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博客:影响沪上新阶层人士

2016-08-29信息快讯网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一直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在这个群体中,无论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还是中介组织、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都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联系、服务并影响这一群体,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全新课题。上海统战系统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并创建了一批有效服务这一群体的工作载体和品牌,黄浦区的“海燕博客”、静安区的“白领驿家”都是其中的优质样本。

施海燕十年前建立了一个MSN空间群,用来和商务楼宇里的白领们交朋友。十年间互联网产品生生死死,MSN空间早就没了,以“海燕博客”为名的社会组织却越来越“潮”,它孵化的17家子社团一共联系了2万余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成为沪上该群体中最有影响力的枢纽型社会组织。

圆心、内圈和外圈

5月初,海燕博客提出要做一档“拯救斑马线”的亲子公益活动,招募志愿者以亲子为单位到淮海路上引导斑马线行人。“不要闯红灯”的规劝,交警和协管员唠叨十遍百遍,也许不如小朋友说上一遍。微信群征集报名,20户家庭的名额不出10秒就被抢光。

现在,这档活动从黄浦区向外扩散,多个区都有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海燕博客把他们试验出来的标准化流程分享给了大家。这是继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文明乘梯公益行动之后,又一档由海燕博客发起、主推的公众活动。

“2010年的文明乘梯行动既有组织化动员也有社会化动员,‘拯救斑马线’完全是通过社会化动员方式,自下而上产生影响力。”施海燕介绍,“拯救斑马线”最初的一批家长志愿者,全都来自海燕博客维系着的粉丝群体。

海燕博客好比同心圆,以上海市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为圆心,海燕博客孵化培育的17家子社团构成内圈,内圈向外辐射,形成影响面更大的外圈。里里外外2万多名粉丝,主体是新社会阶层人士。上海市委统战部介绍,海燕博客是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品牌。

十年养成,一呼百应

海燕博客经历十年“养成期”,才有了今天的“一呼百应”。

最早,施海燕抱着传单在黄浦区“扫楼”,把体制外的白领找出来,借着各种活动玩到一起。玩着玩着,大家流露出做公益的兴趣。于是海燕博客注册成为上海市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玩乐公益两不误。

大都市年轻人的业余爱好谱系,从海燕博客的粉丝群体就可看出大概。海燕博客先后孵化培育17家子社团,包括都市原点剧社、海有爱公益社、白金部落阁、海角健身社、海搏空手道社、海天行益游社、海贝捉友社、海带读书会、海派创投俱乐部、海航梦想派、海韵旗袍会、书虫部落、东方雅集、茄子脱口秀、海悦荟、智慧公益、绿色有我等——文化、艺术、环保、交友、体育、公益、创投都有覆盖。

“内圈”子社团先后组织1000多场不同形式的活动,都市原点剧社围绕山区支教、关爱艾滋病患者、宣传历史人文地标等公益题材排演了话剧,还参演了中央电视台首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视专题片 《国魂》,设计了“上海市第一套白领工间操”;海有爱公益社因为世博期间的文明乘梯公益行动“一战成名”;海航梦想派推出“子路厨房”侨界老人梦想家园关爱行动,让百余名白领与50余户侨界空巢老人结为“忘年交”等。

社会组织的再组织

在“内圈”子社团,一批具有领袖特质的人显山露水,海燕博客把他们的能量“引渡”到更广泛的领域: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黄浦区委统战部多次组织线上线下专题活动,邀请党政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海燕博客互动,了解社团骨干对重要社会事务的意见建议,比如城市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科创中心建设、金砖银行运营、上海金融试验改革、长江经济带建设等议题,先后形成30余篇书面意见,报送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中国侨联、市委办公厅等。

2011年起,海燕博客每年开展一项课题调研,相继形成《黄浦区海外归国人员创业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沪上读书会发展与侨务统战工作应对研究》《“互联网+”时代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挑战与创新——兼论“微协商”的实现机制》等调研报告。

调研课题一方面形成施政建议,一方面就地“成果转化”。调研沪上读书会时,施海燕发现上海存在许多小型读书会,成员通常只有二三十人,彼此缺少互动,无法形成合力推动“全民阅读”。海燕博客的子社团书虫部落于是联合起多家民间读书会,开发了“书声”项目,仿照TED演讲形式举办读书人交流会。

按照同样的“套路”,海燕博客子社团东方雅集和上海文庙管理处推出的“文庙讲堂”,聚集了沪上一批国学类社团;都市原点剧社发起上海市首届“梦想戏剧节”,为在沪民间剧社搭建起交流切磋平台。施海燕表示:“子社团与沪上其他同类社团形成‘联盟’,这是对社会组织的再组织。”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