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高考作文题目,从政治化到多元化
今天上午,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出炉,和往年一样,高考作文题目一经公布便引起了舆论热议。对于高考作文,固然看似“人人都有话说”,其实是人们在借助作文题目和内容,感触到了时代的气息。回顾40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目变化,也能看出其背后时代主题的变迁。
80年代:政治话语逐渐淡出
问及不少中年朋友,他们眼中的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作文题目普遍都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其实,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全国各地尚未统一,北京卷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上海卷则有两个题目:《知识越多越反动吗?》以及《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记先进人物二三事》。这两个题目的政治色彩十分强烈,“知识越多越反动”是“文革”时期的口号,“抓纲治国”则是“粉碎四人帮”后的政治纲领,并写入了1977年8月的中共十一大报告。1977年天津的作文题目则是从“他像雷锋同志那样”和“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中选择。
从1977年的作文题目来看,彼时的教育和考试思维,依然有很浓重的政治色彩。事实上,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才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思路,而此前的两届高考还没有完全从“文革”的思维中走出来,只是坚冰已经开始融化,从这一年的作文题目中可以看到政治色彩正在逐渐淡化。
1978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的短文。这个题目来自当时华国锋“建设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的讲话,以此为题也折射了当时人们迫切希望国家走上正轨的理想、渴望国家富强的信念。崇尚英雄主义和宏大叙事,仍然是这一年高考作文的思维模式。不过,从形式上看,这是第一次考察考生的“缩写”能力,后来的高考作文中,“缩写”或“改写”的试题成为考察考生写作基本功的方式,到了90年代以后,这种考查方式逐渐被放弃,也从侧面反映了考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这种技术性强的测试方式已经无意义了。
1979的高考作文在今天看来有些“怪”,它要求根据《第二次考试》文字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要写成以陈伊玲为中心的记叙文。记叙文对“讲好故事”的能力要求很高,而讲故事必须要有真情实感甚至切身体会,这种文体有助于反对当时一些假大空式的政治议论,激励考生从个人生活经验出发来写作,进而鼓励考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进入80年代后,作文题目的“改革”色彩更加浓厚。1980年高考作文以“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为材料——“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洛伦萨,拜名师佛罗季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造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这是外国人物第一次进入高考作文试题,而且,这也开启了材料类作文的先河,“先读后写”的测试方式在今天仍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