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准司机快上车
报记者 张晓鸣
在上海青浦的大众驾校培训基地,61岁的学员刘女士拉开车门,发动车辆,开始逐一练习科目二的考试项目。这里对她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计时收费,一人一车,能保证学时,并可选择教练。“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需要教练有耐心,并能给我比较多的学车练习时间。”
最近,上海驾培行业在国内率先全面启动“计时培训、按学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服务模式,学员在全市范围各培训机构报名时,可以自主选择“先培训后付费”的方式,还是传统培训模式。
其实,自2008年开始,上海就已在荣安驾校等培训机构试点推行新模式。截至今年6月,本市共有10.3万多名学员选择“先学后付、计时培训”的学驾服务模式。学员实车操作训练公里数平均达到360公里;平均毕业周期为120天;实车操作训练平均45学时,远多于传统培训实际训练时间,从源头上杜绝了“本本族”和“马路杀手”的产生。科目二平均考试合格率为74.1%,科目三平均考试合格率为77%,明显高于传统的学车模式。
无疑,驾驶培训正在成为一门大生意。近年来,中国驾驶人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85亿辆,其中汽车1.84亿辆,新登记1328万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4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2.96亿人。这还仅仅是统计到6月底的数字,预计2020年驾驶人数将达到4.7亿,汽车驾驶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365亿元。
然而,现实是,这个行业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一些驾校为维系场地租金和员工工资等日常开支,不惜以价格战招收学员。再者,大部分驾校都采用教练挂靠制的方式,驾校难以对教练形成有效管理,教练没有有效的途径招揽学员,使传统驾校普遍陷入困境。而像刘女士这样的学员也担心,一般来讲,驾校和教练比较想招收的学员为40岁以下女性和45岁以下男性,而不愿招年龄偏大的学员。一些年龄偏大的学员,即使顺利报名,往往也因为学时得不到保证,而难以通过考试。另外,在讲服务和体验经济的今天,“吃、拿、卡、要”的潜规则也在不少教练中存在。
因此,除了推广计时模式之外,行业的转型迫在眉睫。大众驾校的尝试是,与车企合作,成立了一家梅赛德斯-奔驰驾驶学院。全球仅有4台的汽车翻转模拟器,就放置在这个学院报名大厅的一角,利用这台模拟器,学习翻车时如何自救,是学员的必学课程之一。这台机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及自救能力,它能让学员实地体验模拟事故翻车,同时,教练会在人体随车翻转180度后教会你如何自救。
学院走的是高端和差异化路线,全程教学和考试车辆均为奔驰C级车,培训课程共分为三类,选择工作日学习的收费为1.48万元,工作日与周末结合的为1.58万元,选择周末学习的则为1.68万元。这个价格大概是普通桑塔纳价格的两倍左右。“今后,预计我们的教官中,40%会是女教官。”学院负责人称,相对来讲,女教官对学员会更加耐心,也更细心,更容易沟通,服务意识也会更强。而在参加高端驾驶培训的学员中,预计女性学员也会更多。
当然,任何潜在风口的行业也少不了互联网企业的参与。针对传统驾校进行的互联网化改造在争议中野蛮生长,先后出现了三种模式:线上导流模式、软件运营模式和“滴滴出行”式教练挂靠平台。然而,总体来看,市场上诸多互联网学车平台还是一厢情愿臆想市场需求,没能真正解决驾校和学员痛点。
下一步,各方只有秉承开放态度,共建互联网车生活生态圈,为学员、教练、驾校提供真正价值,实现互联网与驾校、教练、学员共生共赢,驾驶培训行业才能够绝地突围,开辟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