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开幕首日:每年都来,总有惊喜

2016-08-19信息快讯网

上海书展开幕首日:每年都来,总有惊喜-信息快讯网

2016上海书展8月17日开幕,首日读者众多但秩序井然。受邀第一组进入书展现场的是吴广斌一家四口,他们是去年最后离开展馆的荣誉读者。吴广斌说:“刹那间的心意相通,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对他们一家人来说,上海书展正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好去处。

上海书展开幕首日:每年都来,总有惊喜-信息快讯网

展馆外,人们耐心地排起长队购票。天气炎热,主办方在入口处特别配备了喷雾降温装置。展馆内,首日110项活动在不同展馆分批进行。许多读者收获满满,直接拖着行李箱来的人也不少,年过60的读者沈路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每年我都带着箱子来逛一天,因为总能发现许多新的让人惊喜的东西。”

多元体验:玩木板水印,也玩VR游戏

在书展首日现场,记者发现了许多不同的体验项目,其中有许多与书有关的传统工艺,如活字印刷、藏书票套印、朵云轩木版水印品鉴等。8岁的浩浩喜欢观察动物,今天在书展上买了一套动物的书,看到有拓印十二生肖的活动,他也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体验一下,他在拓印师傅的指导下在洒金宣纸上拓下了兔、马、鼠,分别是外婆外公和他自己的生肖。

上海书展开幕首日:每年都来,总有惊喜-信息快讯网

读者在书展

除了传统工艺的体验,新鲜事物的出现也给书展增添了与时俱进的活力。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专题展开设了一个VR体验馆,读者需要抓紧绳索、成功走过吊桥才能拿到古籍;新浪阅读在书展现场开启了“直播”,邀请张悦然、马嘉恺等知名人气作家作客访谈直播间,与不在书展现场的读者进行全方位互动。

书不仅可以“读”,也可以“听”,在蜻蜓FM的展馆里,不仅年轻人对带上耳机就能听的书很好奇,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也不甘落后地体验新科技。“我现在视力不好,看书太吃力,听书可以保护眼睛。并且,听声音感觉情感更加饱满,比单纯地看要好。”周军英今天特意请假来参加书展,“我年年来,最起码来了十几年了。以前书很多,现在书比以前少了,但新颖的、电子的东西多起来了。”

最美设计:西方更理性,中国更含蓄

书是书展的主角,而书籍设计则是书的“面孔”。继去年成功举办“世界最美的书”和“德国最美的书”设计艺术展后,今年上海书展迎来2015年“荷兰最美的书”和“中国最美的书”同台亮相,风格各异的中荷书籍吸了众多读者。展览中包括刚刚荣获2016“世界最美的书”金奖和铜奖的中国书籍《订单——方圆故事》和《学而不厌》。

上海书展开幕首日:每年都来,总有惊喜-信息快讯网

“2015年中国最美的书”《订单》

“中国书籍设计的特色是温良恭俭让、含蓄内敛,这和西方的书风格很不一样,西方强调逻辑性、理性和概念。”提起中西方在书籍设计上的理念差异,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认为,“我们会为西方的严谨感慨,但中国的竖排文字、纸张、装订形态反映在书籍设计上,也都有独到的表现方式。”此次的同台竞技、展示,为中荷双方在书籍设计艺术上的交流和学习提供重要机会。

书籍设计师的任务便是传达对文本的观察和理解,吕敬人认为,设计要融入对文本、对阅读的整体感悟。“阅读不仅是白纸黑字的文本阅读,它是全方位的,包括对书籍的美感、气息、时间关系、空间关系的整体感知。未来的纸质书籍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突出个性。”

上海书展开幕首日:每年都来,总有惊喜-信息快讯网

装帧精美的图书们

“对最美书籍的喜好是很个人化的,总体来说,我觉得最好的设计是能第一眼吸引人翻开书的设计。”荷兰驻沪总领事艾晓安介绍,“荷兰最美的书”评选历史可追溯到1926年,是欧洲同类奖项中最古老的一个。同时,“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也有13年的历史,选送的作品已经在历年“世界最美的书”角逐中获得15个奖项。

实体书店:要拼颜值,更要靠内容

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一馆二楼,有一间小小的“山脚下的书店”。书店由半透明材质包裹,所有的书架都以树的模样呈现,孩子们捧着书,坐在“书林”下石头形态的座位上阅读。现场工作人员吴昊告诉记者,这家“快闪书店”用了三天时间临时搭建起来,它坐落于佘山文化绿洲园区内的“山脚下的书店”的一个剖面。这间体验式书店现在已经基本完工,将在今年年底开放运营,透过窗户能看到佘山山峰。除了“山脚下的书店”,今年上海书展上还有许多颜值颇高的书店开放展台,如“钟书阁”“言几又”等,这些展台如同书店的一个个精致缩影。

“上海最美的书店”摄影展获奖作品《书香加油站》

序馆内,“上海最美的书店”摄影展正在进行。福州路上海书城众多的读者、衡山·合集窗前的一把红伞、朱家角上海三联书店门口来往的人,都成为这个城市的美景。获得一等奖的照片《书香加油站》由邓南拍摄,画面中是虹桥火车站内的一家经纬旅友书店。虽然书店没有太多独特的设计,但在人流如织的火车站内,一展温暖的灯、几排书架足以成为旅人心里的一抹亮色。

上海书展开幕首日:每年都来,总有惊喜-信息快讯网

读者在书展

在书展现场,当被问起心目中最美的书店是什么样子,每个读者的回答都不一样。15岁的潘子豪说,他希望书店可以可以像童话中的场景一样,充满梦幻色彩。大二学生叶寒晨说,她喜欢古老的建筑、用书搭成的阶梯、温暖的台灯。“不过最美书店一定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家不说话、席地而坐,安安静静看书。进入这样的书店就像到了天堂一样。”而对退休的吴先生来说,书店“颜值”高不高并不那么重要,有没有咖啡厅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书店要大、书的品种要多、品质要好。“让读者能买到好书的地方就是最美的书店!”

2016上海书展8月17日开幕,首日读者众多但秩序井然。受邀第一组进入书展现场的是吴广斌一家四口,他们是去年最后离开展馆的荣誉读者。吴广斌说:“刹那间的心意相通,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对他们一家人来说,上海书展正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好去处。

展馆外,人们耐心地排起长队购票。天气炎热,主办方在入口处特别配备了喷雾降温装置。展馆内,首日110项活动在不同展馆分批进行。许多读者收获满满,直接拖着行李箱来的人也不少,年过60的读者沈路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每年我都带着箱子来逛一天,因为总能发现许多新的让人惊喜的东西。”

多元体验:玩木板水印,也玩VR游戏

在书展首日现场,记者发现了许多不同的体验项目,其中有许多与书有关的传统工艺,如活字印刷、藏书票套印、朵云轩木版水印品鉴等。8岁的浩浩喜欢观察动物,今天在书展上买了一套动物的书,看到有拓印十二生肖的活动,他也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体验一下,他在拓印师傅的指导下在洒金宣纸上拓下了兔、马、鼠,分别是外婆外公和他自己的生肖。

读者在书展

除了传统工艺的体验,新鲜事物的出现也给书展增添了与时俱进的活力。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专题展开设了一个VR体验馆,读者需要抓紧绳索、成功走过吊桥才能拿到古籍;新浪阅读在书展现场开启了“直播”,邀请张悦然、马嘉恺等知名人气作家作客访谈直播间,与不在书展现场的读者进行全方位互动。

书不仅可以“读”,也可以“听”,在蜻蜓FM的展馆里,不仅年轻人对带上耳机就能听的书很好奇,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也不甘落后地体验新科技。“我现在视力不好,看书太吃力,听书可以保护眼睛。并且,听声音感觉情感更加饱满,比单纯地看要好。”周军英今天特意请假来参加书展,“我年年来,最起码来了十几年了。以前书很多,现在书比以前少了,但新颖的、电子的东西多起来了。”

最美设计:西方更理性,中国更含蓄

书是书展的主角,而书籍设计则是书的“面孔”。继去年成功举办“世界最美的书”和“德国最美的书”设计艺术展后,今年上海书展迎来2015年“荷兰最美的书”和“中国最美的书”同台亮相,风格各异的中荷书籍吸了众多读者。展览中包括刚刚荣获2016“世界最美的书”金奖和铜奖的中国书籍《订单——方圆故事》和《学而不厌》。

“2015年中国最美的书”《订单》

“中国书籍设计的特色是温良恭俭让、含蓄内敛,这和西方的书风格很不一样,西方强调逻辑性、理性和概念。”提起中西方在书籍设计上的理念差异,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认为,“我们会为西方的严谨感慨,但中国的竖排文字、纸张、装订形态反映在书籍设计上,也都有独到的表现方式。”此次的同台竞技、展示,为中荷双方在书籍设计艺术上的交流和学习提供重要机会。

书籍设计师的任务便是传达对文本的观察和理解,吕敬人认为,设计要融入对文本、对阅读的整体感悟。“阅读不仅是白纸黑字的文本阅读,它是全方位的,包括对书籍的美感、气息、时间关系、空间关系的整体感知。未来的纸质书籍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突出个性。”

装帧精美的图书们

“对最美书籍的喜好是很个人化的,总体来说,我觉得最好的设计是能第一眼吸引人翻开书的设计。”荷兰驻沪总领事艾晓安介绍,“荷兰最美的书”评选历史可追溯到1926年,是欧洲同类奖项中最古老的一个。同时,“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也有13年的历史,选送的作品已经在历年“世界最美的书”角逐中获得15个奖项。

实体书店:要拼颜值,更要靠内容

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一馆二楼,有一间小小的“山脚下的书店”。书店由半透明材质包裹,所有的书架都以树的模样呈现,孩子们捧着书,坐在“书林”下石头形态的座位上阅读。现场工作人员吴昊告诉记者,这家“快闪书店”用了三天时间临时搭建起来,它坐落于佘山文化绿洲园区内的“山脚下的书店”的一个剖面。这间体验式书店现在已经基本完工,将在今年年底开放运营,透过窗户能看到佘山山峰。除了“山脚下的书店”,今年上海书展上还有许多颜值颇高的书店开放展台,如“钟书阁”“言几又”等,这些展台如同书店的一个个精致缩影。

“上海最美的书店”摄影展获奖作品《书香加油站》

序馆内,“上海最美的书店”摄影展正在进行。福州路上海书城众多的读者、衡山·合集窗前的一把红伞、朱家角上海三联书店门口来往的人,都成为这个城市的美景。获得一等奖的照片《书香加油站》由邓南拍摄,画面中是虹桥火车站内的一家经纬旅友书店。虽然书店没有太多独特的设计,但在人流如织的火车站内,一展温暖的灯、几排书架足以成为旅人心里的一抹亮色。

读者在书展

在书展现场,当被问起心目中最美的书店是什么样子,每个读者的回答都不一样。15岁的潘子豪说,他希望书店可以可以像童话中的场景一样,充满梦幻色彩。大二学生叶寒晨说,她喜欢古老的建筑、用书搭成的阶梯、温暖的台灯。“不过最美书店一定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家不说话、席地而坐,安安静静看书。进入这样的书店就像到了天堂一样。”而对退休的吴先生来说,书店“颜值”高不高并不那么重要,有没有咖啡厅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书店要大、书的品种要多、品质要好。“让读者能买到好书的地方就是最美的书店!”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