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在“时代音画”中解码中国文化

2017-03-29信息快讯网

 

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在“时代音画”中解码中国文化-信息快讯网

课堂上,上大音乐学院教师王思思与同学合作,演绎名曲《茉莉花》,从民歌流传的角度探讨家国意识、民族认同。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这是一节昨晚在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音乐厅里开讲的“思政课”,没有走进课堂,你真无法想象,如今的大学里,“思政课”可以这样上———

《茉莉花》《多谢了》《木兰从军》《好日子》……课程伊始,学生们看到的是一份演唱会的曲目表。视频带着学生们回到2006年:中国歌唱家在美国肯尼迪中心举办独唱音乐会。“这四首开场曲目,传递了怎样的文化含义?”曲终,老师话音刚落,学生就说出了其中掩藏的文化密码:漫溢全场的“中国元素”!

于昨晚全新上线的上大通选课“时代音画”,对校内师生们来说,既新鲜又熟悉。这门课,脱胎于上海最具人气的通选课“大国方略”,通过音乐、美术等文化作品,引导90后大学生读懂中国、感受时代,形成家国情怀,这是上大探索全员育人、在通识课程领域启动“课程思政”教学转型的又一举措。

展示“鹅卵石”,讲述“大河”的秘密

在“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音乐如何革故鼎新? 中华民族危亡之时,艺术家如何唤醒中国魂? 步入新时代,我们如何奏响“红旗颂”? ……“时代音画”课程每节课的主题看似讲授音乐等文艺作品,实则鲜明地扣住了时代进程中的中国主题。

昨晚第一讲,在给学生介绍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时,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时代音画”课程策划人顾骏打了一个比方:这门课程上将作重点介绍的音乐作品,都像是一块块美丽的鹅卵石。“这门课不但要向大家介绍美丽的’鹅卵石’,更要同大家一起,解析其中埋藏的‘大河’秘密。”顾骏说。

很多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作品,有的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有的记录着近现代史上中国从落后挨打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这门课程,我们不只是带着学生听歌、看画,领略艺术作品的目的,更是让他们感受到时代进程中的中国。”

为学生定制的“中国课”,开一门火一门

随着昨天“时代音画”开讲,曾经备受学生追捧的通选课“大国方略”,将步入“四重奏时代”。学生课表上,于2014年首推的“大国方略”课程、2015年延伸的“创新中国”课程、2016年的“创业人生”以及当下的“时代音画”,都将接受学生用脚投票。

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策划人顾晓英告诉记者,在上大,这组“大国方略”系列课程都是学校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果,是为90后大学生度身定做的“中国课”———每一门都是“思政课”。目前,这组课程开一门火一门。在学校,甚至已经催生出了追着“大国方略”系列课程走的“选课族”,以及选不上课程、只能来蹭课的“地毯族”。

据悉,“大国方略”迄今已开课7学期,每学期180人选课,在人文类课程的学生评教中名列前茅。“创新中国”推出时还同步制作了慕课,目前已在全国200多所高校推广共享。“创新中国”连开4学期,大类学生评教理工通选课中排名第一,刚刚过去的寒假冬季学期,全校通识课排名第11。第一季的“创业人生”课程,在大类学生评教所有通识课内排名第3。

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都可以用于思政课教学

谈及“时代音画”的开课背景,顾骏告诉记者,教学团队在设计这门课程初期,之所以灵光一现,想到可以调集校内艺术教育的资源,在“课程思政”的探索中引入音乐、绘画等作品,就是受到慕课制作的启发。

“思政课要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必须要有画面感,要眼前更亮,耳边更动听。”顾骏说,追溯艺术的历史,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艺术最早都是用于对人的教化。而今,大学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教学手段必须有所创新。

按照上大授课团队对“时代音画”课程的设计,这门课虽然隶属于学校“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通选课板块,但授课内容和形式,都将与大学生的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形成教学互补。

在上大,从“大国方略”到“时代音画”,一场全新的教学实践正在推进之中: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教育引导,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构建多维立体化综合性大学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刘兰芳委员:发展传承曲艺讲好中国故事
哪个更学霸?成都高考机器人通过中期评测,日本“小东君”却弃考东京大学
中国最“难考”的大学,上所名校到底有多难
同济大学首开人文素养课《科学、文化与海洋》,汪品先院士领衔开讲
为什么日本孩子没有自己的学习房间?原因值得中国家长反思…
旗舰店上海亮相 维密大秀到底有没有可能在中国上演?
生活除了远方,还要有诗:记中国诗词大会参赛选手、上海商学院师生,钟乐、崔萌萌
“无边界课程”进入学生课表 “串门”授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徐沛东:文艺创作应该紧扣时代脉搏
最新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百强出炉
新生大学:怎样制作一份高水平简历?
【每周一书】《变革与习俗:我们时代面临的挑战》
中铁上海局:在“大环保”的时代背景下,借力培育环保新板块
大剧院将为学生定制艺术课程
解密兰考之变
张先衡、宋忆宁、许承先联袂主演原创话剧《家客》
美或提高投资移民门槛 投资移民中国人将减少
汇总上海高中国际课程班招生计划
不还钱毁名誉,女大学生借钱买化妆品遭债主报复
上海女大学生卖卵20颗获25000元报酬 秒换iphone7
美国对中国铝箔发起“双反”调查 商务部回应
中国9条绝美公路 一路上看山看水好不惬意
中国学生最易说错的15句英文 你家宝贝中招了吗
美国的大学如何遴选院长
《时代楷模发布厅》:中宣部授予徐立平“时代楷模”称号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 谁动了大学生的生活费?
大学生消费钱花哪了? 调查:存追时髦爱面子等现象
伊坂幸太郎《金色梦乡》兄弟篇《摩登时代》出版
伟大大学都在自己的时代新兴创新
时代呼唤更多大国工匠
上海高校形成360°思政课“德育合力”
新高考时代:“3+3”不等于6
课程在哪里,诚信教育就在哪里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建立体育评价机制 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
沪上高校构建全课程全师资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
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大思政格局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