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进高校 传承工匠精神

2016-11-25信息快讯网

11月23日, 2016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系列活动开幕式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指导,由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旨在“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工匠精神”。

非遗文化进高校 传承工匠精神-信息快讯网

开幕式上,悠扬的古琴声中上海传承引导医学研究所为师生带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的展示和互动。太极功夫扇和舞龙舞狮表演博得师生的阵阵掌声。主办方别出心裁,以“工匠精神”四个字的剪纸作品,拉开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系列活动的序幕。近4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各展所长,为师生带来古琴斫制、墨锭描金、莘庄钩针编法、绒绣、棕榈叶编制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精美的非遗作品令师生目不暇接,纯熟的技艺引来师生的连连惊叹,在活动中,师生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参与互动,亲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

作为上海市“文教结合”的重要项目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活动是近年上海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和推广的重要举措。这一品牌活动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昨天的开幕式后,一场关于海派剪纸的讲座,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体会工匠精神的魅力所在。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引导当代学生体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文脉得以更好地传播和继承。

非遗文化进高校 传承工匠精神-信息快讯网

据悉,本次系列活动将推出海派剪纸、古琴艺术、传统戏剧、海派面塑等10个主题包,以展示、讲座、演出等形式,将陆续在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15家高校进行展示。

把工匠精神打造成社会价值导向
传承长征精神,牢记媒体使命——“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扫描
多维度书写,再现传承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血脉 锻造胜战人才(远望台)
从“慕校而来”到“慕专业而来”,上海高校插班考试现新动向
“匈牙利文化周”展现独特魅力
中放文化,让艺术照进现实
世界名团云集渐成申城文化生活常态
沪上23所高校将参加明年春招
市民文化节中华古诗词大赛收官
市民文化节中华古诗词大赛收官
沪2016届高校毕业生薪酬报告发布:平均月薪4990元
沪高校毕业生月薪增至4990元
沪上高校人事改革方案浮出水面
打莲湘:非遗进校园的典范 艺术育新人的创举
外观“颜值”成亮点 试驾东风标致4008
茶叶传入西方后,为何只在英国风靡?
《2016年上海市大中学生社团发展报告》发布 沪上62万学子“沉浸”社团文化
市民文化节写作大赛颁奖,评委认为他们的作品—— 每个文字都带着生活的芬芳
幼儿园提前一年到高校“预订老师” 应对“二孩”
微拍客咪咕G客原创基地 助力第二届文化创意产学研联合发展大会
陈村用相机留下了上海文化圈的青春
上海公布2016年成人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他用相机留下了中国文化圈里的青春
上海55项国家级“非遗”全名录!你知道多少个?
上海已有55项国家级“非遗”
外语计算机不再作要求 沪部分高校院所试点职称评审新政
反差萌!高校现“少女心”男生寝室
世界级高校落户浦东临港
工匠精神与年轻人如知己相逢
传承福寿沟水利科技文化内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