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建设 将加大优秀教师统筹

2017-05-02信息快讯网
上海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建设 将加大优秀教师统筹-信息快讯网

眼下是招生升学季,市教委主任苏明27日走进电台《民生访谈》节目时表示,上海着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改变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方式,加大集中教学;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给基础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变化。请听东广记者刘康霞的报道。

这几天正是民办中小学网上报名,从2016年的招生数据看,全市16万的小学生中,有93.9%的学生在公办小学就读,仅有6.1%的学生上民办小学。苏明表示,要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上海积极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建设、打造“新优质教育品牌”,到今年3月底,全市已建成学区和集团151个,覆盖学校837所,新优质学校380所,接下来还将继续加大优秀教师统筹力度。

[对于上海的义务教育学校我们制定了一个基本标准,就是每一个学校都有一个高级职务教师的配置,小学至少有一名高级职务教师,初中有5%的高级职务教师。从区域来讲,有四个区已经100%达到了这样的标准]

每到“幼升小”,总有一些家长比较纠结:要不要让孩子提前学拼音?此前,市教委已发布,秋季开始,本市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不仅将集中教,还会改进方式。苏明说:

[进小学之前,不必急着把拼音都学会。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加大集中学习的安排,还将改进教学方式、调整课程安排,让孩子可以把拼音学得很好,孩子也可以快乐地学习拼音]

今年,对上海学生来说,还有一大热点是高考改革方案的整体实施。苏明说,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多积极变化,对学生而言,不仅是有更多选择权,综合素养也在提升。

[这几年我们看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之后,给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带来了很多的变化,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从学校来讲,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来安排走班教学,学校也加强了对学生未来生涯的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和课题报告已经做得非常普遍了,现在全市有83%的公办高中都有这样的创新实验室]

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系统数据显示,全市高三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50473个,研究内容涉及科技创新、社科人文、艺术、体育、环保等诸多领域。市区两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达到1742个。苏明说:

[目前有96%的高三学生,有73%的高二学生已经完成了60个学时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基本要求。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可以提升他的综合素养,这也符合高考综合改革的导向]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