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雄城”为更多人了解

2017-07-17信息快讯网

 

让“英雄城”为更多人了解-信息快讯网

援藏舞台剧《江孜印迹》在浦东新区万祥镇影剧院演出。瞿佳妮摄

■本报记者 王星

能容纳400多名观众的浦东新区万祥镇影剧院,13日晚座无虚席。尽管当天上海的最高气温达到38摄氏度,但并未影响很多当地居民摇着扇子前来观看演出的热情。上海援藏舞台剧《江孜印迹》在这里连演两场,让他们大呼过瘾。一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起身的观众并未急于离去,而是将赞美的掌声持续送给舞台上68位身裹厚重演出服的藏族同胞。演员们也激动地走下舞台,向观众们献上了一条条洁白的哈达。

精简团队,演员一人分饰多角

这并非 《江孜印迹》 第一次到上海演出。去年,作为西藏日喀则珠峰文化旅游节上海分会场的开幕演出之一,《江孜印迹》 就曾在世博中心连演3天,一票难求。今年,这一备受好评的舞台剧再度受邀来沪巡演,演出场次更是增至10场,范围遍布浦东新区5个街镇。

该剧导演格桑加措自6日凌晨抵沪,便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忙碌,惠南镇、宣桥镇、万祥镇、航头镇、北蔡镇,一天之内跑遍了5个巡演场地。之后的3天,从装台到排练,包括他在内的所有演职人员,每天都要从上午八九点忙到晚上九十点。他告诉记者,和去年来沪的90多人团队的规模相比,此次巡演的演员阵容精简到了68人,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条件相对有限的街镇演出场地。为此,很多演员不得不自我加压,在剧中承担起更多的角色。

该剧女主角郎萨姑娘的扮演者达琼,此次就在剧中一人分饰6个角色。记者在后台找到她时,还没来得及换下演出服的她已是汗如雨下。今年刚满20岁的达琼,17岁便加入了《江孜印迹》的演出团队。平时,她并没有固定工作,多数时间是帮家里干农活。但每逢排练和演出季,她都会“雷打不动”地前来报到。在达琼看来,参与《江孜印迹》 的演出,不仅能在演出季增加3000多元的月收入,还可以让她结交更多朋友并开拓眼界。“虽然这几天上海特别热,但能把最纯正的藏族风情带给上海的老百姓,再苦再累都值得。”达琼说。

万祥镇镇长江臻宇是第七批上海援藏干部,曾在江孜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听闻熟悉的《江孜印迹》演到了家门口,看完演出的他激动地跑到后台和“老乡”们聊起了天。他告诉记者,《江孜印迹》 凝聚了一批批上海援藏干部的心血,从原先只能在江孜演出的实景剧发展到如今能够走进普通剧场的室内舞台剧并来沪巡演,说明这一援藏“造血项目”正在持续开花结果。

走出江孜,以文化促交流交往

江孜,是西藏著名的“英雄城”,也是上海对口支援日喀则的五县之一。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江孜人民不畏强暴,浴血卫国,谱写了一曲英勇悲壮的爱国主义赞歌。面对侵略者的先进武器,英勇的江孜军民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甚至铁耙、木叉、抛石予以抗击,无数英雄战死沙场或不屈跳崖,“英雄城”从此闻名中外。

2013年夏天,第七批上海援藏干部来到江孜。在经过深入调研后,他们决定将“英雄城”的历史打造成实景剧搬上舞台,一方面希望为农牧民提供就业和增收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把江孜由原先旅游过境地打造成旅游目的地,让客人留在江孜。在《江孜印迹》之前,整个西藏自治区的74个县,都没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实景剧。

此后几年,每逢6至9月的旅游旺季,也是该剧在海拔4020米的江孜达玛场舞台的演出季。参与演出的近300名演员,全部是当地的农牧民。每场演出,他们每人可以拿到100元收入。白天干农活,晚上当演员,成了很多农牧民的生活新常态。而对于去江孜旅游的人来说,白天逛逛“英雄城”,晚上看部实景剧,也成了他们在那里多留一晚的绝佳理由。

去年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后,如何让《江孜印迹》等现有文化援藏项目进一步发挥作用、造福当地百姓,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何不试着让《江孜印迹》走出江孜?据上海援藏干部江孜联络小组组长、日喀则市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王高安介绍,去年为了来沪演出,他们特地请上海戏剧学院的专业团队帮忙打造了 《江孜印迹》的室内剧版,演职人员也从300多人缩减到了90多人。此番再度来沪,演员规模进一步压缩到了70人以内,这就意味着今后该剧就有了成本更小、更方便“走出去”的可能性。

“日喀则当地的传统文化独具魅力,我们想通过这样的‘走出去’,为更多内地群众增加了解日喀则、了解西藏传统文化的机会。也希望能通过类似文化的交流交往,切切实实为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更大改变。”王高安说。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