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家之路始于中年危机 68岁沈善根参加KONA世锦赛完赛

2016-11-28信息快讯网

 

KONA大赛成了沈善根一辈子难忘的记忆。林俊颐摄

 

运动是凯特琳(右)融入中国的生活方式。贝卡摄

作为铁人三项运动发源地的夏威夷,上月初见证了又一届KONA铁三世锦赛的启幕。只有每年世锦赛分站赛的各年龄组冠军才有资格参加KONA大赛,入围这场殿堂级赛事是铁三选手们足以铭记一生的回忆。这也就是为何那张记录着68岁的沈善根高举国旗冲线的照片被传回国内后,在国内铁三圈内会产生如此大的震动。

照片上的沈善根神情坚定,不露倦意,若非他亲口提起,很难想象就在距离终点6公里时,当事者才刚刚经历了运动生涯最煎熬的一段旅程。你同样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精神矍铄的68岁健壮男人,16年前曾拖着臃肿的体态,走在健康亮起红灯的中年危机之中。

受益的是身体,年轻的是身心

这些年,沈善根在世界的许多角落留下了印迹,有时是用双脚,有时则是骑行。如果不是那场危机的警醒,他的生活或许永远无法如此激情。

“医生告诉我是糖尿病,情况很糟糕,若不及时治疗会失明。”警报拉响前那几年,觥筹交错的应酬充斥着沈善根的生活,直到他在源深体育场内遇见那群奔跑的老人。“看到有人跑步,我也跟着一起跑。最初绕着操场跑四五圈就受不了,后来就能坚持十多圈。”那时候,跑步热尚未兴起,中老年人占据着跑者群体的多数,但温馨的气氛已在彼此的鼓励中渐渐形成。

两年后在跑友的陪伴下,沈善根在上海完成了人生的首个半马,但过程有些惨烈。“要趴下了,跑完后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水里泡着也不舒服。”然而,在他看来,汗水不会白费,“之前一年多的训练受过很多苦,但我摆脱了对血糖仪的依赖,所有身体指标都正常了。我是运动的受益者,也慢慢爱上了跑步。”

如果说沈善根最初走向操场,多少带着些健康压力所迫的无奈,那么如今他依然执着于运动,则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如同上海这些年的缩影。“刚开始跑步的时候,身边的人都比我年长,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队伍。与他们相处,我也跟着年轻起来。”

随着所处圈子的扩张,沈善根的生活半径也不断增大。2007年,他与一群骑行爱好者结缘,沿着318国道从成都奔向西藏;后来又骑着时常破胎的旅行车,历时24小时有余,完成了上海到黄山往返的420公里旅程。一年后,当铁人三项首度走进国门,沈善根不甘安定的心,又寻到了生活里的一抹亮色。

圈子越是壮大,气氛越是温馨

3.8公里游泳、180公里骑行,再接着42.195公里跑步———当初夏威夷的小酒馆里,在一群美国人突发奇想下诞生的铁人三项,如今已成为世界运动谱系里不容忽视的分支。踏入铁三圈不是能轻易做出的决定,但沈善根的内心却很决绝,“既然我能坚持骑车超过24个小时,那挑战关门时间17个小时的大铁有何不可?”彼时,国内铁三赛事的规模约莫四五百人,据沈善根回忆,中国人不超过50位。

如今看来,首度参赛即以15小时37分完赛对沈善根而言并不值得一提,毕竟往后数年,他始终在刷新自己的纪录,甚至在2009年时成了首个获得KONA世锦赛资格的中国人 (因故未参赛)。在自己的第一次铁三比赛中,给予沈善根触动最深的一幕,是一位八旬外国老人忍受着海口超过40摄氏度的地表温度抵达终点的场景。

“我触动很深,自此就再也不可收拾。”近至新加坡、马来西亚,远至澳大利亚,沈善根的足迹遍布世界。旅程中,他得到过许多的帮助,如今自己也多了另一重身份。作为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项目,在今年举办的STC大铁联赛之金山城市沙滩铁三赛中,沈善根作为引导员参与跑步赛段。这些年,他亲眼见证了越来越多的国人参与到这项新兴运动中,正如当初他看着国内路跑圈成长那般。沈善根不太爱说“圈子”这个词,在他看来,无论多么壮大,那都更像温馨的家庭。“在我参加重要赛事的时候,常年照顾我的STC俱乐部负责人会借自行车给我。这次,我才在夏威夷冲线,照片就已在国内的好友间传开了。”

由于家人的身体问题,最近这两年,沈善根的训练不太系统,不过在去年年底的马来西亚站获得65-69岁组冠军,获得了参加今年KONA大赛的资格。这次铁三盛会仅有三位中国参赛者,沈善根一度在跑步阶段不断干呕、胀气,无法进食。漆黑的海岛上,除了偶尔选手经过时亮起的微弱灯光陪伴,沈善根多数时间都在独自前行,但他却并不孤独,“18个小时的时差都不影响那么多人在关注着我的赛况,我一定要坚持下来。我从不会质疑自己,只会问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举起国旗。”

经历了这场洗礼,沈善根又有了新的方向。他发现,自己距离70岁年龄组的世界最好成绩其实并不遥远,“下一次来,不但要走上领奖台,也希望能为国人、为自己打破世界纪录。”

选择运动,选择一种生活

“住在国际化的上海,作为‘老外’当然可以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但与这里的人接触得越多,就越是着迷。”对于约翰娜而言,前者只满足了生存,后者才算得上生活,而手球则是那条将她与上海紧紧相连的纽带。每周,这位法国姑娘都会与俱乐部的队友们一同前往位于市郊的场馆训练,他们中既有初来乍到的异乡客,也有为这项欧洲传统运动着迷的中国面孔。虽然两周前约翰娜所在的队伍未能如愿在市民运动会手球决赛中胜出,但荣誉并非他们相聚的初衷,“我们玩在一起,彼此照顾,融入这座城市。”

有人说,选择一项运动就是选择一种生活,不仅因为这是填满闲暇时光的方式,也因为随之而来的新社交圈。四年前,在凯特琳随丈夫来到上海时,这位为铁三运动疯狂着迷的荷兰姑娘受限于语言障碍,只能独自在陌生的城市中跑步以保持状态。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在上海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结识。“这是一个文化背景庞杂的组合,我们时常一起在世纪公园或世博园附近骑车,训练时彼此较劲,训练后又能自在地谈论起天南地北。”如今,凯特琳依然还在艰难地练习着汉语发音,但对于这座城市甚至整个中国都已不再陌生。她的足迹遍布北京、桂林等诸多城市,而她也因为在国内铁三赛事的屡次夺冠在圈内声名鹊起。“在荷兰与在中国,无论训练还是生活都是截然不同的体验,”由于丈夫的工作原因,凯特琳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离开上海,但在她看来,这段围绕着热爱的运动展开的人生经历,足以令自己不再为任何跨文化的交流而担心。

凯特琳的故事就像是许多在上海生活的“老外”的缩影,越来越多异乡的面孔加入到这座城市运动的队伍之中。无论是在市民运动会板球赛场上逾两成的外籍选手参赛比例,抑或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逐年增长的外籍选手人数,都是绝佳的证明。这并非单向的融入过程,当这群“新上海人”带着对运动的热爱来到这里,本就活跃的气氛也愈发火热。在板球等国内相对小众的领域,这种带动效应尤为明显。如今,上海已有30支板球队伍,自发组织起城市联赛,正如一位国内爱好者所言,“每支队伍的核心多数是从国外来的白领或留学生,他们有着精湛的技术,也从不吝惜给予我们指导。我们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里的文化,他们则让我们领略到这项运动的更多魅力。”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