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胡同:老住户新企业和谐共生

2016-11-07信息快讯网

 

青龙胡同:老住户新企业和谐共生-信息快讯网

密实的木栅栏将千篇一律的公共厕所打造成颇有神秘感的现代建筑,老旧胡同藏经阁入口处竖起了一座鲜艳的红色拱门……这些前卫的设计正在青龙胡同内悄然生长。

拒绝“破坏性拆除”已成为北京旧城改造的共识。紧邻北二环的青龙胡同街区布满了老北京原生态的“排子房”、四合院,既有几代人在这里生活的老住户,又有许多文创企业进驻。为保护街区风貌、创造老住户和新企业和谐共生的环境,中关村东城园管委会主导,推出了“青龙胡同街区更新与再生”项目。

该项目总设计师马晓威向记者介绍,“青龙胡同街区更新与再生”项目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没有开发商的力量介入,缓解了盈利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有利于保护老城区的多样性;二是利用街区内的文创企业和原住民共生的特点,“随着居民们的需求自然生长出新的业态,从而形成更新和再生”。

为城市做针灸:小处着手激发更新活力

在青龙胡同的改造实践中,“针灸”的概念被马晓威多次提及,他认为更新与再生必须由小处着手,通过艺术化的构建和设计激发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文脉的核心动力。

项目推进近一年,马晓威和团队在设计周期间的“青龙胡同街区更新与再生体验展”中交出了4份答卷:思考城市空间“复活”的20+城市更新点、激活街区内居民公共意识的青龙胡同肖像、以社区型农场探寻城市未来的青龙胡同农场,以及探讨公共空间再生的青龙胡同客厅。

“我的公厕”便是城市空间“复活”的案例。由设计师和高校师生组成的团队认为,简单的拆除无法克服审美局限,他们扎根于胡同调研街区空间,并将其分为厕所、居室、办公等20多种类别,以“针灸”手法研究每种空间改造的可能性。“我的公厕”的改造在马晓威看来“轻松、不费钱”。“北京老城区很多公共厕所缺乏相对应的私密性,‘我的公厕’在显著的公共性基础上,增加私密性和‘我’个人的关系及体验。重复排布的深色木条把建筑隐身到街区整体环境中,而在夜间,竖条的光线则提示了它的收敛和私密性。”马晓威说。

胡同里的居民喜欢出家门和邻居聊天,周边文创企业的员工们也希望有更多空间来互动,囿于公共空间难寻,项目组想到以分时模式再生公共空间,“比如街区里的咖啡馆、民宿的院子可以在空闲时把空间‘出租’给大家共享,解决闲置空间的再利用问题,也有效推动公共空间可持续拓展。”

展览中还展示了马晓威的排子房改造计划——拆除违章建筑,将其改造成30平方米左右、前后带花园的联排别墅。“吸引文创机构入驻,同时也鼓励作为民宿出租,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人落户,为街区带来新的活力,从而带动街区整体的更新。”他说。

“软城市”概念:构建和谐新邻里关系

马晓威留学英国多年,学建筑出身的他近年来转向城市研究。他认为城市化正处于由以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硬城市”向“软城市”迈进阶段。“‘软城市’的核心是生活,而生活的核心是人,因而要激发人们的公共意识,以探索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和框架。”

今天的胡同是否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北京胡同? 通过修旧如旧或单纯的建筑保护能否挽救胡同的退化? 藏经阁胡同入口处名为“胡同印象”的红门设计不失为激活胡同邻里关系的一种思路。

为胡同设置一个象征性的出入口,意在强化胡同内部空间认同感、增强邻里交流和生活的交集。“希望居民们走出家门,在公共空间踢毽子、吃炸酱面……”红门设计师车飞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希望以此重现记忆中的老北京。他还特别将胡同一侧墙面与柏油路之间约30厘米、过去为各家专用或共用的灰色空间有效地利用起来——三根弯曲的不锈钢管通过其中,将晾衣服、停自行车等生活功能高效集结在此,既美化环境,同时也释放了空间。

为充分调动文创产业与胡同居民共融的积极性,“青龙胡同街区更新与再生”项目组还设计了青龙范儿创意市集、青龙胡同肖像展等系列活动。“停车难”是胡同里的几大难题之一,创意市集的“我爱换客”摊位上,几辆私家车的后备箱成了临时展柜,由胡同里的居民和白领通过微信报名自愿“奉献”出来,只要愿意打开后备箱做展柜,就可以在此免费停车一整天。

值得关注的是,“青龙胡同街区更新与再生”项目组成员包含建筑师、策展人、艺术家、社会学家、共享经济学家,高校师生等。“建筑师不能一味建造,在青龙胡同这类多样化需求的街区内,建筑师需要思考面对诸多限制和需求应如何表达,这也正是这项工作魅力所在。”马晓威和车飞都这样表示。

(本报北京11月6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