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民族之魂讲好中国故事

2017-03-11信息快讯网

中国神话故事中天地人的关系有别于西方创世纪的宇宙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与我们当今提倡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这种胸怀和气度支撑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文脉。  ---施大畏

“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面向当代、走向世界,这是今天我们文化人的责任。”走在寻根之路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主席施大畏的步伐稳健——由他牵头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启动一年多,首批18本由知名画家创作的连环画作品下月就将出版发行。

“对内,大画家们俯下身来创作‘小人画’,用画笔为中华民族铸魂塑魂;对外,这批代表中国动漫学派的作品即将‘走出去’,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施大畏告诉记者。

神话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何处? 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施大畏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创作 《大禹的故事》 开始,他便一头扎进上古神话的长河中,并不断梳理其核心内涵。他说,女娲补天,意在庇佑天下众生;大禹治水强调用“疏”,体现先民们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科学意识。中国神话故事中天地人的关系有别于西方创世纪的宇宙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与我们当今提倡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这种胸怀和气度支撑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文脉。”施大畏说。

施大畏认为:“神话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蕴含着民族最初的哲学思想。它不仅能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内涵,还能担当国际语境中具有说服力的开拓者角色。中国神话与西方希腊神话对接,能让世人对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达成共鸣和肯定。”

努力形成动漫绘画的中国学派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 意在从神话中“寻根”。目前,已对中华民族约120个神话故事进行了文本梳理,从中选出30个故事进行连环画创作。“《盘古开天》《伯鲧献身》《补天理水》《伏羲创八卦》 ……”施大畏如数家珍地说,“这些‘小人画’大有来头,作者既有冯远、罗中立、韩书力等艺术大家,也有年轻的动漫创作者,大家在创作中互相启发,努力形成动漫绘画的中国学派。”

据悉,“工程”首批作品已被送进小学课堂,倾听孩子和家长们的意见,完成最后的修改。力求在公共教育中起到启示作用,让妈妈和孩子一起读懂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文化自信要有国际视野,有学识、有担当、有能力

“到今年6月,30本连环画将如期面世,除了给孩子看的‘小人书’,还将出版针对‘80后’‘90后’的美文美书和面向专业研究者的学术著作。《禹神治水》 电影剧本初稿已经完成,未来还将用舞剧、交响乐等形式,织就一张创世神话的立体大网,将这些文化产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以接地气的方式传递给青少年,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文化之根。”施大畏向记者一一细数他的工作。他同时透露,下一步,这批中国动漫还将赴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展出。

“文化自信要有国际视野,有学识、有担当、有能力。”施大畏总结道。除了推动文化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施大畏还有一个心愿未了:“我曾经赴山西某贫困县的希望小学调研,发现那里的孩子除了课本没有任何课外读物。我感到很心酸,希望能将这些连环画送到最偏远的乡村学校中去。”(本报北京3月10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