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走出去”,要懂“译”会“介”

2017-08-18信息快讯网

“如何让中国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成为上海书展上出版人、评论家、学者和作家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有专家提出:需要更多权威的了解中国文学和国际图书市场的版权代理机构进行推广,让优秀作品真正抵达国外读者

■本报记者 陈熙涵

今年上海书展推出的多元丰富的文学作品吸引了各个层次的读者。如何让中国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这个话题成为上海书展上出版人、评论家、学者和作家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有评论家认为,中国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翻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与“译”同样需要得到重视的还有“介”,只有找到最具实力、有影响力的出版社代理我们的作品,推介我们的作品,才能真正发挥其文化交流的影响,打造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而目前版权代理的缺失,使这部分的工作没有有效展开。

在外国文学译介和出版领域深耕多年的出版人彭伦接受采访时透露,近年来,一些中国作家重金邀请海外翻译家翻译自己的作品,开价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人民币不等。这种悬赏让不少外国译者“一头雾水”———作品译完后在哪里出版、译文的版权归属是谁、作品在西方会不会有读者、打开国外市场的推广工作由谁来负责等一连串问题,中国作家往往回答不出,也并不关心,“似乎只要将小说翻译出去了,就能实现文化走出去的目标,万事大吉了。”

如何才能有效地“走出去”

事实上,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努力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国家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外译优秀的文学作品。随着莫言、曹文轩等中国作家在海外频获重磅奖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自信得到了提升。

与此同时,也有作家片面地认为,似乎只要把自己作品译成外语,能够在国外出版便大功告成。至于这些文学作品在海外究竟有多少读者阅读,能否进入主流市场进而产生文化上的影响,似乎并不关注。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青年翻译家黄昱宁表示,中国文学出版的“走出去”,近年来一直是我国出版业极为重视的热点课题,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值得注意的是,当每年的版权数字吸引我们目光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应该把作品在海外的影响力纳入一部作品“走出去”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惟有长期跟踪一部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力,把那些能说明影响力的数据———比如销量、排行榜、获奖情况等作为综合参照来观察,才能真正体现文学出版“走出去”的现状。

文学版权输出应该走专业的道路

作家毕飞宇认为,中国文学目前向海外输出的问题在“译”,也在于“介”,其中,缺乏职业的文学代理人是重要一环。“在中国,文学代理几乎还是一个空白。而反观国外,作家出售版权,很少有自己出面去谈去出售的。”

近几年,中国文学作品多语种版权输出和翻译出版越来越热。据统计,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新增版权输出100多种;麦家 《解密》 输出33个语种版权。反观这些真正走进国外主流营销渠道的输出品种,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通过一个非常专业的版权经纪人运作。版权经纪人的作用不仅仅是代替作家去谈版权,更重要的是为作家及作品找到最适合出版的机构。在彭伦看来,出版机构决定了是否能将作家的书带到它的读者面前,这是版权有效输出的最重要一步。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意识,目前似乎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家格非已有几部作品在海外翻译出版并进入主流图书市场,他提出,文学版权输出应该走专业的路子。他希望有专门从事版权服务的公司,聘请一些真正懂行的版权经纪代理人进入中国作品版权代理领域。国外需要找某作家时,直接找版权机构就可以。据了解,现在国外出版商到中国找文学作品也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判断,也不知道听谁的意见,批评家、作家、出版商各执一词。如果有专业的代理机构,对国际市场了解,对文学本身了解,有专业的国际团队,中国文学出版“走出去”会更有效。

【每周一书】《中国文学史之成立》
中华文化“走出去”,汉学家功不可没
先进核电,中国技术“走出去”新王牌
中国军网探访阿尔山哨所:站立处,即吾乡
“中国传统音乐研习所”项目启动
中国最适宜居住的8个城市
澳洲多所名校现辱华海报:此处禁止中国人进入!
信有长风破浪时——坚定“四个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述评
热血铸军魂 军旅文学塑造多维度英雄群像
《小说月报》对中国新文学的塑造
【书刊博览】元朝是不是中国文化的一分子?
文学当有力量惊醒生命的生机
什么样的故事是好看的文学的
沪五所学校入围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孙毅文学创作70周年暨“上海小囡的故事”三部曲在上海书展新书发布
让初高中教育更连贯一体化课程可是“解药”?
高中生立志学医缘自“当一天医生”
中国:补齐短板迈向教育强国
中国最难娶老婆的五个城市当地男人压力巨大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一
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一集今晚播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一
【三味书屋】是纪实,也是文学
【新阅读】别具一格的文学史
【三味书屋】“文学回忆录”丛书:四十年来“立此存照”
那些电影难以表现之处就是文学开始的地方
“因为文学,我们相聚在上海”
欧美主动译介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中国文学正融入世界文学体系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