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课程”进入学生课表 “串门”授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本报见习记者 朱颖婕
语文课上,生物老师担任“助教”;物理课上,音乐老师粉墨登场……在黄浦区卢湾中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科壁垒被打破,近20门由各科老师互相“串门”授课的“无边界课程”,已进入学生的常规课表。
讲解古诗词不仅讲情怀,还要讲科学
“描写秋天的诗词有哪些?”八年级语文老师陈思新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引导学生感怀古人伤秋悲秋的情绪后,他再次发问:“为什么叶子会在秋天由绿变黄、变红?”正当大家疑惑不解时,坐在后排的生物老师徐静站了起来。接下来的时间,徐老师指导大家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素,并探究叶片失绿的原理。在这充实的40分钟内,学生不仅学会鉴赏诗词,还了解了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陈思新提到,古诗词常常寓情于景,而“景”大多与一些生活现象有关,如天气、月相的变化等,其中暗藏物理、化学、地理等知识。语文老师主要关注诗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但实际上,如果学生缺乏对“景”的正确理解,会影响他们对诗词的整体把握。在他看来,科学教师“加盟”语文课堂,能够打通文本世界、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令学科知识不再单一呈现”。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了文学想象和理性思考的综合学科视角,从而可以全面、整体地认识事物。
让“纸上的历史”更鲜活丰满
穿着汉服举行一场“祭祀仪式”、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完成“测试金属活泼性”的化学实验———光看这些教学内容,你能想象这其实是一节历史课吗? 据这门课程的策划者之一、历史老师刘梦图介绍,原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司母戊方鼎”的相关知识。但有一回,几个学生在课上提问:“青铜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器物上的文字是什么意思?”一下子把他问倒了。“教育的意义就是解答学生的疑惑,让他们追求真理。”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所欠缺后,刘梦图向化学老师顾陈浩、语文老师李莹莹发出邀请,一同设计一门“历史+化学+语文”的“无边界课程”。
如今在这堂课上,“司母戊方鼎”不再是课本上的枯燥知识,在顾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见到了青铜的“真身”,而且学会了如何通过实验,分辨青铜和黄铜;而经过李老师的补充讲解,大家对青铜文化和钟鼎文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一个孩子在课后激动地说:“原来青铜不是‘青’色的,它本来就是金色的!”
“串门式教学”助师生成长
过去,传统的课堂只有一个教师,学科之间往往泾渭分明,缺乏教学互动,而学生们学习的知识过于零散,无法融会贯通。校长何莉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应该突破教学空间的限制,构建能将课内外知识进行交融的渠道,以便使最新的信息进入课堂。“无边界课程”因此应运而生。
何莉介绍,目前在卢湾中学,各年级教师每个月至少有2次“无边界课程”教研活动,由不同学科的老师自行讨论整合的可能性。她坦言,其实这种“头脑风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老师们需要先识别出各学科之间的整合点,然后了解每一门合作学科的基本背景、内容,最后设计富有趣味性和连贯性的教学流程,这是个很大的挑战。但这样一来,不同学科之间形成了积极的碰撞和观照,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精神,还能够让“术业有专攻”的老师们发现跨学科交流的益处和乐趣。不少老师笑称,用多种学科思维推敲问题已经成了他们教学和生活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