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仰协建议:建设临终关怀医疗机构服务体系

2017-03-09信息快讯网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它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成都市委主委仰协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促进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建议》。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临终关怀是一个节省医疗费用的有效照料方法,是解决濒危病人家庭照料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份建议指出,随着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的背景下,通过临终关怀方式解决老人临终阶段的生活照护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不过,建议也指出,目前对于临终关怀,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发达国家有70-80%的老人享受到了临终关怀,而中国99%的老人没有享受到类似的社会关怀。

从医院的角度来看,条件相对较好的医院,既受限于自身医疗资源紧缺,又怕影响医院的效益,对于临终事业缺乏积极性。而条件相对较差的医院,虽然有积极性,但苦于国家对于临终事业没有相关的政策出台,特别是临终事业的性质是定性为公益性还是盈利性,他们无法开展相关工作。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仰协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设临终关怀医疗机构服务体系。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参照国务院2011年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切实落实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而的责任,维护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按照不同地区人口死亡率,合理规划临终关怀机构的布局、建设标准、规模结构、床位数、卫技人员的准入标准,以及基本条件和职业要求。

二是加大临终关怀经费投入力度。应立足把临终关怀视作人的基本权利来对待,高度关注并加大临终关怀事业的经费投入。建立起相应的基本建设投入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在资金来源上,可以将临终关怀纳入医保范围,争取最大限度的社会支持,改善现有的临终关怀机构的医疗设施,营造良好的医护环境。此外,可以通过政府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慈善人士的捐助,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经费问题。

三是建立临终关怀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强临终关怀学科建设。2006年卫生部门已明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建立临终关怀科”。临终关怀的人才教育、培养、培训应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同步进行。临终关怀学科人才培养参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并加强临终关怀的理论研究,指导实践。

加强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技能的培训,树立科学的死亡观,即尊重生命的神圣性,也不勉强延续生命,从而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好地为临终患者服务。对在校医护学生,开设死亡教育、临终关怀等相关人文课程,以适应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四是积极地开展全民生死观教育,形成临终关怀的新理念。引导临终患者及家属正确地认识死亡并坦然地接受死亡,及时地调整心态,使临终患者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途。大众传媒应付起教育社会大众正确的死亡观念的先导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宣传工作。

五是发展临终关怀志愿者服务。要提高志愿者数量、保证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使公众参与到临终关怀中来。逐步将大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尤其要在医学院校倡导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精神,这是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一个良好途径。

来源:澎湃新闻

宋丹丹母亲凌晨去世 临终前母女二人一直拉手
医生创业,做令人感动的医疗
给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的18点建议,非常实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
晚期病人如何度过最后时光?外科医生办读书会倡导人文关怀
提供“一对一”服务 网约导游国内兴起
崇明生态岛建设确立26个重点项目 将建轨交崇明线
启东对接服务上海投资环境说明会在沪举行,逾360亿投资启东
应勇会见了英国伦敦金融城市长,通过金融中心建设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创作——舞剧《戈壁青春》在沪连演
韩正:举全市之力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使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上海市委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对专项民主监督意见建议
朱国萍代表建议:友善管理,让新生事物健康发展
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启动
俞敏洪:取消英语考试的建议仓促且鲁莽
悦读 | 奥巴马写给女儿的信,这17句建议实用又优美
中国是不是隐藏了7000个梅西?政协委员许家印回应
永远消失!马耳他著名景点“蓝窗”坍塌
上海市消保委消费维权志愿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接孩子"难题上两会 政协委员呼吁:抓好课后服务
建言政治建设和统战政协工作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政府“送菜”和群众“点菜”相结合
王梦恕代表:百年京张铁路正在拆除 建议保留建遗址公园
京沪高铁嘉定段绿色廊道启动建设 预计2018年底全建成
朱军:建议建立全民DNA数据库实现“互联网+打拐”
7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公共地下空间尽快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
沪苏湖铁路今年开工建设 未来湖州到上海不到1小时
沪苏湖铁路今年开工建设,上海至湖州只需1小时左右
民间平台探索成果转化“精准服务”
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度居首
敲黑板!2017年高考志愿怎么填?专家这样建议
新SAT阅读:四个阶段的规划建议(附书单)
以新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为非重点大学学生进入数字医疗产业开“绿灯”
雄安新区将配套什么水平的医疗教育资源?习近平一句话指明方向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医疗照片
“中国心”高端医疗器械赢喝彩
殷殷关怀暖香江 高瞻远瞩展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香港发展纪实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