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绣花针”能“绣”出精细的超大型城市

2017-03-13信息快讯网

 

怎样的“绣花针”能“绣”出精细的超大型城市-信息快讯网

9号线漕河泾地铁站附近,各类共享单车停放有序,方便市民取用。袁婧摄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治理改革。这是这些年上海城市管理的路径之一。

改革,对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来说,意味着要不断提升适合超大城市特征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超大城市管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必须由世界级城市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把城市精细化管理比作“绣花”。他还对上海提出了新的希望: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

这意味着,要不断深化社会治理能力,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依法治理,解决顽症难题;要智能化治理,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创新,补好短板,形成常态长效,使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要发挥各方力量、全社会活力、与群众多商量,强化党建引领自治共治,培育扶持社会组织,最终让群众得实惠,解决急难愁问题,也形成长效的全方位运转机制。

上海故事

且看政府、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如何共管一辆单车

当“四股线”一起穿进了“绣花针”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下午两点,午饭之后的打卡时间。外出觅食的白领们纷纷“归巢”继续打拼。徐汇区虹梅街道网格巡视员秦荣也开始“披挂上阵”了———任务之一,“扫街搬车”。

宜山路上,看见一辆被“荒”在路边的共享单车,秦荣立刻搬起车,推行至不远处桂果路上的“散兵游勇”汇集点。所谓“散兵游勇”,即马路上乱停放、且距离规定停放点相去甚远的共享单车。停好车,他拿起手机,在某个微信群@了某单车公司车辆管理员,让他及时前来收回车辆,重新投放。

徐汇区虹梅街道,漕河泾开发区核心区落户于此。辖区面积5.98平方公里,除居民以外,这儿还有十万一直在“赶集”———如潮水般涌进涌出上班、下班、觅食的“漕男漕女”。自去年4月,摩拜将第一辆共享单车投放在徐汇区后,有着漕河泾开发区的虹梅街道一直是“用车大户”。

有数据显示,以摩拜为例,从共享单车投放总量和活跃度来看,徐汇区绝对在中心城区稳坐“第一梯队”。值得咀嚼的是,在这里,共享单车的“友善使用度”和“潜能开发”都得到了“高分”。

徐汇区交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共享单车是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一种,应根据出行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更需要市民、企业、政府共同参与规范化管理,“绣花”般的城市管理,才能破解阶段性矛盾,进一步提高整体出行效率。

政府主动拥抱创新结下善因

摩拜诞生之初,徐汇区政府主动与其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开放数据,推动建立智能共享单车发展模式与管理标准。政府的意图明确:以共享单车助推绿色慢行交通样板城区。

依托合作,由共享单车企业提供车辆起讫点数据以及骑行线路数据,以便政府科学设置区域共享单车停放点;而政府也将依托来自单车公司的大数据助力规划城市慢行系统,进而反馈企业。比如,哪块区域自行车利用率更高、哪些地方停放时间比较久、甚至哪些骑行路线更受市民青睐;科技园区与居民小区的自行车投放标准、数量与范围如何才能更加合理……徐汇区还督促企业联合移动、电信等部门,研究车辆的蜂窝物联网精确定位技术,实现车辆停入地下车库仍能找寻,打破现有共享单车只能路侧停放的限制,进一步释放道路空间;尝试实现道路停放点内才能关锁的制约,进一步研究对骑行者的奖惩措施。

以虹梅街道为例,借由企业提供的专业数据,相关政府部门规划设置了全长3-4公里的停车区域,同时结合轨道交通站点,设立了11个有站牌的推荐集中停放点。

交互的数据,使车辆的投放管理有了更精准的基础。

社区宽容接纳建立管理机制

单车来了!

有一段时间,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蒲亚鹏一直默默承受着来自各个居民区书记的“吐槽”。

一夜之间涌进那么多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不少居民区书记的第一反应:怕。怕来不及管,怕乱了分寸。

蒲亚鹏给了自己一段观察时间。慢慢地,他看出一个“好苗头”———共享单车来了之后,地铁站的“黑摩的”明显减少。于是,再听到吐糟,他就这样给人家宽心:“可以试着把共享单车当成公共产品看待,它们确实也行使了公共交通的部分职能。给它们多一点时间。”

在宽容接纳的同时,虹梅街道也在管理上做足了支撑,与单车公司实行管理的联动机制:一方面,主动与单车公司协商,在开发区合理布局停放点;另一方面,要求网格巡视员及时发现乱停放等不文明使用行为。对于那些在“白线”附近的单车,巡视员随手帮忙归位,对于散落在各角落的“散兵游勇”,统一收到桂果路集中停放点,通知公司集中收回。

网格巡视员和街道相关管理人员、单车公司建起了管理工作微信群,发现问题,拍张图,直接上传就好。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协调、解决问题。

在区交通管理中心牵头下,这样的街镇-企业联动机制和单车管理微信群已覆盖全区多个街道。

社会组织加盟“把平行线拉成交叉线”

在虹梅街道,有一个以服务青年白领与周边居民为主旨的社会公益组织虹梅庭。一直以来,虹梅庭成了园区白领及周边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共治的有效平台。不仅首创了白领青年动手美化居民社区墙面的活动,也将社区综合服务站点开放给附近的青年人。

今年4月,虹梅庭即将举办一场角色互换体验活动———园区白领与共享单车企业、街道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角色互换,白领将走上街头,在路面巡视、管理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而管理人员则骑着单车在园区里兜一兜、转一转,体验骑行的环境友好度。

让管理者了解使用者,让使用者了解管理者,“否则,二者永远在两条平行线上走,没有对话,没有交集。”虹梅庭相关负责人曹蕾解释,互换体验活动可以将原本的平行线拉成交叉线,让大家都能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从不同维度收集对于城市管理的建议。

城市治理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痛点。痛点的存在,就表明不同主体在公共空间的参与度上还存在缝隙。“这个缝隙,包括数据,包括彼此的了解度。”曹蕾这样分析。她认为,精细化管理,从某种程度上就是让政府、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从不同角度一起做一些管理模式的“研发”,“这就是最好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的状态”。

代表观点

邵志清代表畅想大数据基础上的城市管理愿景——

让大数据“跑”出有序顺畅的城市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很快,城市里所有驾车者的驾驶行为记录将变得“很金贵”———政府部门掌握的“个人驾驶大数据”将与车辆投保费率挂钩,危险驾驶行为少的、违章记录少的驾驶者将得到比较优惠的投保费率。目前,该大数据项目已在活跃的市场上得到两轮社会投资,进入孵化阶段。

政府掌握的大数据向社会开放,成功为市场所用,最终让市民获益,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由此得到提升———这个三方受益的例子,撩拨起众人对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城市管理前景的畅想。

且慢,这还只是一道“前菜”。

“如果将超大城市比作一个生命有机体的话,大数据所支撑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将更好地为这个生命有机体建立起一种牢固的联结,畅通有机体内外循环。”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这样做比喻。在他看来,大数据能引导特大城市管理这根“绣花针”的穿行与排布,确保整个城市的状态有序顺畅、神清气爽。

让数据“牵手”,让数据“跑腿”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超大城市高楼林立,地面车流、地下管网川流不息,一刻也不能停,必须建立一种适应特大型城市特征及规律的管理模式。

邵志清这样理解:“绣花”一样的城市管理,是一个新要求,标准也更高,既讲究总体排布,也涉及细微处的把控。它将城市管理提升到了“精细化、智能化”的新高度,而互联网大数

据信息手段,正是实现途径之一。

超大城市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形态规模深度转换,迫切需要更新监管手段。

怎么更新?

突破体制壁垒,数据共享就是重要内容。

当下,上海各级政府部门强化职能转变,主动拆去藩篱,实现了多部门合一的市场综合监管、协同监管。这当中,“让数据牵手、让数据跑腿”就是重要内容。数据显示:去年一年,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累计开放数据集近1000项,涵盖了经济建设、资源环境、教育科技等12个重点领域。全市共有45家市级委办局单位实现对法人数据的实时查询和部门业务应用,利用法人库提供的共享数据,完善内部业务应用系统。16个区基本实现了市法人库数据落地和共享使用。截至去年底,向全市146万家法人单位发放法人一证通数字证书184万张,该证书已应用在工商、税务、质监、人社、财政、住建等近30个部门的100多项业务系统中。

还有更生动的例子———全面覆盖的智慧食监和跨区联动的智慧环保。

目前,市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已有17647家食品企业注册。已建设公众查询系统(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第三方企业追溯平台、政府监管系统(网站和手机App)以及标准企业库和产品库。

市环境应急与辐射管理系统、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抓紧建设,已建立固定污染源统一编码系统,完成2000余家重点污染源统一编码;开展市建筑工程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目前已接入工地、道路、搅拌站、码头堆场等1000个现场监测点。

让每个社区成为精细化管理的“智能终端”

超大城市管理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等。经过这些年,上海已初步构筑起城市运行大数据的“四梁八柱”———城市基础设施BIM(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建成,建管委有了网格化管理平台;高标准、严格的食品安全体系,可以实现准入、执法、问责、追溯的网上流程;危化品的储存、运输、销售、物流实时管控;在环境保护、污染源等监管过程中可以实现各类信息有效接入等等。

去年以来的“补短板”行动中,交通大整治、“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河道综合治理等都用上了相关部门的大数据系统。但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要求大数据离老百姓家门近些,再近些。邵志清心目中的理想状态是:让每一个社区,都能成为精细化管理的“智能终端”。

他说,城市的精细化,民生是最直接的反映。

精细化管理、智慧治理,要求资源下沉,管理服务下沉,更要推动大数据在社区的应用拓展。目前,上海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向基层拓展,全市213个街镇基本完成了平台建设,村居工作站覆盖率超过50%,依托平台推进供水、燃气、邮政等公共服务进社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数据库建立起来。

同时,一批反映智慧治理的“新地标”开始发挥示范效应。在50个社区试点“智慧社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事务受理信息系统优化升级,全力推进“一证通用”和信息共享;智慧村庄方面,在奉贤区青村镇解放村、金山区廊下镇中华村开展“一村一屋”模式试点;与市商务委共同编制智慧商圈发展水平评估及建设指南,考一考各商圈的智慧值;形成《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2.0版本,指导30家智慧园区建设等等。

让市场活力撬动大数据应用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大数据支撑精细

化管理的“正餐”?“数据资源内外部统筹、跨界运用,政府、社会、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充满活力与创造力。”邵志清这样注解。

目前要突破的一大瓶颈,正是体制内外的协同。他设想了一个未来的场景:正在进行的交通大整治、河道综合治理,以及“五违四必”整治中,市民都可以积极参与,甚至通过移动终端上传信息,为城市管理提供更多信息渠道。

去年,围绕城市安全,上海相关部门共开放了29个数据项,内容涉及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信息安全等。此举就是为了将数据推向市场,吸引更多市场力量的参与,推动数据的更广泛运用,充分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

在去年的上海开放数据应用大奖赛上,一个获得一等奖的项目就是依托电信数据和银联数据的结合运用防范金融诈骗。还有一些吸引眼球的项目,比如通过交通数据的开放为新能源车租车点的布局、与其它公交资源衔接等问题提供借鉴,推动更多主体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

据透露,上海市经信委今年还将进一步推动大数据的市场化运用。

在智慧交通方面,将扩大数据交换范围,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整合更多信息,提供涵盖本市公共交通、对外交通和道路交通的综合性、多层次出行信息,实现动态交通、交通应急资讯等实时信息服务。支持社会第三方企业利用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在中心城区域全面推广停车预约、电子支付、错时停车等服务功能。

在智慧健康方面,将围绕居民健康卡建立针对居民的多渠道实名身份识别模式,以支付为主线,整合各类医疗服务的线上线下资源,优化现有医疗健康服务流程,构建以居民为中心的移动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平台,整合网站、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等多渠道服务模式,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惠民服务。

(本报北京3月12日专电)

委员声音

补短板需“能说会道”的观测体系

蓝闽波委员:激活数据,为施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有这样一个数据观测站。它是世界上三个基于沉浸式大数据的数据观测站之一,重点是可视化分析,在展现数据的软件兼容性和展现精度上处于世界领先。它使用的全球数据观测站显示屏,由64块46英寸高清屏幕和37台计算机组成,拼接围成了一个弧度为315°、半径6米的环形,每一块屏幕可独立显示不同的大数据处理结果图像,也可组合显示大数据图像。

这个“能说话、会说话”的大数据观测系统给了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蓝闽波很好的启发。在探寻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结合上海正在开展的中小河道综合整治行动,他建议建立以大数据应用为手段的基于河网环境污染为对象的“观测站”,促进数据的挖掘、交互、运用,让“能说会说”的数据,为政府决策、精细化施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精细化管理,要拿机制、模式说事儿

超大城市,要精细化补短板,其实是一个多维度的考量。在蓝闽波看来,既要抓源头、抓治理,也要抓科技、抓管理。

以河道治理为例,近些年中央和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整治河道,大量水清通畅的水系网络重现。去年一年,上海完成了155公里河道整治、3048公里中小河道疏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

但整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精细化管理和维护就需要拿制度、模式来说事儿。蓝闽波说,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来看,科学地发现污染源、分析产生污染的原因、观测治理效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精准治理方案等,都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监控观测数据。

水污染的来源除人为因素外,还有自然环境和气候等多种因素,这些污染的形成机制极为复杂,需要加大投入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出现,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新工具,应用方法得当,数据就能主动“开口说话”。

数据观测站可为精准决策撑腰

在进一步走访调研中,蓝闽波发现,目前有关河道的数据有一些资源,但多数分散在环保、水务等不同部门,不同区也各自有数据,但都没有很好地整合。

“水域是开放且流动着的,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光是一个点,无法概括其全貌。”目前,上海中小河道都推行了河长制,为治理行动奠定了软件基础。但是,蓝闽波觉得,还需要建立一个“数据终端”,汇集各方动态数据,随时随地监控,在变化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协调、解决问题。

数据观测站,就是一个很好的基础设施和平台。

建立河道数据观测站,可以准确检测河道每分每秒的水质情况,并实现可视化,也可以对产生的数据进行汇集,分析水网环境变化原因,预判变化趋势,进行多区域联控联治等。最重要的是,统筹起来的大数据处理得以在数据终端上充分反映,可以为政府精准决策、精细化治理提供有效支撑。

“当然,这样的观测体系,还可以推广到大气治理等多个城市管理领域。”

跨区域打造数据共享平台

蓝闽波建议,首先选择主要河道先进行试点,成功以后在全市乃至全国联网推广。

据介绍,数据观测站一般由几个部分组成:数据获取侧,即感知部分;数据通信侧,即数据的传输通信;数据处理侧,即数据存储、挖掘和分析处理;数据观测侧,即数据的可视化。这当中,涉及到传感、数据分析软件和可视化等关键技术。他建议,通过重大项目攻关或国际合作,建立地区甚至跨区域的河道观测沉浸式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支持大数据分析过程的认知模型开发和大规模高维度数据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应用,提供河道污染分析、预测,以及精准治理的数据共享平台。

对于观测体系的运行模式,他也提出了设想:数据观测站作为科学观测站,提供环境治理各种技术需要的数据支撑,可为政府部门提供数据和决策的功能;它同时也可以是一个公共管理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择第三方机构进行开发、运行;政府资金主要用于“数据观测站”的示范应用;运营维护方则可以通过服务以及衍生技术转化,合理收取费用,补贴平台的运行。

(本报北京3月12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