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上海女医生之手 《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记录自然之美

2017-02-16信息快讯网

出自上海女医生之手 《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记录自然之美 -信息快讯网

 

《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

 

青简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出自上海女医生之手 《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记录自然之美 -信息快讯网

出自上海女医生之手 《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记录自然之美 -信息快讯网

墙上的窗(夏至)

 

出自上海女医生之手 《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记录自然之美 -信息快讯网

 

柿子红了(白露)

 

出自上海女医生之手 《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记录自然之美 -信息快讯网

 

炊烟(大寒)

 

出自上海女医生之手 《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记录自然之美 -信息快讯网

 

寒来暑往,风物各异。在千山万水的细节里,寻找时间更迭的痕迹。

讯 辞旧迎新,时间流逝,每一年的初雨、初雪提醒着我们一个又一个季节走过,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去感受那万物经历四时变化的些微痕迹呢?去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 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天一组“最美二十四节气图”便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令人惊讶的是,这套唯美的照片并不出自专业摄影师,而是来自上海的一位女医生——青简。青简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没学过专业摄影和PS的她,凭着自己发现美的双眼,加上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平日朝九晚五的工作之余,用镜头记录下传统岁时节序里的蕴意,呈现出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落花、每一寸山川中的独有的东方美学。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最新推出的《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是青简的散文、摄影集,作者背上背包,拿起相机,行万里路,记录下来的中国南北各地的二十四节气美景。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 统称“二十四节气”,以此来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从一粒沙中能看到所有山川,从一片叶中能感受整个春天。时令的变化影响着农耕劳作、日常生活和所有的尘土山川,所有的事物依此变换轮回。

“在这个时间仿佛越来越易逝、季节越来越模糊的年代,不知从何时起,节气的话题开始那么受人关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它们像一个个蛰伏的小动物,似乎从来没有远离过,只是沉睡在我们身边,一旦你迈出寻找的脚步,就会被轻易惊醒,然后带着花开叶落的明朗颜色,与水涨云消的清新气息,扑进你的怀中,等待一场久别重逢的宠爱。”

在那些感怀背后,其实藏着我们对故土的追忆,还有对传统生活方式日渐式微的感怀。二十四节气绝不止有气象或时间刻度上的意义,它还是我们对文化的传承:清明要踏青祭祖,芒种开始耕种,立秋收获瓜果,冬至祭祀消寒……

全书一共分为24章节,以节气的顺序,写了24个地方的景致,每篇文章都配以数张记录当地风物的摄影图片。有惊蛰时樱花烂漫的大理,有小暑时呼伦贝尔草原爽朗的夏季,有白露时节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也有大寒时节仿佛天地白头的东北林区……精选了160余张记录各地风物的摄影作品,给留恋传统岁时节令、热爱自然、懂得生活的读者细细品赏。

为了记录中国从南到北不同区域的景致,青简花费两年的时间走遍祖国南北。为拍摄“大雪”节气的照片,她在雪地徒步15公里,翻山越岭,多亏同行驴友的帮助才坚持下来。

每一张绝美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作者独有的故事和感悟:“在上海南汇乡下,有个叫下沙的小镇,会做一种传承已久的点心——下沙烧卖,它以当季新鲜春笋、瘦肉和秘制猪皮冻为馅料,包在手擀的薄皮里面,吹弹可破,一咬满口生香。那时候,还没有人会用冬笋替代春笋做馅,所以谁也不知道,每年早春二月的哪一天晨光里,下沙老街上会飘起第一笼烧卖的香气;又在五月初夏的哪一场大雨后,曾经人头攒动的烧卖店只剩下铁将军把门。即使是下沙烧卖的传承人,也说不上明年什么时候会再售卖,因为这一切都取决于春天什么时候带着春笋来到人间。”

作者简介

青简,本职医生,准专业摄影师,行走与书写的爱好者。她之前拍摄的一组“二十四节气图”摄影作品网上疯传,被赞为“美得让人窒息”,曾被知名摄影网站评为年度最受欢迎组照。文字及摄影作品曾发表于多家媒体,并著有个人摄影散文集《江南》及《梦里水乡》。

链接

新书试读

立夏:苏园

黎明伪装成一种鸟声,把你从夏天里惊醒。温柔清凉的吻那么短暂,阳光的脚步迅速雀跃起来,出门就能和它撞个满怀。五月开头的日子,连从树叶间露出的斑驳也总是悸动不安,酝酿着即将盛大的热情。很多次落花之后,土地开始变得丰厚起来,春天的影子并没有淡去,只是融化成每一颗会在正午前消失的露珠,或者在没有消失前被路过的蝼蝈喝了,鸣叫成一段有着透明光芒的白日梦。当我有点累,有点倦,有点痴狂,有点想你的时候,我就要去苏州。戏文里唱得好:“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到园林也没什么,最无奈是等我终于有空到了园林,才发现春色已逝。

要是去苏州,我会住钮家巷的平江客栈,虽然更富贵雅的花间堂探花府与更接地气的明堂青旅也都住过,却偏爱这座四路四进的江南民居。昔年的方宅与董氏义庄,平江路上第一座以客栈为名复活的老宅,在如今林立的精品酒店中反倒显得落寞,却正合了我心。我爱它逼仄少人的小院幽径,爱它疏于打理的花木深深,连会透风的格子窗,和关起来吃力又作响的木门也爱。

有雨的时候,看檐牙跌落细密的水滴,乱入空园花叶泣,闲敲黛瓦客心惊。可这惊大多也是惊喜的惊,又下雨了呀,想来晚上能伴着雨声做个滋润的好梦。雨是新的,晴是新的,晨曦与暮色被擦拭得闪亮,天空与大地之间的日子每天都鲜美多姿,连古老的屋檐也振动着翅膀。这个季节进入夏天的姿势是站立着的,它立得那么轻盈,以至于像是将要飞翔。一个天井之隔,便是熙熙攘攘的平江路,现下是不能去了,第二天放晴,逛园子才是正经事。

五月头上,园子里的绿意已深。木香与蔷薇虽然缀满墙头檐上,却已呈颓势,盛极之后的花叶懒散地垂在枝间,早就不堪细看,不消几番风雨,便是落红满地了吧,就好像酒到酣处,痛快了,接踵却是无限怅然,几许悲凉。苦楝倒是热闹,细花开在细叶上,颜色紫灰,像陈年米粒般不起眼,树下捡起放在手心,花蕊却是深深的血色,有不甘褪去的颜色与香气。二十四番花信风,至此方歇。该是榴花照眼的初夏尚在酝酿中,春花就来不及谢了,太匆匆,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大约就是说的此刻。芳菲其实未尽,不过沉默片刻罢了,之后的夏花有时比春花更明艳。

每个园子都缺不了水,碧沉沉的鸭头绿,和春愁一样颜色。那些惊不起波澜的静水能包容旅人们所有的疲惫不堪,等到离去时,再还他满身的清凉无碍。游廊、画舫、亭榭的背阴处总能见到小憩与打盹儿的游人,湿热未起,趁着还有午荫的时节,做个赏心乐事的美梦。依稀不是梦,是真有吴侬软语传来,循声走去,花厅里一男一女,一把琵琶,一把三弦,低吟浅唱的是《枫桥夜泊》。蒋调的醇厚韵味,在半梦半醒的午后,把时光裹上了旧的味道,惆怅近乎停滞,心里的喜悦却像丝绸一样柔软而舒展。

走在园林中,不会遇见意外的惊喜,但总能浮现会心的微笑。也许是一声画眉的婉转,可能是一朵花开的笑颜,更或者只是一时风过的水光云影。但无论是什么,苏州都不是让你大快朵颐的英雄地,而是一个需要细嚼慢品的温柔乡。良辰美景皆是你,园林太美,春光又太短暂,衬得哪里都如断井残垣。

若你也想去,我建议一大早先赶去艺圃。虽处巷陌深处,需坐公交再转步行,非诚心之游人不可得,却有着简练开朗的气质,毫无繁琐堆砌的矫揉造作之感,不愧是我的最爱。暮春时节,还能遇见“满架蔷薇一院香”,看完也别着急,与延光阁里喝茶的老伯打声招呼再走。走不了几百米便是环秀山庄,小小园子也是仗着叠山大师戈裕良的手笔才敢称山庄,其旁的王鏊祠如今成了刺绣博物馆,虽是闺阁之物,几幅沈寿的绣品倒也不辱没文渊阁大学士。出门沿着景德路前行不久,右拐是马医科巷的曲园,也是俞樾故居,一座住宅与园林浑成一体的小园,勺水卷石,别有雅趣,在半亭里可以歇脚观鱼,绿枝不出墙,留待主人赏。只是几度沧桑,主人早就音问杳然。逛完曲园已近午时,正好去嘉馀坊的同德兴吃一碗枫镇大面,用肉骨、黄鳝骨、虾脑、螺蛳肉等鲜物吊成的白汤只有在五月初才能尝到,绝对是一年一度不容错过的舌尖盛宴。吃饱了走上几步,就到了怡园,也是个玲珑别致的去处,因为建造的年代最晚,算是博采众长。走得有点儿困了,就找个僻静的长廊假寐少时,游人鲜至的园子,风来叶落,花开鸟鸣,都恍若独享,哪怕是片刻的春梦也好。乘着天色还早,再坐车回平江路,耦园就藏在仓街小新桥巷,一宅两园的布局只此一家,驳岸码头有摇橹船陆续归来,即便摇着空船,老伯们兴致来时也会哼上几句小调。听橹楼上可别坐得太久,人道耦园亭榭好,独身无奈怯黄昏,这座沈氏夫妇偕隐的园子还是不宜独游,既近黄昏,不如归去。

四大名园之外,我更爱这些略少知名的小园,何况如今园林大多也不是它的本来面目了。造园这种本该是建筑师大展身手的地方,却在明清之际朝着两个迥然不同的方向渐行渐远。或是沦为商人们堆砌造作的炫富作品,或是成了文人们寄情遐思的避世之地。在汉宝德先生看来,理想主义与现实的冲突,造就了这些园林,也造成了明清江南“没有产生真正的建筑师,也终于没有发展出系统的建筑学”的遗憾。

《长物志》中“用一块石头造成‘太华千寻’的感觉,用一瓢水造成‘江湖万里’的气势……若不是有精神病,则必然是做白日梦”。可是晚明那样的社会,若没有建筑学也无甚大碍,没了白日梦可教这群心窍玲珑的文人如何去面对残酷现实,去抵挡精神的摧残甚至文化的洗劫。从环境设计角度来看,《园冶》里提到的“物情所逗,目寄心期”固然虚幻,“因借无由,触情俱是”也是胡扯,可是从山林到城市,计成想教给人们的,除了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居住的园林,或许还有如何构筑一个历尽风尘后仍可栖息的心境。毕竟先要在乱世中保持尊严地生存下去,有人,才有园。

即使在今天,如果要择一城终老,我想会是苏州。小时候格外喜欢杭州的青山碧湖,年纪越大,愈发觉得苏州的粉墙黛瓦更有一种不动声色的韵味,仿佛看厌了湖山之后,只想在巷陌园林里简单生活。这样的时光安然静好,岁月无声胜我多语。

来源:新浪读书、凤凰读书、当当网等

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名录 能唤回曾经的诗意生活吗?
上海人快看!2017春节各大快递公司停运通知
《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全景记录冯先生近百年人生历程
上海推广电子警察新功能,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被抓拍318起
2017年上海春考成绩1月25日20时公布 登陆东方网可查分
上海市市长、副市长最新分工公布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推出淞沪抗战爆发系列纪念活动
上海菜市场里的腌腊年货 每家都有自己秘诀
“动车医生” ——春运高峰探访动车运用所的机械师们
感受都市里的蔚蓝世界 国内十大海洋馆推荐
新天地里的双语学校|康德今年要招六年级
我们欠缺的到底是美国教育里的什么东西?
医生创业,做令人感动的医疗
地铁18号线“南北通多换乘” 建设又有新进展
美参院废除奥巴马控枪法案 数万精神病患或可拥枪
上海天气:明天有短时小雨,最高温降至12度,周日升回17度
上海女性求职信心普遍高于男性 育龄期除外
上海为企业“减负”获实效
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年延长会期
实体书店拓展上海书香版图
航拍记录2017第一失败求婚:男子数百盒保健品摆520遭抢
走近丹麦八大古堡 穿越童话里的奇妙世界
晚期病人如何度过最后时光?外科医生办读书会倡导人文关怀
二年级男孩作文"我的石头医生爸爸"朋友圈热传
顶尖“洋医生”受聘沪上公立医院
记录纯正乡音 留住美丽乡愁
租车先查交通违法记录 有5起未处理将扣行驶证
小学生作业里的爆笑答案,老师看一次笑一次!
医生隔着处方笺对话:孩子别怕,我陪你
总书记惦记的“家庭医生”,你想不想要?
盘点上海周边江南烟雨地 这个春分时节才更美
出入张江更便捷 浦东未来新增两条南北向通道
今日5时51分迎来“小暑”节气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