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高校将迎新学期 为什么说大学也要"减负"

2017-02-17信息快讯网

在中小学16日开学之际,“减负”成为关键词。而各大高校也正迎接2017年的首个新学期,头等大事便是“双一流”建设,其中也有一个“减负”问题,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继国家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个寒假中三部委又联合印发相关《实施办法》,由各校编制整体建设方案和分学科建设方案,自主确定口径和范围,并接受考察和遴选,参与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根据“双一流”的“三步走”方案:2020年,建成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使之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2030年,有更多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的前列;而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数量和实力都能进入世界前列,基本上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尽管没有具体数量要求,“双一流”的总体考虑是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引导和支持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相比过去那种“千校一面”办综合型大学的模式,“双一流”建设打破985院校、211院校、老本科、新本科、高职高专等“论资排辈”的单一律,但却有舍才有得,必须减掉一些不必要的学科建设负担。

凡国际名都,必有世界名校,几大“全球城市”莫不如此。纽约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也有纽约摄影学院;伦敦有牛津剑桥,也有帝国理工学院,还有伦敦时装学院——它们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申报硕士点、博士点的竞争性,其共同点就是在各自行列和学科领域内“同属世界一流”。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单元,没有一流学科就谈不上一流大学。沃顿商学院全球知名,而许多人未必知晓它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商科。其在自身特色学科上形成一座高峰,谁又能说宾大不是世界一流?

各大高校将迎新学期 为什么说大学也要"减负"-信息快讯网

在上海,已启动实施“高原、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到2020年应有2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根据《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应用技能”四大类型,希望每种类型的高校都能力争国内国际一流,于2030年建成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高等教育。

这其实是倒逼高校认清自我、扬长避短,凝练学科特色,不再盲目追逐“大而全”“小而全”。上海全城60多所高校,按照4分组参赛,攀上大约20座世界级学科高峰。谁去谁留,谁更特色,值得三思后行,并且一以贯之。或许,不少院校在过去“全面发展”的惯性下,还一时掉不了头,甚至积重难返。此时就必须在舍得之间学会辩证法,自我减负,弹好钢琴。如学术研究型高校应当仰望星空,但也要对焦在某几个星座上,发人所未发的天地万物之玄秘;而应用技能型高校则应脚踏实地,将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甚至掘地三尺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光金子。

“双一流”建设是一轮深水区改革,高校在开展学科建设过程中,既需要勇攀高峰、追求一流的热情,也需要“壮士断腕”、聚焦重点的勇气。从政府角度,应以分类指导、分类投入、分类评价的思路,鼓励支持学科建设;从高校角度,特别要在“有所不为”上下功夫,避免盲目“铺摊子”、搞扩张,集中力量做强优势学科、强势学科,在“高原崛起”基础上“高峰凸显”才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
同济大学开展朋辈学业互助
高校“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出炉
洋大学纷纷改名,竟然是为了中国人?
中国大学专业变迁史 该如何进行专业选择?
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细数美国总统家的小孩都去了哪些大学?
男生想追太难!女大学生支付宝花费曝光:给跪了
中国重点大学毕业生薪酬前100强高校排行榜
减负,需从“囚徒困境”中突围
减负要出真招、动真格 先从厘清“义务教育”定位开始
争创“双一流”大学 沪上高校新年争相“海淘”人才
上海学生减负,正迎来绝佳时机
校内减负成校外增负 沪上培训机构年初四就开班
孩子们距离减负还有多远
学校寒假留体育作业开学过秤 学生没胖老师胖了
2017年北京名校艺考三大特点:火爆、文化、新技术
高校学生管理出新规 大学生多了哪些福利和禁区?
官方发布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通知 为企业减负
“催”的无奈与“剩”的焦虑 大学生也加入相亲大军?
大学生毕业工作不体面 没脸回家流浪3年
教育部重申各高校要严格规范组织艺术类专业考试
高校招生将向这十大领域倾斜,你想做紧缺型人才吗
对3000多万在校大学生影响重大!教育部颁布新规
高校开学季骗子的套路又来了 看看警方如何支招
沪铁警提醒 大学生返校途中应掌握"四防"技巧
上海五所211高校谁的录取分数最高?谁的薪酬高?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