙山五壮士”名誉侵权案
《神奇校车》全球卖出3亿册 自然科学读物创作是道“烧脑题”
上海中心区房价已超7万/㎡ 一线城市“豪宅化”?
《神奇校车》全球卖出3亿册 自然科学读物创作是道“烧脑题”
6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你信过几个
上海宁搓麻将越来越讲究 三缺一就等你了
第五届文汇•彭心潮优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揭晓
【三味书屋】高冷的哲学家与形而上的狮子
一线城市房价控制暴涨 专家建议开征房产税
越来越多的世界顶级乐团“爱上”上海
海外剧团来华演出数量激增,舞台“西风”吹得越来越新鲜
张江科学城未来轮廓:新增三条轨交 建设开放空间
受挫女科学家创作英国最畅销童书
科普这口锅,科学家不背谁背?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