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病管理”向“发现管理”转变
现场回放“上海健康促进工作正是我们期待的”
在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中国国家日”当天,来自智利的一位市长深有感触地说,在上海,医学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由以往一味强调治疗,逐步将关口前移,实现了从“发病管理”向“发现管理”的转变,从“单纯医疗服务”向“全程健康干预”模式的转变。许多做法值得借鉴。
一位世卫组织的官员表示,上海的健康促进工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健康、积极的城市,一个健康、和谐的社区,一群健康、快乐的人们。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上海经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癌情监测结果显示:在本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中,肺癌、大肠癌和胃癌位列前三位,其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增速最为显著,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第6位上升到如今的第2位。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蔡三军教授说:“在精准治疗的背景下,大肠癌治疗的战略目标应以预防为主,强调早期预防和筛查,同时建立预后预测平台,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2003年,蔡三军与他的同事们利用双休日率先在闵行区七宝开展肠癌的社区早期筛查工作。2011年底,上海在全国率先将“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正式纳入上海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以“知情、同意、自愿、免费”为原则,每3年为1个周期,包括危险度问卷评估以及2次粪便隐血检查。自2013年项目正式启动以来,目前已完成了两轮筛查工作。2015年底,该项目被纳入2016年市政府实事项目。
根据第一轮项目评估结果显示,大肠癌病例检出率为210.07/10万,癌前期检出率为847.91/10万。令人欣喜的是,在有明确分期的大肠癌病例中,早期比例增至52.8%。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显示,本市50岁以上人群大肠癌早期比例仅为12.13%,本轮检出的大肠癌病例的早期比例是筛查前本市平均水平的4.36倍。
“目前,本市大肠癌5年相对生存率已高于世界发达国家。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远高于IV期。由此说明,早期诊断对改善大肠癌的生存情况至关重要。”蔡三军说。
此外,上海市妇儿工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本市自2007年开始,市卫生部门与9部门携手开展“两病”筛查工作,主要面向退休及生活困难的女性提供乳腺病、妇科病的免费筛查。
案例解析关口前移,让居民更健康
今年6月的一天,顾阿婆来到闵行区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和大肠癌筛查项目。2天后,顾阿婆的大便隐血报告出来为“阳性”。社区医生立即通知顾阿婆到第五人民医院接受肠镜检查。可是,当乡村医生张兴红上门把转诊单交给顾阿婆时,阿婆却一口咬定,说是医院搞错了!3天后张医生再次上门,耐心地为顾阿婆解释大便隐血结果阳性有可能是息肉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摘除,有恶变的可能。同时告诉她只要拿着转诊单,就诊时可以走绿色通道,复查项目费用也可以减免。
顾阿婆勉强答应去做一次肠镜,检查报告显示其肠内患有息肉,医生在肠镜下将息肉一并摘除。一周后的病理报告显示:为癌前期的管状腺瘤。但由于此前已在肠镜中摘除,不再需要任何手术治疗。此时,顾阿婆终于明白了做肠镜检查的必要性,对医生不断道谢。
目前,闵行区构建和完善了肿瘤防制“三位一体”网络,即由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机构联合的肿瘤筛查网络,每年投入2000多万公共卫生经费用于肿瘤的筛查和管理。闵行妇幼保健网络还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了一系列儿童早期疾病筛查项目,如全身运动评估(GMs)、儿童肾脏疾病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等。对筛查发现的异常患儿通过绿色通道转诊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通过该筛查网络,仅2015年就发现全身运动功能异常儿童21名、可疑儿童155名,肾脏疾病儿童366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34名。
健康未来增加疾病早期筛查项目
闵行区居民能够享受的优质公共卫生服务还远远不止这些。闵行建立了基于信息化的全程健康管理网络,涵盖了肿瘤早发现、慢性病人管理、免疫接种管理、妇幼保健管理、学生健康管理等方方面面。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替代手工劳动,而是通过信息和业务的双向整合,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形成以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现代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据悉,上海将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增加疾病早期筛查的项目范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二军大长海医院李兆申教授告诉记者,目前,血清学初筛结合内镜诊治发现早期胃癌已在不少国家广泛开展。这一新方法只需抽取2毫升的静脉血,便可通过检测“发现”胃黏膜病变风险。“上海市松江区早期胃癌筛查中心”已落户松江区中心医院,早期胃癌筛查项目正稳步推进。这是本市首次应用血清胃功能检查进行早期胃癌筛查,希望能寻找到居民能接受的胃癌筛查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