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优秀一线科学家开始承担科普责任
■本报记者 许琦敏
著名生物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拜耳讲席教授颜宁前天宣布担任微信公众号《赛先生》主编一职。一个不满40岁的一线优秀科学家怎会在科研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承担起一份科学普及的工作?颜宁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赛先生》的定位是硬科普,更适合科研工作者阅读,她希望能出一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可以为科学家之间的跨界交流提供便利。同时利用好这个平台,让更多人能听到来自科学界不同专业的声音,这本身也是科研的一部分。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一线科学家承担起科普的责任。科学家将最新、最准确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公众,并将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精神让更多人了解、接受。对此,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认为,更好的模式应该是科学家与专业媒体合作,跨界的碰撞与交流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传递科学界的真实声音
在引力波事件中,LIGO科学联盟成员陈雁北教授、胡一鸣博士几乎在第一时间将各种信息带给公众;
屠呦呦获得诺奖,生命科学、有机化学、药学领域的专家,都从不同角度解释其科学内容,并将当时的历史重现给公众;
为了反驳“我们恨化学”的广告,著名药物化学家蒋华良撰写了 《红烧肉中的著名化学反应———美拉德反应》,在网上广为传播……
在公众关注的科学事件中,越来越多的优秀一线科学家的声音出现在科技传播的平台上,他们以专业的素养、丰厚的学科知识积累,让公众可以更准确、清晰地了解艰深的科学内容,同时听到更多科学界的声音。优秀科学家出手,对问题把握之全面深刻、阐述之准确,比起泛泛而谈的传播文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发出科学界更全面的声音”是颜宁愿意担任 《赛先生》 主编的一个重要原因。她说,现在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很多专业问题都需要小同行的意见,而让恰当的人对熟悉的领域发出声音,让公众听到不同方面的声音,从而比较、评判,对一个事件获得更多角度的认识,这需要很多科学家一起努力。她还想通过这个平台发掘对科普有兴趣的具有高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做专职科技传播人才,成为科学家和公众之间交流的桥梁,而不是逼着科学家直接面向公众。
科学家与媒体应更好合作
为何科学家做科普,会在自媒体时代红火起来?钱旭红认为,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渠道,可以避免传统科普结构模式的弊端———自上而下的不平等传播。
他解释,过去做科普往往假设公众是“科盲”,需要科学家来灌输知识,“这种不平等意识,与科学研究所崇尚的平等相悖,让科学家和公众都感觉不舒服”。自媒体让科学家可以直接将内容传递出去,可以做更多的尝试,“他们可以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感受他们的思考过程,传递科学的思维方式”。
不过,钱旭红认为,一线科学家直接做科普,并不是最合适的科普模式。“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媒体的丰富呈现,并非科学家擅长。”他认为,科学家应该与媒体人交朋友,在经常性交流中产生灵感,从而诞生出优秀的科普作品,“我们应该发起一些科学家与记者编辑交流的沙龙活动,建立起交流的平台”。“当然,好的媒体人应该懂得尊重科学家,避免犯一些科学上的低级错误。”他说,科学家对自己领域内的知识非常敏感而执着,只要记者写错一次,很多科学家就会从此对媒体产生抗拒心理。
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国家天文台博士郑永春认为,相比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科普,他更看重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在热点事件中发出科学的声音,做接地气的科普。中国的高水平科研越来越多,本身就形成了很好的科普资源,比如世界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量子科学卫星等等,应该在这些大科研项目中辟出专用于科普的经费,让这些项目实现更多的社会效益。他提到,未来5年,通过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中国科学院将建成一批运行高效的国家科学传播基地,培育一批知名的活动、平台、队伍品牌,围绕重大创新成果和科研进展,开发系列科学传播产品,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这也是一种将科学家与专业传播平台结合起来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