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会用“好孩子”这个标签来绑架孩子
原本我们在家,是从来不用“好孩子”、“乖孩子”这样的说法的,所以之前也没留意这方面,直到前阵子被同一小区的奶奶这样说过几次,我才发现在这个说法上,我是非常有态度的。
前一阵下雨多,院里有一些积水的水潭,关于能不能踩水玩,奶奶始终和我意见不一致,所以就变成我带布瓜下楼玩时,布瓜可以踩水,奶奶带布瓜下楼玩时,踩水就可能会被阻止,也可能会被允许(主要看布瓜抗争的激烈程度)。那天奶奶带布瓜下楼玩,一帮小孩子中,唯独布瓜踩水,估计奶奶也是压力大(总有好心的奶奶们来说不该让孩子踩水),所以布瓜玩了一会儿之后,奶奶不让继续玩了。布瓜当然会生气大哭,哭闹间,另一个孩子的奶奶也加入了哄他的队伍。据奶奶事后跟我说,“**奶奶还挺会哄孩子的,她跟布瓜说了说,布瓜就真的不哭了,也点头答应不再玩水了。”我就好奇这位奶奶是怎么跟布瓜说的。奶奶答“她说玩水的不是好孩子了。后来问布瓜你还踩水吗,布瓜就摇头表示不再踩水了。”听到这话,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不是很舒服和服气,但当时没反应过来具体原因。直到奶奶第二天也开始活学活用“好孩子”这个概念,我才猛然醒悟过来。
奶奶觉得,用“做某某事了就不是好孩子了”或者“做某某事了才是好孩子”这样的提法,效果挺好,因为这么一说,娃娃就愿意听大人的指令,更加配合。但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也许当时有效,但本质却是道德绑架和潜在胁迫。换句话说,如果这件事孩子没做到父母要求的,是不是就是“坏孩子”了?当孩子开始能听懂“好”和“坏”,但是又没有足够多的思辨能力意识到“一件事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本性”,这种好孩子坏孩子的提法,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的。
又或者,等孩子大一点,学会举一反三了,会不会因为爸爸妈妈奶奶某件事没有依他的,而说出“不陪我玩ipad就不是好爸爸”、“不让我吃雪糕就不是好奶奶”这样的话?假如有孩子这么说,父母很有可能觉得可笑,就一件事就变坏人啦?可是,这样的句式不正是好孩子句式吗?这不正是父母自己教给孩子的沟通方式吗?
因为做某件事或者不做某件事,就给一个人定性好坏,听起来很不合理,可是我们在跟孩子这么说时,正是在用一件具体的事情来给孩子整个人贴了个标签,这个标签叫“好孩子”或者“坏孩子”。而且很有可能,在很多大人传递给孩子的观念里,还有进一步的观念——“你当好孩子,我就喜欢你,接纳你;你当坏孩子,我就不喜欢你了。”说白了,是大人在利用孩子对自己的依恋,去胁迫孩子顺从。
写到这里,我想起心理咨询里,很多成年人的困扰,深挖下去,都藏着“如果我不够好,我就会被讨厌”、“如果我不够好,就会被抛弃”这样的观念。所以当看到孩子那么小,父母用“好孩子”来作为教育技巧,我就有些不忿,也会有些担心,这样教育的孩子,或许很听话,或许今后学习成绩好,工作成就高,但是,作为一个人,他会有多爱自己?他对自己的要求里,有多少是出于自己,多少是出于外界旁人的期望和要求?他的内心,有多少“怕自己不够好”的恐惧?
另一方面,在这种“教诲”下,孩子当场给出的承诺,到底有多大可信程度,恐怕父母们心里也都清楚,这无形中,又是在诱导孩子说谎——因为这样的场合下,不管孩子内心怎么想,都必须口头保证,“以后如何如何”,而一旦口头承诺,父母们就好像赢得了胜利。这样的模式,就是在告诉孩子,口头认错加承诺就可以取悦父母了。至于以后的行为,谁知道呢?
在小区里,没有机会跟其他奶奶说这么多道理,只能在家跟奶奶耐心说明。如果一件事做得不对,那么我们需要并且只需要很清楚明确的告诉孩子,哪里做得不对,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不被允许的,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后续规则来进一步约束孩子的行为,比如布瓜乱丢食物,这时候我会抓住他的手,直接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不可以。不想吃的东西可以留在餐盘上,如果继续乱丢食物就不能吃了。有时候说了也不管用,布瓜有时候会继续丢,我就会让他立刻下餐椅,结束吃饭,这一顿饭不再给任何食物。
希望“好孩子”这样的道德绑架永远不要再出现在我们家,希望更多的父母能不再用各种标签绑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