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丨环保专题审议:“垃圾分类”成为热词

2017-01-17信息快讯网

 

两会现场丨环保专题审议:“垃圾分类”成为热词-信息快讯网

现场图

 

两会现场丨环保专题审议:“垃圾分类”成为热词-信息快讯网

赵爱华代表

1月17日,上海市人代会举行“加快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专题审议。代表们围绕大气污染治理、河道治理、垃圾分类减量等问题进行了审议。记者注意到,除了雾霾、PM2.5等关键词,“垃圾分类”也是代表们提到最多的热词之一。

“上海垃圾分类早在1995年就起步了,但我们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和瓶颈。”

“上海要以舍我其谁的决心推进全市垃圾分类。”

“源头上来说,现在很多垃圾分类的设施形同虚设。”

“垃圾分类仅要求环保局来做,是不合理的。环境保护是个公共事业,建议引入市场机制。”

赵爱华、伍江、赵俊、顾立军等多位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对“垃圾分类”建言献策。

“昨天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我发现2016年垃圾分类指标是力图覆盖500万户,到2017年还是保持500万户,换句话说是一家都没有增加,我认为垃圾分类力度一定要加大。”赵俊代表表示,和雾霾等环境问题相比,垃圾分类明显还没有得到重视。

赵爱华则提到,自己所在上海环境集团的员工也会和她讲:“我们接收的垃圾当中,装潢垃圾混在生活垃圾中的情况时有发生,干湿垃圾混收混储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赵爱华建议,上海一定要把立法工作提到日程上来,形成以法制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垃圾分类制度。赵爱华还建议将垃圾分类纳入年度政绩考核,“河长制、上海酒驾整治等成功案例无不表明,只要责任到位,没有做不好的事。”

作为研究环境法的代表,赵俊代表建议,垃圾分类工作引进市场机制。“政府投入3%的环保投入了已经很高了,但是从上海财力来说还可以更高,很多企业愿意做这个事,但仅靠环保局,配多少人都做不完。”赵俊代表说,垃圾分类可以给企业行政权利授权,政府只做一个监督者,让企业在垃圾回收过程当中有收益、有利益,才有动力。

霍达人代表建议上海垃圾分类从废电池开始。霍达仁说,国家环保部最新出台的废电池污染防治政策中提出,在具备资源化利用条件的地区,鼓励分类收集废电池。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首先应加强对废电池如何分类处置的科普宣传,进一步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模式,减少污染和消耗,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顾立军代表则更关注城市建筑垃圾之痛。“据统计,上海市产生的建筑垃圾一年是一亿吨左右,意味着每天有一座金茂大厦可以堆起来还不止。”他建议。通过立法对建筑垃圾的产生、运输、消纳、回收利用等环节提出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加强规划和运营,垃圾尽可能资源利用;同时将管理和执行责任落实到位。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