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传承国粹的桥梁 让民众成为戏曲主角

2017-02-02信息快讯网

■报记者 黄启哲

上海京剧院著名老生李军最近在琢磨一个课题:作为一个专业名演员,除了完成舞台上的演出任务之外,能否更深层次地扎到广大京剧观众的洪流之中,身体力行地去弘扬京剧艺术?

李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筹资金,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办了个人艺术工作室。工作室的宗旨只有一个:面向百姓,弘扬京剧艺术,打造成提升群娱文化品位的一个平台。

成立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军的个人艺术工作室先后推出了“名家名票大汇聚”“戏迷票友周周唱”“戏校学生月月演”“京剧知识小讲座”“服装脸谱实物展”等系列活动,得到百姓的点赞,工作室的访客甚至辐射至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是什么样的活动吸引着大家? 日前,记者前往李军艺术工作室一探究竟。

小小剧场能唱的皆可登场,清唱彩唱不外乎西皮二黄

走进延安西路佳都大厦上至四楼,左右两扇边门上写着“出将”“入相”;

左移数步,“同光十三绝”彩绘迎面亮相,而在右侧,京剧大家、书画家,包括李军本人的书法、京剧脸谱画像悬挂在走廊两侧,让人不由停下脚步欣赏;最引人注意的要数大厅正中玻璃龛中的数件银光熠熠的蟒袍,听着工作人员介绍哪位京剧艺术家穿过等故事,不由想象起演员身着这些蟒袍在舞台上潇洒飘逸的样子。

还未走进正厅的小剧场,京胡、锣鼓声早已传了出来,能容200人左右的演出剧场,正在举办着“周周唱”活动。“周周唱”是李军工作室首推活动之一。听说有舞台“让”给戏迷唱,最先动起来的是上海的票社,第一期清唱不过瘾,第二期就开始扮上行头化了妆的彩唱。如今,活动已举办20多期,不仅上海各个票社的戏迷来唱戏,无锡、苏州、常州等地的票友也慕名而来,一个200人的剧场不够用了,有时候两班人马同时开唱,你方唱罢我登场,从下午一点多,一直唱到太阳落山,过足戏瘾。

场子热闹了,也成了李军甜蜜的负担,每一期活动,虽然参与者也会支付些许成本费用,但最终结算,他都得自掏腰包。李军咬牙坚持的原因,还是“弘扬国粹”“肩担道义”八个字。

“月月演”中,上海戏曲学院学戏的学生也成了小剧场的主角,每月定期为百姓带来教学演出。“月月演”的首场演出由 《断桥》 《罢宴》《杀惜》 《写状》 几个经典折子组成。孩子的表演或许有些青涩,可台下的观众却很宽容。李军说:“孩子们平日里在剧场里演出的机会不多,这里舞台虽小,却有的是热情的普通戏迷。传统戏曲这条路不好走,在从艺之初就能得到热情的掌声和叫好也能给孩子们坚持下去的底气。而对于普通戏迷来说,一整个下午的演出几十元的票价消费得起。”

文艺创作必须写好身边人,他们更能打动观众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当演员时李军可以做“甩手掌柜”,专注于台上的表演。如今开了工作室,从策划演出到谈场地,从组建演出班底到研发创作项目,样样事情都要兼顾。虽然累,但也给了他无穷的想象力和成就感。

好的策划自然有市场响应。李军策划组织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京剧交响演唱会,以交响京剧的形式呈现红色经典,邀请童祥苓、尚长荣、孟广禄、于魁智、李胜素、陈少云等全国京剧名家演绎表现建党历程和革命精神的经典唱段。长宁区听说了他的想法,临时追加一单,让原本计划只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演出,提前在新落成的长宁虹桥艺术中心奏响,成为该剧场的首场演出。演出现场气氛热烈。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选择了 《延安军民》 中的一段来唱,让这出作品时隔半个多世纪再次唤醒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李军将要进行的几份项目书:有关注社区医生题材的现代戏《社区华佗》,有提倡孝道的《新编二十四孝》 京剧音乐小戏,还有从名画《韩熙载夜宴图》衍生出的舞台剧,题材不同,针对的观众也不一样。“《社区华佗》讲述长宁区华阳街道的社区医生,还记得去社区采访,老百姓把主创们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地向他们介绍医生的事迹。”这一次经历让李军很有感触,不只是感慨于医生扎根社区,帮居民治好疑难杂症,唤醒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关爱的医术医德,居民的热情更让他坚定,文艺创作必须写好身边人,他们更能打动普通观众。在这个李军一手打造的京剧艺术沙龙,戏迷百姓真正成了主角。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