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助推,让我们的孩子拥有选择能力
作者 吴亦君 资深媒体人,《新民晚报》“爱的教育”专栏作者,
上海乐事社工事务所副理事长,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理事,华东理工大学MBA职业导师,社工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烨来参加我们的“青春成长冬令营”的时候,老师看着这个一米八个子的帅小伙子,满心期待他会成为这次冬令营的领袖。
因为在这个从初中预备班到高一学生组成的团体中,他不仅最高最帅,还是年龄最大的。
两天的冬令营活动下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游戏活动,那个矮小的只是初中预备班的男孩,因其勇气和果断,成了团队成员的自然领袖,而高高大大的烨,却成了“跟屁虫”。
带团老师为了帮助烨,几次利用权力给烨提供表现的机会,但烨每次都临阵退缩了。连游戏中最简单最没有风险的选一还是二的选择,烨都只会拿其他成员选剩下的,他好像有选择困难症。
烨的妈妈说,烨从小到大,连每天穿哪件衣服和鞋子的都是妈妈选的。
问妈妈:孩子这么大了,为何不让孩子自己选?
妈妈回答:没有办法,因为他不愿意。
而在专业的心理老师看来,烨的不愿意背后,其实是他失去了选择的勇气和能力。
在我们周围,有不少家长过于呵护自己的孩子,总是担心孩子不懂事走错路,老是害怕孩子受挫折,因而主动帮孩子做出各种决定。而我们的孩子,就在这种过度关爱下,生活在对自己做选择的恐惧中,失去了选择的勇气,丧失了选择的能力。
互联网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生活的人,需要更强的独立思想、独立选择能力,而一个不敢选择、缺乏选择能力的孩子,注定不会有好的发展前途。
而在信息芜杂、价值观多元冲撞的时代,完全放手让认知能力有限的孩子自由选择,也确实让理智的家长难以放心。
于是,无数家长在探寻,究竟该如何做呢?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我阅读了《助推》与《简化》,这是两本讨论美国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监管方面的书籍,由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法学家撰写,其中指出: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制定有效政策,既给予民众自由选择权,同时又建立合理选择框架,帮助信息不全、知识不够、能力有限的民众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个人认为,其核心观点对于我们的家庭教育很有启发。
给孩子自由,培养他们的判断与选择能力,其实并非完全放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当担当选择框架的设计者,帮助孩子去除对孩子成长有害的选项,挑选一定数量对孩子成长有利的选项,制定对孩子成长无害的选择框架,从而既给了孩子一定的自由选择权,锻炼了孩子的选择能力,同时又承担了家长对孩子的保护责任。
这样的培养孩子方式,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证明有效。在鲍姆林德教授经典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人格成长的研究中,权威型家长被证明是最成功的,而权威型家长的教养方式核心就是,既民主、温暖有爱,又严格理性;在具体做法上,就是“助推”的方式。
“助推”的关键点,是家长需要具有“选择框架设计”的能力,家长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世界。
所以,家长们,还是需要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