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你的坏情绪,毁了孩子的成长!

2016-12-19信息快讯网

问问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是管多一些?还是教多一些?

其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核心是“教”,管是管不了一辈子的。

而教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做孩子的情绪教练,既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要教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当父母的情绪稳定下来,好的教育便开始了。

遇到孩子犯错,有时家长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再加上孩子自己也容易暴躁,本来很小的一件事,在情绪的催化下,事情就可能变得比之前严重了。

原来人在冲动的时候一般都是自己的边缘脑在主导外在行为,边缘脑又叫做动物脑。而原本的高级脑早就被气愤吞噬。易怒的父母咆哮的孩子,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如何不把情绪带到交流中?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01

我们常存在的误区

在平时教育孩子时,我们常见的一个误区就是:只关注行为,不关注情绪。

家长教育孩子,有时会带着情绪,其实是一种应急反应,就像地震要跑,这是一种无助的发泄。但当你带着情绪去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就不是你原本想的“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了,这个时候就由不好的情绪在制造矛盾点。

因为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他自己也可能带着情绪,家长在管孩子之前,要先卸掉自己和孩子的情绪,从动物脑切换到高级脑进行思考。

02

孩子有情绪讲道理有用吗

有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当他想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0根钉子。慢慢地,男孩可以控制他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所以每天钉下的钉子也跟着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一些。终于,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于是,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告诉他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看看那此围墙上的坑坑洞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从前的样子了,当你生气时所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留下很难弥补的疤痕,有些是难以磨灭的呀!”

故事虽小,却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人在有情绪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就像钉子一样钉在了别人身上。即使钉子能拔掉,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能化解,但留下的疤痕却是无法弥补的。这个场景,像极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易怒的父母、咆哮的孩子,结果都是两败俱伤。

人在有情绪的时候,其实是在用动物脑进行思考,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所以有情绪的父母和有情绪的孩子,他们之间的沟通,本质上跟两只动物在互相咆哮没多大区别,这里自动脑补一下动物世界里的场景。所以,父母想要和孩子进行一次良好的沟通之前,一定要先卸掉自己和孩子的情绪,也就是从动物脑切换到高级大脑进行思考。接下来,我们讲一讲如何才能把自己和孩子从情绪中抽离出来。

03

用钝感力卸掉自己的情绪

什么是钝感力?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以直接翻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感(dn gǎn),是心理学名词,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两者互为反义词。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by 渡边淳一

今天我们就运用钝感力的五项铁律之一:“迅速忘却不快之事”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想要在即将愤怒的时候让高级脑主宰我们的外在行为,就要想办法卸掉父母自身的情绪,这里推荐一个三连问的办法。在与孩子沟通之前,冷静的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我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2、我怎么做才能达到我的目的?

3、我这么做能不能达到我的目的?

这个方法,本质上是希望父母通过问自己这三个问题,从动物脑切换到高级大脑,让自己的高级大脑运转起来,从而摆脱自己情绪的困扰。

也就是说,家长通过自问三个问题来拖延时间,让自己的情绪不要反应的过快,给自己冷静的时间,学会使用自己潜在的钝感力。

04

如何卸掉孩子的情绪

接下来我们说说,怎么卸掉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被感受”,不管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成年人,与之“共情”是很重要的。

比如自己的好朋友不顺心,她来找你倾诉,当她倾诉的时候能让她感受到你很理解她,随着你与她感同身受,对方的情绪也会有很好的调整。

这里推荐给父母一个工具:情感连接循环。情感连接循环有四部,分别是:安慰、认同、倾听、反射。

不要让你的坏情绪,毁了孩子的成长!-信息快讯网

安慰:身体接触、放低视线

我们都有被安慰和安慰别人的经历,很多家长不太知道怎么安慰孩子,生活中家长安慰孩子的时候总是自己在不停的说啊说啊说啊,也不知道孩子当时能不能听进去。

其实我们在安慰别人的时候过多的语言是没必要的,重要的是身体的接触。这个时候的孩子是需要帮助的,你给孩子一个拥抱、将自己的语调变温柔,再给孩子一个温柔的眼神,这些做法都能融化他的心。安慰孩子的时候,要让自己蹲下来,放低自己的视线,平视、或者仰视孩子,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被尊重的。

认同:认同孩子感受

孩子的感受是需要你来认同的,怎么做呢?你可以把他的感受尝试着说出来,让他知道你是懂他的,认同他的,通过你的行为向孩子传达“我会在你身边一直支持你。”给孩子安全感,让他可以敞开心扉与你交流。

一定有家长会说,我怎么知道他什么感受呢?这里有一句屡试不爽的话,简直万能到爆:“我感受到你很委屈,你这样我很心疼啊。”

倾听:少说多听、沉默

当你跟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后,很多家长就会觉得我是不是还要多说几句,其实不用了,这个时候更多的是倾听孩子,而不是自己一直说啊说啊说啊……家长通过认同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敞开心扉,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时候自己开始有一些倾诉的需求,他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跟你说,这说明他已经当你是自己的好朋友,愿意与你分享自己的忧伤。

反射:重复孩子的话

倾听完孩子的委屈后,我们不要马上跟孩子讲道理,要将自己听到的内容反射给孩子,也就是将我们听到孩子讲述的事情,再重复一遍说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你是在认真听他的诉说,增强你在他内心的信任感。

当孩子情绪平复后,当你已经得到孩子的认同后,你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慢慢讲给孩子听,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这可以让他受益终身。其实这个方法不只适用于家长和孩子之间,当伴侣或者朋友遇到问题,情绪变得不好时,也要可以通过安慰、认同、倾听、反射的方式来帮助对方、安抚对方。

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行 高颜值机器人有情绪爱聊天
家长需学会与“情绪小动物”沟通
"双11"采购不要寄递有检疫风险的物品 海淘莫放狗粮
不要误解孩子的坏行为 损坏东西是为了探索世界
孩子跌倒了要不要去扶?
在淘宝上看到写这四个字的衣服 千万千万不要买
再难,也要陪孩子度过这段时间!(爸妈都看看)
机构称可帮孩子吸宇宙能量开拓思维 9天学费2万
学而思热:用短跑的心态面对孩子一生成长,不妥
孩子出生后没有附带说明书,家长用心陪伴很重要
有一种成功,叫你的孩子会做饭
筷子需勤换 常见6种筷子的优劣
谢娜终于吐露不生孩子的原因,竟是身体…
你家孩子的身高达标了吗?(附儿童身高标准表)
中国家庭:“红脸白脸”模式不利孩子发展
学生的检讨书!看完笑抽!
“红警”停课,孩子们“不停学”
孩子写作业慢的真正原因!家长再不知道就晚了!
喂饭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家长别不信!
母亲可以改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
负担不起孩子上昂贵早教,别气馁!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大汇总,孩子的学习福音到了!
爸妈吵架你站哪一边?孩子的回答让老师爆笑!
把六个孩子全送进哈佛耶鲁后,她说,绝不要为孩子牺牲自己
栗子的多种做法 好吃到飞起
节日将近 这些短信链接千万不要打开!
对孩子的学习要善于启发,而非强行灌输
妈妈的4个问题,让孩子的成绩有了突破性进步
上海盖浇饭是这样来的 要不要这么懒
暗示的可怕力量,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4句话
如何与处在情绪中的孩子对话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