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造”造势未来产业

2017-04-09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春风吹拂的临港,又一座高科技中心在这里启用。这是由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技中心与彩虹鱼公司共同建立的国内首个深渊生物样品大数据中心,它的启用标志着临港在深渊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上海智造”造势未来产业-信息快讯网

瞄准未来产业,除了布局深海产业,临港还引入了“上海脑-智工程”“燃气轮机重大科学装置平台”等面向世界前沿的大科学项目,与临港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相融合,让“上海智造”为未来产业造势。

让前沿科技“在产业中前行”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称“绿房子”的临港产业服务中心内,有望于今年启动的“上海大脑”———智能云服务平台,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它依托于由中科院上海分院联合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公司实施的“脑-智工程”项目,将通过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共同在临港培育起一片脑-智产业的新沃土。

如今,脑科学已成为新的世界科技战略制高点,我国的脑计划已被国务院批准列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项目负责人、著名神经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张旭说,上海将可借此机会,打造以人脑数据、影像、感认知技术为基础的智能服务体系。

上海的脑科学在基础研究上有着雄厚实力。来到临港,它则将更多融合于产业。目前,“脑-智工程”中心已集聚起寒武纪、科大讯飞、爱观视觉、承蓝云计算、赛默罗德生物科技等一批企业。这些企业相互投资,相互切磋技术,更不断从基础研究中汲取新发现,让各自的核心技术不断向前突破。

“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让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各种创新要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浦东新区区委常委,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说,让前沿科技在产业中前行,需要逐步摸索符合科研和市场规律的体制机制,“我们尝试让学会牵头,组织管理项目,政府则针对项目发展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目前,临港正打造“一城六园”专业园区和空间载体,为企业提供创新实验或探索应用的舞台,为智能制造产业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新迭代动能。三年内,临港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空间信息、高端智能装备、海洋装备,使之成为临港转型升级新的发展方式。

营造生态提升“智造”内涵

不久之后,由中科院牵头承担的“高效低碳燃气轮机重大科学装置平台”,即将落户临港。

这将是一个设立在上海,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开放的基础研究平台。它不仅需要基础科研,还需要产业配套。而临港作为高端制造业集聚地,将为燃气轮机基础研发与实用紧密贯通,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

“作为未来产业区,营造智能制造的生态体系,将是临港的战略重点。”陈杰表示,今年,临港将整合多方资源,以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为主线,推动成立五大开放式科研创新平台,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体承载区贡献智慧。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技中心正致力于我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的研发,并在国家科研经费的支持下,借力民营企业彩虹鱼公司的资本运作,打造世界一流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临港管委会为我们提供岸线资源,并在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中给予扶持,让实验室的技术迅速走向产业化。”彩虹鱼公司董事长吴辛告诉记者,核心技术一旦开枝散叶,就会带动一系列深渊科技产业的发展。目前,他们已计划对全球所有深渊海域开展系统性生物普查,并与生物医药工程、海洋生物制品、工业原料等领域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广泛合作。

2016年,临港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共投入产业扶持资金11.8亿元,其中6.7亿元为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共扶持项目55个,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44亿元。目前,临港正集聚产业技术平台、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以及科技金融、园区等多要素,推进整个临港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只有形成了产业生态的要素集聚,才能最终吸引更多、更好的智能制造企业在临港进一步发展,提升“上海智造”的内涵。

“中国智造”,只能雕刻“薄木板”?
英国部分小学今秋启用上海数学教材 共36个品种
那些“老上海”也不一定知道的事(下)
上海迪士尼18日起将发售春季畅游季卡,可多次入园游玩
沪苏湖铁路今年开工建设,上海至湖州只需1小时左右
共创中沙关系更美好未来
上海最好吃的15张饼 全部吃过的上海宁不到1%
小姑娘你火了!我可能看到了美国未来的女总统!
全球手机动漫产业有了中国标准
2020年软件产业收入将超8万亿元
6月首发/未来国产 大众小型SUV造型曝光
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博鳌亚洲论坛二〇一七年年会开幕
“网红”效应让青团由“小点心”做成大产业
代写论文产业链调查:写手档次不同 网店打擦边球
为中芬中美关系未来绘制蓝图
大芬村十字街口——深圳油画产业集聚地探察
习近平向瑞典国王致慰问电 斯德哥尔摩暴力袭击事件
“白玉兰奖”获奖者送戏下乡
这些才是真正的上海网红美食 你都品尝过吗
4月上海投放私车牌照12196张
上海上月查处52起非机动车闯禁上高架
上海低保、养老又有大动作!赶紧告诉爸妈!
上海这些百年以上的老字号 全吃过的才能叫老上海
未来医生可能要向机器“学习”
出入张江更便捷 浦东未来新增两条南北向通道
复旦与杨浦投资2000万成立上海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
临港地区深海产业又添新成员
透过上海车展,捕捉未来汽车主旋律
韩正调研金山、奉贤:面向未来发展,郊区要始终把发展品质放在首位
为非重点大学学生进入数字医疗产业开“绿灯”
未来三年,闵行将新增74所新校,具体区位公布
国庆节感受中国智造:公路骨架完善 民航强国崛起
“超越摩尔”为中国智造贡献力量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新兴技术领域“弯道超车”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