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多种平台培养国际化人才

2016-11-02信息快讯网

 

搭建多种平台培养国际化人才-信息快讯网

芬兰专家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供图)

“每年有60多名学生出国留学,就读学校不乏日本庆应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一流高校。就业的学生中,就业单位60%以上为涉外或外向型企业,企业满意率达95%以上,学生就业满意率达90%以上,薪酬年增长率30%以上。”这样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由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交出。

作为上海市唯一一所以“外国语”命名的中职校,示范校建设期间,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通过搭建多样的国际化合作平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改革了课程教学模式,营造了“融·和”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准。

实战教学让课堂更加国际化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国际化发展的第一步,就是改革教学模式。校长高国兴介绍说,传统的“机房+软件”为主的虚拟教学,难以让学生体会真实商务情境。为此,该校从2014年起开展全英文商务环境下的真实项目教学,探索出了以实践(Practice)为主线、以英语(English)为工具、以商务(Business)为情境的全新PEB教学模式。

“我们团队成员前期已经做了充分的国内外市场调研,对客户、竞争者和渠道做了详细的分析。预计年内,我们公司的创新产品将会出口到韩国,订单量达5000件!”站在记者面前信心满满的杨婷,是光华国际学生公司MR.BAG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是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学校转变教学模式过程中,杨婷和团队成员将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了公司运营的实践中。她告诉记者,光华国际学生公司是校园社团“国贸社”升级而来的校内国际贸易公司,规模约50人,除董事长是教师外,总经理、副经理和员工全部由学生担任,并与韩国首尔女子商业高中开展了业务合作。

学校课堂发生变化后,商务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明显提升。如今,全校国际商务单证员、电子商务员、商务英语证书通过率均达90%以上,职业英语水平等级证书托业桥合格率100%,商务德语专业学生考取德国证书A1通过率达89%。

教学团队支撑国际化办学

高国兴说,学校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关键是有一支“具有国际化和信息化素养、具备双师型和学习型特点”的教学团队。近年来,该校共安排28人次赴海外培训,今年暑假,还有3名教师赴美国加州参加为期四周的“影子教师”培训。

教研督导科科长董蕾莉便是其中一位“影子教师”,她观察到,在美国每位教师每天至少有6节课,需要准备三四个不同版本的教案,这就要求教师除本身过硬的学科知识储备,还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董蕾莉举例说,在美国的高中课堂里,教师的任务是围绕课程标准组织和设计大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原因、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回国后,董蕾莉将美国课堂教学的长处融合到了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推动了PEB教学模式的进程。

另一方面,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利用长期国际化办学积累的国际资源,聘请不同国籍的外教来校上课,参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生技能竞赛、教材编写等。几年来,学校前后聘请过108名外教,覆盖学校开设的全部语种。

国际化校园环境有利育才

2013级商务英语专业留学生艾莲娜来自西班牙,她很喜欢这里的校园文化:“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参加学校社团,比如弹钢琴、唱歌、踢足球、打太极。我的中文越来越好了,这样的留学生生活很充实。”在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各类肤色、各种国籍的留学生随处可见。在高国兴看来,打造一个国际化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因此,几乎每个月,该校都要迎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姐妹学校前来考察,而学校“国际交流”社团的学生们,则在活动中承担起翻译志愿者的角色,参与多元文化交流。

报记者 张鹏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