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巨变 ———再看中国西北角
随着国家一个个大布局、大战略、大规划的实施,西北大地上,一幅幅壮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图为青海省祁连县草场处处生机(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上世纪30年代,范长江曾以一部《中国的西北角》揭开这片土地的神秘面纱,当年西北的贫困和落后为世人震惊。
时光荏苒,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再看中国西北角,黄土地早已不是范长江笔下的那个西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随着国家一个个大布局、大战略、大规划的实施,西北大地上,一幅幅壮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内陆腹地成为开放前沿
“察绥宁甘青新六省,除新疆外,其余五省,就目前现状而言,经济价值甚微,比平津及沿江沿海一带,肥瘦之差,直不可以道里计。”这是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四版自序里的一段话。
80余年过去了,记者采访中却得到这样一组数据:
从2017年4月1日至8月3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5014户,其中外资企业53户;近5年兰州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61%;今年上半年宁夏全区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64.3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出口121亿元,增长144.3%……
数据背后折射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北地区活力奔涌的景象。
在行政区划上,西北指陕甘宁青新5省区。在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里,还包括了四川和内蒙古。
就陕甘宁青新5省区而言,这片区域扼西去要道,拱卫中原,历史上一度是富庶之地,后因交通困锁和自然环境恶化,与中东部发展差距逐渐拉大。
范长江当年的途经地,看到的大多是道路难行、生产萧条、饿殍遍地的景象,就连成都平原的新都,“道路两旁大多破败不堪”“有许多被饿得半死的农民”。
封闭、残破、落后是上世纪30年代西北角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西北各省区,站在了向西开放的前沿。
一个个经济区、自贸试验区、生态保护区、体制改革试点及改革开放高地在西北各省区先后确立,区域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及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给这片辽阔的土地注入无穷生机。
德国的杜伊斯堡,中欧重要物流铁路枢纽。经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到此入港的中欧班列络绎不绝,满载中国商品的蓝色集装箱被分装后继续奔赴欧洲各地。截至目前,“中欧班列”从兰州、银川、西宁等多个城市出发,到达10个国家的15个城市。
静水深流,潜移默化,更为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
一批批新政策正在落地,一家家西北企业走出国门。仅2016年,甘肃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突破100亿元;而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正发挥门户优势,规划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科技、医疗服务“五大中心”。
大西北进入“黄金”发展期
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里,除了对沿途的饮食和住宿有生动描写外,提及较多的还有路。
“西兰公路”这条用“一百四十万巨款”修成的“联络西北各省的陆路交通的干路”,却因“未曾用碾压紧,路面凸凹不平,车行其上,忽高忽低,宛如乘风破浪”,被范长江称为“稀烂公路”。
80余年后,凡是到过西北的人,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可能还是脚下的路。
2017年7月9日是西北交通史上重要的一天。当日,随着西安北至兰州西D2651次列车缓缓驶出西安北站,宝鸡至兰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随着宝兰高铁开通,一条东起徐州,西至乌鲁木齐的快速客运专线贯通。至此,几千年来相距2300多公里的西安至乌鲁木齐的“驼铃古道”,被“丝路高铁”取代。
一路通百路通,西北不再是角落。2014年底,兰新高铁开通运营,甘肃、青海、新疆步入高铁时代;京新高速2017年7月通车,北京到新疆的行车里程缩短1300公里;兰渝铁路今年将全部建成通车,西北与西南大通道贯通,将圆孙中山先生的“百年梦想”。
基础设施投资变为发展红利,创新驱动助西北“弯道”超车。
范长江曾经走过的石嘴山,为宁夏生产出第一度电、第一吨煤、第一炉钢铁、第一吨活性炭……但经过50多年的发展,煤采没了,产业旧了,空气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城市也“老了”。
面对发展中遇到的挑战,石嘴山把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发展关键。5年间,已形成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型煤化工、现代纺织4个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近5年来,西部一些地区采取正确的战略,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会,走出一条‘后发赶超’的道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部部长侯永志说。
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擎,大力夯实基础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北地区呈现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6年,陕西省天使投资额达1.29亿元,排名全国第12位。而就在两年前,这个西北科教大省吸引的天使投资额只有192万元,排名全国第23位。
范长江用他的眼和笔,曾对“西北荒凉”“都是沙漠一样”的旧认识进行纠正,认为“西北沃野正多,宜于人类生活之地区甚广。”
如今,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逐步成为西北人民的生动实践。
金秋时节,蜿蜒曲折的母亲河滋润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这片沃土。当地近年来实施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一期、二期工程,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生态反哺农牧业,绿色做底处处生机。目前,海南州已有46家龙头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4.45万户农户增收。
小康路上百姓幸福感节节攀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扶贫、教育、医疗等一系列政策密集落地,西北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大西北已经完全不是范长江看到的西北角。
扶贫先扶智。近年来在努力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西北各地不断出台措施,推动教育跨越发展———
在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乡镇幼儿园全覆盖基础上,甘肃提出今年要实现贫困地区1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宁夏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出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都要开英语课;青海完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每年资助3000元。
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让老百姓看病不发愁———
家住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的谢文国被查出患有脓毒血症。“要是没有大病医保,全家都没了指望。”谢文国说,自己住院治病花了34万元,医保报销10万元后,大病保险又报销14.3万元。
而80余年前,范长江在西北乡村行进,经常看到的不是饿死就是病死的老乡。
生活在今天西北大地的老百姓,不仅丰衣足食,住房条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5年,石嘴山累计投入130多亿元,16万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而在甘肃,将全面完成农村D级危房改造,仅今年受益的贫困户就有11.05万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持续发力,带动更多百姓脱离贫困奔向“致富路”———
2016年,陕西实现151.75万人脱贫;甘肃全年减少贫困人口62万人;宁夏全区19.3万人摆脱贫困;青海省顺利完成11.6万人口脱贫;新疆实现5个贫困县摘帽、810个贫困村退出、63万人脱贫。
80余年后,再看中国西北角,旧貌换新颜的西北大地,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书写新的篇章。新华社记者 王艳明 姜伟超 安蓓
(据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