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游学市场有何新动向

2017-07-14信息快讯网

 

海外游学市场有何新动向-信息快讯网

蝉声阵阵,赤日炎炎,美好的暑假又如期而至了。暑假去哪儿? 这是爸爸妈妈们最愁的问题。是让孩子放下繁重的课业,尽情放松? 还是利用暑假争分夺秒地学习? 抑或是经过一番细致的规划,趁闲暇带孩子到处走走看看?

事实上,伴随着留学热和海外游的升温,让孩子趁着暑假出国游学,已经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据相关统计,2015年中国海外游学人数已达50万人次,市场规模达120亿元,而且近两年出游人数以44%的速度递增,市场规模也以45%的速度增加。那么,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海外游学市场又出现了哪些新动向?

游学低龄化趋势显著亲子游形式备受追捧

出国留学的娃年纪越来越小,如今海外游学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根据北京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 《2017年国际游学蓝皮书》,游学年龄构成方面,硕士及以上人群有游学意向的占51.9%,本科生占53.3%,高中生占65.6%,初中生占68.9%,小学及以下孩子占64.7%。

分析来看,大学生以上群体由于学历和职业倾向比较固化,游学意愿相对薄弱,即使出国也多以旅游为主。高中生的学业压力明显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所以游学人群也相对较少。初中生成为游学的主要人群,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走向成熟,他们对未来高中和大学的选择也更为迫切。而小学及以下年龄段孩子相对重“游”轻“学”,游学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场颇有噱头的海外旅游。

英孚教育海外游学市场营销总监蓝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游学低龄化现象在今年尤其显著。“往年参加海外游学的孩子最小年龄大概是7岁,今年有一个5岁的孩子来报名。”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游学机构正在开设针对低龄儿童的游学项目,主要包括插班式的全真课堂体验、语言学习、主题乐园畅玩等方式。与此同时,通过和当地小朋友一起上学和活动,让孩子们提前体验海外不同国家的真实日常教学和校园生活体验。

区别于适合有一定独立能力或者家长希望有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与团队适应能力的学生团,小龄学员和家长携手看世界的亲子游学也越来越热门。学员在专业外教的指导下提升语言,家长则利用闲暇时间参观当地名校、了解目的地国移民和投资趋势,这种亲子游学让学生和家长均得到了满足,同时又享受了陪伴彼此的时光,正是考虑到此,亲子游市场正火速成为国外游学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游学内容日趋多样化力求既有“游”,更要“学”

熟悉游学市场的人大概知道,一般来说,美国是大部分人的游学首选之地。据了解,在世界名校前200排行榜中,美国大学独占70所,其中常春藤盟校的国际声誉极高,也是最吸引留学生的大学。除了美国以外,英国等欧洲国家、澳大利亚线路也备受追捧。然而近年来,一些过去比较“冷门”的国家正变得越来越吃香。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前往泰国、斐济等地的公益性质游学项目,以及前往日本、韩国的游学项目正逐渐增多。目的地与性质的不同,导致了内容的差异。

一般而言,若选择欧洲、美国游学路线,可以住在酒店或当地寄宿家庭,但若选择斐济、泰国等公益性质的游学路线,住宿地址往往为条件相对艰苦的营地。而且,后者的体验项目从受教于老师变成了施教于当地年轻人的支教活动、社区活动。此外,在新东方、启德等多家游学机构中,还有参与野生动物保育、灾后援建等项目。相对于一般的游学而言,出于学习邻国礼仪或者热衷于动漫、韩流文化而出现的日韩短途游学,也日益“沸腾”了起来。此外,还有一些与科研实习相关的游学项目,也在常规的竞争力日渐激烈的游学项目大军中脱颖而出。

除了机构主导的游学项目,如今上海不少中学也正利用海外兄弟学校的资源,自主开发一些假期游学项目。记者从闵行中学了解到,就在前两天,79名闵中学子在八名本校教师的带领下,来到澳大利亚斯考茨公学开展为期16天的游学活动。由于两校有着长期的合作友好关系,所以此次游学的教学课程设置,是斯考茨公学为闵行中学量身定制的。

据带队教师林伟娟介绍,课程一共分三类:语言与文化课、科学实践课、体育健康课。最值得一提的是,斯考茨公学具有全澳唯一的户外校舍———Glengarry野外教学基地。在这次游学过程中,闵中学子将在这里度过三天两夜,接受体能训练、团队协作教育以及野外生存能力训练。林伟娟相信,通过这节“野外生存课”,学生能更好地树立生命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培养坚韧的意志力。“相比国内的学习生活,这一定是一次相当特别的体验。”

在游学这条路上,家长与孩子的期待与获得正在慢慢匹配

过去,一些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游学项目时往往缺乏理性,“游而不学”或“游多学少”等游学市场乱象由此而生。

如今,越来越多家长与孩子在选择游学项目时更侧重其教育意义,而他们的期待与获得也正在慢慢匹配。

蓝迪告诉记者,根据学生及家长的反馈,人们对海外游学的期待总结一共有五个方面。第一是开拓视野,让青少年在更广阔的国际平台上成长;第二是提升语言能力,培养学习和表达兴趣,激发探索文化的好奇心;第三是培养更独立更好的人格,培养独立能力和适应力,激发主动性,建立自信;第四是感受海外教育、体验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为海外留学做更充分的准备;第五是定位求学目标和梦想,促成成长的驱动力。

结合这些期待,一些沉浸式夏令营体验模式,如互动式课堂寄宿、国际学生公寓体验等人文沉浸式体验均受到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欢迎。此外,微留学体验也获得了大量拥趸。通过微留学项目,学生们可以提前感受留学生活,适应文化理念、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另外,主题拓展式体验,如户外拓展等也应运而生。可以说,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全面、理性的心理诉求,推动着游学线路设计趋于合理。

刚刚结束了由峰越教育组织的为期14天的“美国大学游”的小陈同学坦言,在美国各校走访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了自身英语水平与当地人之间的巨大差距,这段经历激发了他的英语学习兴趣及动力。同时,他还在游学途中遇到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与他们交谈交往的同时,他感受到了“说话的艺术”。

不可回避的是,眼下游学活动中依然存在一些乱象,诸如一些不规范的游学机构,在境外学习、行程安排和课程设置上“游而不学”,同时,学生在国外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等不规范行为还需要工商、旅游部门以及教育部门等监管到位。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