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旨论坛聚焦“一带一路”
专家提醒,相互交流、合作并不意味着牺牲文化的多样性。恰恰相反,在全球化语境下,各国艺术家要坚守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挖掘本国的传统优质资源
本报讯 (记者李婷)“‘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前景广阔,激发其中的潜能,需要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一带一路”主旨论坛昨天在上海浦西洲际酒店举行,来自“一带一路”30个国家、60个机构的嘉宾代表汇聚一堂,就如何有效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合作展开深度研讨。
“一带一路”共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如何能让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更顺畅? 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主任阿玛伦达·卡托认为,艺术是很好的载体,它能打破芥蒂,消除人们心中的隔阂,进而促进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文明的对话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引进来”和“走出去”将形成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跨越国界与传统,打通文化疆域“新丝路”,正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艺术界的自觉。今年艺术节不仅在演出展览板块集中推出来自俄罗斯、匈牙利、捷克、以色列、卡塔尔、埃及等沿线国家的10多个文艺作品;还将举办匈牙利文化周与福建文化周,全面展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文化魅力。作为“一带一路”的首倡国,中国也积极推动演艺文化产品“走出去”。据罗马尼亚锡比乌戏剧节总监、锡比乌国家剧院院长康斯坦丁·希拉克透露,截至目前,已有27家中国艺术团体参加了他们的戏剧节,受到了当地市民的热烈欢迎。美国中西部演艺联盟高级项目总监亚当·佩里透露,该联盟今年将推出“一带一路”展演季,欢迎中国优秀的团体去美国演出。
专家们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会者就如何拓展“一带一路”文化艺术项目合作共享,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建立持续、经常性的交流机制,加强跨领域艺术教育等。专家提醒,相互交流、合作并不意味着牺牲文化的多样性,恰恰相反,在全球化语境下,各国艺术家要坚守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挖掘本国的传统优质资源。中国戏剧导演陈薪
伊说,“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启发就是文化的多元化。奥林匹克戏剧节国际委员会主席及联合创始人希奥多罗斯·特尔佐布罗斯担心地指出,全球化潮流中戏剧和演员表演同质化严重———从纽约到海参崴,人们经常会看到大同小异的戏剧,“在这些作品身上,看不到历史、看不到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