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隔着处方笺对话:孩子别怕,我陪你

2017-03-08信息快讯网

 

医生隔着处方笺对话:孩子别怕,我陪你-信息快讯网

章依文医生对孩子进行干预治疗。

 

医生隔着处方笺对话:孩子别怕,我陪你-信息快讯网

欢欢把章医生的处方笺一张张贴在墙上,每天看看。均尔谊摄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舞姿很优美,下次找机会教教我哦! 复习阶段再拼搏一下,考好就可以放松休息啦! 奶奶说你进步很大,我很高兴啊!”写在医院处方笺上的这短短三句话,是医生与彷徨女孩的特别对话。在女孩家里,这样的“处方”贴了满墙。

出生没几天就被说像脑瘫,刚上小学又得了更严重的“心”病。怎么帮助这样的孩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医生章依文开始隔着处方笺跟孩子对话。

童年很折腾,一天要去医院五次

2007年4月,欢欢在上海出生。全家开心没几天,孩子就不对劲了,不吃东西,日夜闹腾。

家里人抱上孩子就往医院跑,查不出原因。再次问诊时,医生嘀咕:像脑瘫。三个字,如同晴天霹雳,击中这个家庭。

奶奶也觉得孙女跟别家孩子不同:眼距有些宽,鼻子有点塌……这个好强的老人开始抱着孙女上各大医院看病。有人跟她说,有家专门看脑瘫儿的医院,她二话不说就去了。那里的医生对她说:“你家孩子不像脑瘫,还是去儿童医学中心看看吧。”

老人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抱着孙女跑到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教授章依文给出了初诊意见:不像脑瘫。

“这给了我天大信心。”奶奶说。这天是欢欢出生的第16天。此前,欢欢闹起来,爷爷奶奶抱着她一天要跑五次医院。

抽筋、高烧不退、严重鼻炎、髋关节发育不全……欢欢的童年很折腾,出生后的5年里,她几乎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在儿童医学中心,章依文和同事们围着这个孩子,找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4岁半时,欢欢接受了腿部矫正手术后,看似恢复了健康。

医生成了这个家与社会的唯一联系

7岁时,孩子又不对劲了,动不动就说“害怕”,到二年级时,身上常有血口子。奶奶悄悄把家里的刀片都藏了起来,并领着孙女再次找到章依文。

孩子确诊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更多人管这叫“多动症”,殊不知,冲动仅仅是它的一种表现,更棘手的状况是焦虑。

先天的情绪调节障碍与后天的家庭变故是这类心理问题的联合“触发键”。欢欢出生没几年,父母就因种种原因没法生活在一起。奶奶说,欢欢随时会发病,不是打自己,就是打她,边打边喊:“奶奶对不起!奶奶我是不是真的有病?”

一家子跟亲戚也断了联系,章依文成了这个家与社会的唯一联系。

“医学上对这种情况有药物控制,但可能不足以帮助这个孩子面对家庭的压力、同学的眼光,因为很多问题不是在诊室环境里发生,而是在学校和家庭环境里出现。”章依文开始联系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的心理老师王慧一起对欢欢进行干预治疗。

章依文还说服家长让欢欢去上兴趣班。“比学习、比家庭,她都比不过人家,就让她去唱歌跳舞吧,让她从中获得自信。”

从二年级起,欢欢每隔两周到一个月要去医院配服帮助控制调节情绪的药品,为了不影响学业,很多时候是奶奶代表欢欢来配药。也是从这时起,章依文开始在处方笺上与孩子对话:“开学了,保持期末考试时的干劲,期待你更大的变化。”“调查表格不针对你,别在乎!”“好好跳舞,唱歌,这是你的优势!”“学好英语,今后有用!”医学上管这种不开药的口头处方叫“行为处方”。

“医教结合”让孩子长出抵御风雨的“翅膀”

医生的几句话能有多大的力量?奶奶记得有次孙女发病,把章依文写的处方撕得粉碎。看着孩子发病,奶奶感觉,这病是往前走十步,再倒退七八步。

第二天,欢欢好了,拼命想把章医生的处方笺拼起来,但太碎,拼不起来了。这以后,她再没撕过章医生的处方笺,而是把它们贴在家里阳光最足的地方,每天看看。这一张张纸片仿佛在说:孩子别怕,我陪你。

“这病不治疗的话,对家庭来说简直是灾难。”章依文说,这类行为发育问题如果在童年时期没获得有效干预,危害很大,因为它会影响学业,导致这类孩子接受教育程度偏低。

这些年,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切入口,章依文与金星明教授推动“医教结合”,他们走进学校,培训老师,希望更多人能意识到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困难,一起来研究如何帮助他们。

欢欢在一点点改变。她发病的间隔长了,在艺术舞台上也找到了另一个自我。拉丁舞铜牌、国际童画创意联赛个人书画类金奖、民族民间舞一等奖……奶奶收集着孙女的每张证书。

章依文陪伴了欢欢十年,她的诊室里,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数据显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为5%,社会对它的危害认识还不足,很多家庭还处于迷雾中。章依文说:“我们不能说一定能治愈孩子的心,而是要让这些孩子现有的功能发挥到最大,让他们不错过教育的机会,长出抵御生活中的种种风雨的‘翅膀’。”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