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建筑将执行绿色标准 披“节能”外衣
未来的城市建筑会怎样?据获悉,上海将在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为城市披上“节能”外衣。
本次论坛是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论坛特别邀请了世博央企总部基地的13家央企办公楼的项目负责人、世博A片区的部分业主代表以及上海地区建筑相关设计、施工、监理及咨询等单位200余名专业人士参加,与会者围绕“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和建设运营”主题开展绿色智能技术研讨和运营管理交流。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建筑节能和建筑材料监管处处长陈宁介绍,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将推进建筑业绿色发展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建成绿色宜居城市的重点工作,并不断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绿色建筑发展取得较大进展
截至2016年5月底,全市累计落实绿色建筑总面积已近6500万平方米,其中有36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星级标识,建筑面积达3188万平方米。根据中国节能网统计,2015年上海凭借获得38项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64项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和18项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标识,以43.8的绿色指数荣登标准排名2016年中国十大绿色建筑城市排行榜首位。
● 建筑节能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本市作为全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城市,率先完成了400万平方米的节能改造任务,改造后平均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5.1%。
● 装配式建筑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2015年,共落实装配式建筑610万平方米,连续两年翻番,累计总量突破1500万平方米。截至今年5月31日,今年已落实装配式建筑720万平方米,通过施工图审查28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350万平方米。
“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在城市建设、更新和管理过程中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努力在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上寻求突破。其中,建设目标方面,将在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重点区域内新建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不得低于7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快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促进绿色建筑由单体向规模化发展的新理念,充分发挥其在各类资源集约化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人居环境和谐共享、运营管理高效有序等方面的优势。建造方式方面,新建建筑全部实施装配式建筑技术,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切实提高建设效率和建筑品质,有效降低工地扬尘和施工噪音。
同时,强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建筑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推进建筑工地垃圾统筹消纳,通过堆坡造景、低洼填平等措施,实现工程渣土区域内就地利用;运营管理方面,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逐步实现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楼能耗监测平台全覆盖,发布公共建筑能耗定额标准,探索公共建筑用能约束机制,促进既有建筑节能降耗和绿色化运营。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新技术研究所所长杨建荣则认为,未来的绿色建筑群规划技术要聚焦能源、水资源等高效利用,应从规划阶段就进行把控,从源头上实现绿色环保,后世博B片区的绿色建筑群对能源的高效利用是很好的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