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学会与“情绪小动物”沟通

2016-10-29信息快讯网

“接到孩子了! 他抱着我一边哭一边喊妈妈,说下次再也不敢了。”历经了60多个小时的“揪心”,昨天上午8点40分许,就读于静安区某中学的初二学生小李终于在西湖边被热心的杭州市民寻得。

上海一名中学生的离家出走,牵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在教育学专家和心理学专家看来,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现在的孩子脆弱敏感,说不得、打不得。他们认为,正是不能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家长,造就了敏感脆弱的孩子。家长最该学的,是如何与孩子沟通;而孩子应该了解的,是自己的行为底线在何处。

孩子脆弱来源于家长不能接受负面情绪

“孩子回来了!感谢社会的帮助,同时希望接下来社会各界也能理性退出,给孩子一个宁静、不被打扰的环境! 他还有美好的明天要继续!请从删除寻人的信息开始做起,请把目光收回,好好去思量:怎样帮助孩子成长,怎样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怎样构建亲子与家校关系。我们都不是孤岛。”网络平台,一位家长发起这样的呼吁。

看到离家出走孩子的家长面对电视镜头道歉,专家频频摇头:家长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对不起,以后你想干嘛就干嘛,都由你自己决定”。这样的家长以后会失去对孩子教育的权利。

其实,朋友圈里大规模的“求转发、寻小朋友”的情况,并不是首次出现。“现在孩子越来越敏感脆弱,很多情况是家长造成的。因为家长的过分担忧,使得孩子失去了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的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崔丽娟举了个例子说,当孩子在做作业、看书的时候,家长总是轻手轻脚,孩子难道不能感觉到你的紧张吗?当孩子有一点点不开心,家长就要赶快安慰孩子,担心他为什么不开心,对孩子情绪的紧张带来的一个额外的暗示就是:你的不开心是不正常的,不可接受的,时间长了,孩子必然不能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

她说,不能和自己负面情绪很好相处的孩子,往往会是那些容易离家出走或者放弃自己的孩子,甚至极端情况下,会出现自虐的情况。因为他们在不能接纳自己情绪的情况下,并不知道如何疏解自己,时间长了,有时候就会发泄在自己或者别人身上。

崔丽娟说:“家长应该明白,喜怒哀乐是一个人的正常情绪,不可能缺失任何一种,如果一个孩子整天嘻嘻哈哈,从不难过,这往往是轻度躁狂症,而不是正常的表现,因此家长对于孩子的情绪要接纳,当他难过、伤心、沮丧、失落、挫败的时候,不用太过于紧张,和他坦然地讨论问题就可以了。”她说,这就是我们过去常常说的挫折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足够的沟通

孩子回来后,家长该做什么? 静安区家庭指导中心主任陈小文认为,首先需要坚持的是,给他一个正常的环境和生活。他的行为不过是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正常表现,不管是家长、教师和同学,都应该将这件事作为一个正常情况来面对;等待孩子内心稍微平复一些后,家长可以邀请一些心理方面的专家,对孩子进行疏导。家长也要与孩子进行沟通,倒推整个事情的发展,让孩子了解这样做的一个后果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家庭中应该设立一个“倾听者”角色。陈小文说,找到孩子的杭州阿姨非常“专业”,她对孩子说“以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给我打电话”。在青春期孩子周围,应该常设这样一个“倾听者角色”,让孩子在遇到困难、心里不舒服的时候感到自己不是被全世界抛弃,而是有人可以拉他一把。

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上海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陈默说,每个孩子遇到的挫折不同,但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有这些较为“出格”行为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与家长、老师的沟通并不顺畅,他们内心的想法并没有一个顺畅的输出渠道。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儿童文学家萧萍说,虽然我们不能妄断这件事情的原委,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所有的家长都必须要学会与孩子沟通。青春期的孩子更是“情绪小动物”,他们往往用情绪选择自己的行为,家长早就应该通过各种沟通方式让孩子了解自己行为的底线。崔丽娟也说,青春期的孩子或多或少地都出现过离家出走的念头,我们更需要宽容对待青春期孩子偶然的背离和迷失。

给负责任的教师更多空间

“现在的孩子说不得,老师也成了高危职业。”某知名中学的一位班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次看到学生因在学校受到批评而做出极端事情的新闻,心情都很糟糕,我们也常常担心学生想不开,所以根本就不敢批评学生。”

“即便是此次事件中,每次提到老师约谈家长,都让人有一种隐约的感受———这点小事也要约谈家长?”萧萍说,“我教过的本科生有不少成了老师,常常能够看到他们在朋友圈里吐槽,最常见的就是出于责任心,对孩子严格要求,结果就会有家长找上门来。时间长了,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常常提心吊胆。”

一位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在一线工作30年的小学资深教师张老师分析说,从事件本身来看,这位老师的初衷没有问题,并且在操作流程上也符合规范。初中孩子还是未成年人,出现学习成绩、行为的变化应该让监护人———父母知晓。

这位资深教师表示,在家庭、学校教育过程中,面对当下的孩子一定要强调“珍爱生命”的教育。“珍爱生命”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不仅要珍爱自己,同时也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比如这个孩子出走了之后,直接的后果是什么? 会给父母带来怎么样的痛苦?给学校和老师带来怎样的影响?

但值得探讨的是,教师在与孩子和家长沟通过程中,确实需要注意方式方法。这位资深教师表示,要注重观察学生和家长,掌握“谈话的艺术”。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性格和承受力,家庭给予的关注度也不同。

萧萍坦言,当孩子回归后,公众舆论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不小的压力。通过这些孩子离家出走事件,希望全社会能引起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而对这次事件中的所有个体,则应该宽容对待。

事件回放

2016年10月25日下午,因为漏做作业,静安区某中学初二学生小李被老师约谈了家长。谈话结束后,家长让他自己骑自行车回家,但小李走出校门后却与家人失去了联络。

随后,家长通过微信传播、在出租车玻璃上贴广告等方式寻找孩子。据悉,当天小李在富锦路地铁站下车后,失去了方向。没目的地行走了七八个小时走到了太仓。26日一早,他购买了一张到南京的长途大巴车票,来到南京直至晚上。26日晚上,他又乘坐大巴来到了杭州郊区。一位热心人让他免费搭乘中巴车来到了杭州市区。

27日晚上8点15分左右,杭州有市民看到了他,随即报警,上海和杭州两地的警察沟通合作,才在28日早晨找到了他。

报记者 张鹏 姜澎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