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心理学推动教育变革的可能

2017-01-13信息快讯网

■张学新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样的口号喊了几十年,各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项,可是,‘减负,就像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手上的巨石,每天被推上山,然后又滚下来,如此周而复始……”2013年8月2日,《人民日报》说,“学生负担过重已成民族之痛。”

今天,这种情况依然存在着,媒体报道,“在教育系统各种减负举动之后,很多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争先恐后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家长们则依旧焦虑感十足……所谓减负、均衡,只是做了局部的工作,并没有改变中国教育的整体框架格局”(见2016年11月15日 《人民日报》)。

忙于补习、刷题,头脑中充斥着标准答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进行独立判断。这样的学生考进大学也是厌恶学习,茫然若失,走入社会也是缺乏生机,缺乏想象,只能机械模仿、低水平重复,无法成为创新立国需要的关键人才。今天我想说说的“对分课堂”,是用心理学推动教育变革的一种可能。

各国忧心忡忡的基础教育

学生学业负担重,不仅仅是因为考试制度,还在于当前课堂下学生被迫学习,缺乏乐趣,效率低,效果差。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中国教育改革进行了几十年,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师的理念已经很先进了,关键问题是缺少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灌输性的讲授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焕发热情,获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并非中国独有。中国的讲授模式,源于苏联的凯洛夫模式,而凯洛夫模式,与西方一样,都属于工业化时代的传统教育模式。过去100年,欧美国家付出了巨大努力,尝试变革传统教育模式。然而,上世纪20、30年代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上世纪60、70年代的课程改革,最近30多年的基础教育改革,均以失败告终。美国很多学生连基本的读写算能力都不具备,其公立学校的基础教育出现了黑洞。美国社会忧心忡忡了一百年,也没有解决问题。美国公立大学从1995年起开始转变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经历了20年的努力,至今尚未取得明显成效。

进入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提出素养的新理念,素养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新异情境的能力和品格,其中合作 (Collaboration)、沟通(Communication)、创造性 (Creativity)和批判性思维 (Criticalthinking),简称“4C”,被认为是特别重要的通用素养。核心素养反映国际教育界的最新思考,然而全球很多地区尚处于框架制定阶段,缺少系统的教育实践。

对分课堂教学新模式

“对分课堂”是中国原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形式上是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实质上是在讲授(Presentation) 和讨论 (Discussion) 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中的内化 (Assimilation)环节,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简称为PAD课堂。

这三个阶段可以细分为五个环节,分别为讲授、独立学习、独立做作业、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作业也是独立学习,但作业在对分课堂地位很重要,所以单独设为一个环节。这五个环节都是日常教学中的基本元素,很多教师会觉得自己的教学过程都有,从而认为对分课堂很普通,其实不然。对分课堂是一个模式变革,通过整合创新,以严整的结构和严格的要求把已有的教学元素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结构,产生新的力量。

对分的设计看似简单,效果却令人惊喜。2014年春,对分课堂在复旦大学的本科课程上初试成功后,迅速传播到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甚至传到非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两年间,对分课堂风行全国,在数百高校的上千门课程得到应用,覆盖人文理工医、外语音体美等各学科,列入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教师培训项目,获上海市本科教学改革重点课题。

对分课堂也迅速进入基础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获得很多成功案例,显著提升中、高考成绩,得到众多一线教师、特级教师和校长的高度认可,被列入上海市教委“十三五”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网络课程。各地教师以对分课堂为题,获得130多个教改立项,包括25个省级课题,其中17个来自高校,5个来自中小学。

以外语、体育和思政 (思品) 课为例,运用对分课堂后,多年讨厌英语的学生爱上了英语课堂。不爱运动的初中生开始喜欢体育课。思政课的学生铃响了,学生还不愿下课,课后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处理与室友、同学甚至恋人的关系,并认为“原理”真正是大学里最值得学的课程。

对分课堂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了解、实践对分的迫切需求。科学出版社组织全国60多位运用对分的教师,编写了 《对分课堂教学手册》 丛书。第一批计划于2016年12月到2017年3月间出齐,覆盖高校和中小学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心理学”、“高中语文”、“初中英语”等。总论侧重理论分析,分册针对具体学科,详细介绍对分课堂在具体科目的操作流程和要点。

对分背后的心理学

传统课堂,是单向传播。对分课堂带给师生真正的互动。对分模式本身引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提升。教师把课堂的一半时间留给学生,退到台下,让学生占据舞台的中央,有更多机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传统课堂,教师是教学过程唯一的、全面的责任人,作为一个单一化的主体面临巨大压力。对分课堂,师生是共同的主体,压力、焦虑都大大降低。教师与学生成为共同事业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彼此对教学过程都有更为积极的体验。

对分课堂让学生在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在讨论中质疑别人、为自己辩护,在观点的碰撞、交锋中检验、修正自己的思想,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客观性、理据性,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要素。对分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去选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新颖的想法,创新欲望显著提升,创造性行为显著增多。对分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先进行书面表达,随后在课堂上进行口头交流,在密切的合作学习中,学会理解、尊重他人,这些都是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基础。对分课堂全面地贯彻了4C目标,为培养核心素养提供了一种落地方案。

将近400年的学校教育实践,形成了讲授法和讨论法这两个主要的教学模式。讲授法传授知识系统、高效,但本质是被动学习,存在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低的根本缺陷。讨论法能够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但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不够强、效率不够高、效果不够好。对分课堂强调内化过程,扬长避短,实现了讲授法与讨论法的有机融合。

对分课堂全面而系统地贯彻了最近一个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四大学习理论和三大教学理论的主要原则。这些原则分别来自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学习动机方面,这些原则主要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注重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成就动机,使学生获得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在教学内容方面,这些原则主要体现了认知主义的思想,强调学习基于学科体系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认知结构,不仅要掌握知识,还需要培养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方面,这些原则主要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强调认知结构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包含基于内化吸收的个人建构和基于群体交互的社会建构。在效果评价方面,这些原则主要体现了行为主义的思想,如用行为体现学习的结果。

教育的对象是拥有最丰富思想和情感的人,必须充分考虑人性。心理学是关于人性的科学。对分课堂基于心理学原理构建,不仅贴合教师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征,也符合教育与学习的心理规律。对分课堂顺应人性,释放人的潜力,张扬个性、孕育创造,有可能为后工业化时代带来一个崭新的教育范式。

(作者为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娱乐圈自杀事件不断,盘点全球心理学最顶尖的院校
“双11”冷思考:狂欢下的零售变革
“双11”冷思考:狂欢下的零售变革
VR走进上海中小学课堂
看变革中的法国课程范式
三个“五”——习近平供给侧改革的顶层设计
24所学校获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称号
为静安教育优质发展强思想筋骨、添学术臂力
申城近期又添多个教育集团
年终盘点|上海教育综合改革:从单向度“育分”到全方位“育人”
俄坠机曾出现"异常的10秒" 官员称不排除恐袭可能
人大文学院院长孙郁:应试教育带来的难题之一是读书的趣味消失了
珍妃侄女披露清宫:照相不慎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当中小学开始教“阅读理解策略”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教育界委员谈学生减负——标本要兼治,家长要自省
【阅读西方】《科学宝典:天文学、动物学、心理学和其他学科》
【阅读西方】《假如杀死猛犸象?教育改革的关键》
傅园慧吐槽高中语文试题 网友:可能是张假试卷
老师把小学生打成熊猫眼 教育局:立即调查
上海教育综改探索增效减负 第一课堂如何撬动?
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揭晓 10人获奖
课堂不止在教室 学生在行走的课堂收获了什么?
上海教育综改探索增效减负 第一课堂如何撬动?
“第四课堂”助力学校育人工作:上海商学院关心寒假留校学生纪实
我可能是假的留学生……
年会怎么玩,看了这些,我想我可能去了假年会
英国考生“压力山大” “最萌”心理老师来疏导
中考课堂:这十类孩子最适合趁着寒假补习
一位心理治疗师妈妈的誓言:我永远不会打我的孩子
【三味书屋】以狂欢之名,一切皆有可能
荣威i6实现支付宝全接入 引领汽车出行消费方式的变革
心理专家:助推,让我们的孩子拥有选择能力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