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药丸》:包治百病的另类文学诊疗手册

2016-11-29信息快讯网

《小说药丸》:包治百病的另类文学诊疗手册-信息快讯网

《小说药丸》[英] 埃拉·伯绍德、[英] 苏珊·埃尔德金汪芃上海人民出版社

书目治疗早就以励志自助类书籍的形式风行数十载,但文学爱好者有意无意把小说当良药的历史已有千百年之久。正如丰特奈尔所说:“再大的忧伤也敌不过一个小时的阅读。”

英国作家埃拉·伯绍德和苏珊·埃尔德金更将阅读小说视作疗愈良药,二人博览2000年文学史上各种小说,筛选其中“药效”显著的作品,配伍成针对各种病症的药方,写成一套神奇的“小说版本草纲目”《小说药丸》。

该书号称“人生疑难杂症全收录。对症下药,一盒起效。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从失眠、便秘、打呼噜这类生理问题,到烟瘾、购物狂、拖延症这样的心理困扰,别担心,乔伊斯止痛药、巴尔扎克香膏、托尔斯泰止血带、萨拉马戈药膏和佩雷克与普鲁斯特牌泻药……总有一款能治你。

来本小说,包治百病

《小说药丸》的装帧跟药盒如出一辙。打开蓝色外盒,映入眼帘的是药味浓郁的说明书,成分、性状、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一应俱全。裸脊锁线的白色正册,目录索引可查询病症:既有便秘、打呼噜这类生理问题,也有购物狂、拖延症这样的心理困扰,连羞于启齿的相思病、床笫之惑都有药可医,真可谓居家旅行必备良品。

这的确是一本医疗指南,不过稍微另类一点。

首先,本书对生理、心理的病痛一视同仁,因此从脚痛到心痛,各种药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此外,还有你可能遇到的各种日常烦恼,包括搬家、寻觅另一半及中年危机等,甚至重大的人生挑战也能找到药,比如生离死别、成为单亲父母等问题。从打嗝到宿醉,从害怕投入到缺乏幽默感,无论大病小病,看这本书就对了。

不过另类的不只如此。书里开的药没办法到药店配,要到书店和图书馆找,或用电子书阅读器下载,药材包含巴尔扎克止痛膏、托尔斯泰止血带、萨拉马戈药膏和佩雷克与普鲁斯特牌泻药。

为了研发这些良方,两位作者爬梳了整整两千年的文学,寻找最一流的作者和最有疗效的作品,从公元2世纪阿普列乌斯的《金驴记》到阿莉·史密斯、乔纳森·弗兰岑等当代滋补品全数搜罗。

作者断言,小说是书目治疗中最纯粹且最有效的药。“无论通过何种机制,小说往往能将你传送到另一个生命,从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当你全心投入一本小说,读得欲罢不能时,你就能看见书中人所见的世界,触摸书中人触摸的事物,体会书中人体会的一切;你也许以为自己坐在自家客厅沙发上,但其实你的精髓——包括思绪、感官和心灵,早已翩然飞进另一个世界。”

如果你相信作者所说,那么,下次当你感觉需要提振精神或拯救情绪,就拿本小说出来读吧。

对症下药、凭经验下药和胡乱下药

开篇的第一个病例:“唉,21世纪”。这种病情是这样的:“现代人对本世纪独有的不适感,来自期待和现实的落差”。作家医生开出了两种药丸:伯努瓦·迪特尔特的《小女孩与香烟》和加里·施特恩加特的《爱在长生不老时》。后者是一部反乌托邦式的爱情罗曼史,倘若从“知晓未来生活必定绝望,我们就该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角度去看待当下的话,那么我们的确就不该再哀叹21世纪了。

随着阅读深入,你会发现小说药丸有些是对症下药,有些是凭经验下药,有些则是胡乱下药,博君一笑。

针对“购物狂”这种病,作者开出的处方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和布列特·伊斯顿·埃利斯的《美国精神病》。《夜色温柔》里美丽但病态的尼科尔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购物狂,她花钱如流水,毫无罪恶感,令人不得不钦佩。我们不讳言购物可以带来一种快感,但读者不难看清,倘若尼科尔不过度依赖外表和装扮证明自身价值,或许也就不需要挥霍无度。太需要“买买买”来满足欲望,其实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美国精神病》里可谓名牌货满天飞,这部作品笔法创新,可怕的叙事深入一个连环杀人狂的脑袋,清楚地呈现社会价值观崩毁的前兆。如果你有勇气读这本小说(真的要有十足的勇气才能读),保证你永远不想再碰任何名牌货。

有种病症是“被催生孩子”,书里开的药方是《凯文怎么了》,

这多少有点不靠谱。如果你读过这本书,相信你的汗毛会直竖起来。母亲伊娃不那么想生孩子,在丈夫的催促下不得不生下凯文,凯文从小得不到母亲关爱,却备受父亲溺爱,信心丧失的凯文最终走上了射杀学校师生、弑父杀妹的残忍之路……你不觉得这本书更应该给那些逼人生孩子而不是被逼生孩子的人看么?

应该看出,《小说药丸》的作者带着一种有意为之的调侃味与幽默感,她们并没有恪守传统的对小说文本的解读方式,而是采取变形化的处理、管中窥豹带来的“深刻的片面”以及偏向虎山行的逆向思维,把小说里相对单纯而简单但又强劲醒目的主题思想,分解成数百味的药单来,这必然要把一部小说捻碎,打成粉末,才能揉捏成对症的药丸。

入药的中国小说只有两部

整部书中荣幸入药的中国小说仅有两部。一部是《《西游记》,一部是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

大概是因为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两位英国人在孙悟空身上看到的是他的不断改变,因此拿它来对付“抗拒改变”这种病症。不过,这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呢?在孙悟空的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的火眼金睛、嫉恶如仇、反抗精神,等等,或许正是因为“西游记”药性太过丰富,作者删繁就简,只是撷取了最外在的药效做成了一个药丸,就是“探索改变的乐趣,挖掘全新的自我”。

除此之外,在作者开出的“治疗仇外情绪”的十本小说名单中,列有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天堂蒜薹之歌》是不是莫言最好的作品另当别论,如果《红高粱》被列入书中,会治疗什么样的疾病呢?按照英国人的思路,应该能够疗治“精神疲软、爱情低迷、胆怯畏惧”吧。

不要说中国作品,外国人看外国小说,接受到的药味恐怕也是不同的。比如我们一直当“英国白毛女”看待的苔丝,作者看中的并不是苔丝身上的反抗精神,而是她在新婚之夜坦白了自己当年的失贞经历,于是将这部小说列入了专治“大嘴巴”的药方里。至于气吞山河的《悲惨世界》,作者仅仅取了它的一点“夸大病情综合征”的疗效,因为读了这本书,病者会彻底沉浸在角色的悲惨世界里,在人物的苦难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获得无比慰藉。

说实在的,因为每一个病症都是简单地讲一两页纸,推荐的小说也就是言简意赅地描述一下对症在何处,读起来几乎没有欲罢不能的感觉。但是每次有空闲时间,哪怕几分钟,也可以欣然拿起它,不敢说药到病除,但用这些完全占据自己的头脑,让自己沉浸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总比纠结现实生活中的是非得失要舒畅一些。(陈曦)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