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高考落幕 考生即将迎来首次考后填志愿
最后一批“90后”,赶上了上海新高考“元年”!按照新高考方案,“3 3”的科目选择,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结合个人兴趣、特长和职业志向选择加试科目的空间。今年上海首次实施考后填志愿,本科招生也将采取全新方式,以“院校专业组”作为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因此,眼下正是广大考生酝酿专业志愿的时间,他们将迎来又一次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大考生和家长明显感觉,自己掌握的选择权大了,选择也更多元了。学会主动选择,并敢于面对选择带来的结果———迈入新高考时代,全新的招考改革正无形中培养考生“选择”的能力。
学生用自己的“策略”来选择加试科目
高考后再话科目选择,眼下已经拿到高考三门加试科目(俗称“小三门”)成绩的高中生们,想必是“各种滋味在心头”。记者近日在走访一些高中时发现,这一届学生在科目选择时,选不选物理成了“最大的纠结”。
早在2015年,沪上37所本科高校公布1096个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物理学科就是范围最广的“通行证”。学生选考物理可以满足1070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97.63%。
除了本科普通批次招生,还有人统计发现,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零志愿批次共46个计划招生专业,考生凭借物理成绩可以报考的有43个专业,占比93.48%;
在沪上名校集结的综合评价录取批次中,选物理的考生几乎可以报考所有专业。
但事实是,这一届考生中,选物理科目的人数并没有“井喷”,而曾经的“小学科”地理则“地位大增”,选考人数激增。
在上海市民立中学,两位考生的选择思路很具代表性。考生A在“小三门”学科中选择了物理,“如果想进自己心仪的大学专业,物理似乎无法绕过”。而考生B则放弃了自己比较擅长的物理,选择了生物。“大部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擅长理科的同学几乎都会选物理,不想‘正面遭遇’他们。”
不少高中老师坦言,根据新高考的相关规定,要按获得考试有效成绩的考生(即缺考或未得分的考生除外)总数的相应比例划分等级,这客观上会让一部分考生在科目选择时采取“田忌赛马”的策略。
而谈到地理科目在本届学生中受到热捧的原因,一位熟悉高中教育的专家坦言,这也是学生们选择的结果。“从时间分配上看,地理等级考在高二开考,如果选这个科目,提前一年高考,那高三的时间就相对充裕了。”
随着改革深入,兴趣导向会更加明显
“田忌赛马”的人越多,多元博弈的结果越是难料。“学生未必会完全按照兴趣来选择,而这恰恰是他们刚开始有选择权时,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不少高中老师认为,随着改革的深入,兴趣导向会越来越明显。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教授认为,新高考改革从制度设计上倡导考生主动选择。而这客观上也要求,考生要在选择的过程中培养出选择的能力。
“什么是选择?某种程度上说,做选择的过程就是参加博弈。”在周彬看来,新高考在给考生提供多元选择的同时,也要求考生有选择的能力,同时,接受选择的结果。
事实上,考生每一次选择都是综合利弊后做出的考量。表现在选考科目选择上,选物理的考生显然要面对学习比较辛苦、“学霸”正面竞争的“弊端”;但是选物理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高校专业选择范围广,今后就业也有更多的机会。“到底是只考虑眼前利益,只看升学这一关,还是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从眼下的升学到高校深造再到今后职业选择一并考虑进去?学生只有经历了选择的过程,才会学会选择。”周彬说。
在一些教育专家看来,现在“6选3”的选考科目设计不仅充分尊重考生的个性,提供更宽泛的选择空间。市教育考试院专家透露,汇总本届考生情况:选择“物理、化学、生物”这类纯理科或者“地理、历史、政治”这类纯文科的考生,加在一起大约只占考生总数的百分之十几。也就是说,这一届的大多数考生,在选科目上已经实现了文理交叉。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这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