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外卖毁灭下一代”:数据不明但所言环境问题值得关注
有关外卖行业“白色污染”的争论仍在发酵。
此前,一篇题为“外卖,正在毁灭我们下一代”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等处刷屏。文章称,外卖就餐的普及使得每周至少有4亿份外卖,至少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和4亿个塑料袋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的废弃,并将带来垃圾围城。
上述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也引发了质疑。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北京零废弃发起人毛达表示,外卖行业的塑料制品使用量的确呈爆炸性增长,但尚无全面数据显示该行业相应的资源消耗量,无法直观看出外卖行业在污染总量中所占比重,“外卖带来的环境问题值得关注,这是一个提醒,但不能只针对这一行业”。
不过,成为共识的是,如何从源头减少外卖行业塑料制品尤其是塑料餐盒的使用量,提高其回收再利用率,值得进一步探讨。
中国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曲睿晶认为,控制外卖行业资源消耗总量,制定塑料制品质量、分类回收标准,提升外塑料餐盒的质量,建立回收利用塑料制品的专项基金,有助于达成这一目标。
外卖行业占塑料污染总量比重数据不明
外卖垃圾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也包括了塑料垃圾和纸巾、一次性筷子、食物残余等。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以塑料餐盒、塑料袋为代表的塑料垃圾。
近年来,有关外卖行业塑料使用情况的报道屡现,侧重观点也各有不同。一方面指出外卖行业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另一方面有报道称前述数据在全国使用总量中占比不高。
中新网2016年报道称,据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三家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大概在700万单左右,按照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42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59个足球场,大约15天即可覆盖一个西湖。
而据中国网报道,2015年,我国全年使用塑料袋约2万亿个,其中在线外卖仅占10亿个左右;2016年,我国全年使用一次餐盒约340亿只,其中在线外卖行业消费约76亿只,占比仅为22%,并不是餐盒使用的大头。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北京零废弃发起人毛达表示,目前尚无全面数据显示外卖行业相应的资源消耗量,因此无法直观看出其在污染总量中所占比重。
毛达建议,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应进一步开展基础统计,收集、公开包括外卖行业在内的各行业使用、废弃、回收利用塑料制品数量。
专家呼吁定目标控制外卖行业资源消耗总量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北京零废弃发起人毛达认为,虽然无法直观看出外卖行业在污染总量中所占比重,但“外卖带来的环境问题值得关注,这是一个提醒”。
如何从源头减少外卖行业塑料制品尤其是塑料餐盒的使用量、提高其回收再利用率?
部分专家认为,设定塑料制品总量控制的目标,制定相应质量标准、提升塑料餐盒质量,尤为迫切。
毛达分析,政府部门应当设置管理目标,控制资源消耗总量,他认为,这是目标实现的必要基础,“资源消耗和垃圾产生的总量控制如同我国政府已经承诺温室气体排放要封顶一样,完全应该成为政策选项”。
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抑制、鼓励双重手段,对企业、行业进行把控。“比如,和类似环境税的手段,对消耗大浪费多的行业进行经济手段的调控,或者是通过鼓励措施促进替代方式的发展。”
中国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曲睿晶认同控制外卖行业资源消耗总量的做法并提出,通过提升塑料餐盒的质量、制定质量标准等方式促进其回收重复利用,从而延长塑料制品生命周期,减少生产和消耗量。
曲睿晶介绍,以材料为聚苯乙烯的发泡餐盒为例,它是众所周知的“白色污染”源头代表,几乎没有回收利用价值。此后出现的聚丙烯(PP)餐盒质量更好,回收价值也相对更高。
而更高质量标准的制定,可以在政府部门、外卖平台、企业商家和塑料包装生产商之间搭建桥梁,使得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回收更加规范化,重复使用率将得到提升。
曲睿晶举例分析,制定相关标准后,对塑料餐盒的厚度、重量、体积有了明确要求,外卖平台作为代表响应,并规范平台商家所用的餐盒质量,促使商家采购时对塑料包装生产商提出同样的质量要求。
专家建议设基金促进塑料餐盒回收利用
塑料餐盒的重复使用也涉及到个人意识提升以及制度创新。
毛达指出,个人外卖叫餐后使用了塑料餐盒,可以在用餐后做到将残余食物和塑料餐盒分开,并对塑料盒进行简单清洗,“这样的小举动也有利于塑料餐盒的再回收利用”。
此外,为鼓励外卖塑料餐盒的重复使用,曲睿晶分享了“押金制”方案,这是制度创新的一种可能。“就像购买瓶装啤酒时,厂家事先制定了瓶子的押金,只有消费者有这个意识,退回了瓶子,才能拿回相应押金,塑料餐盒的重复使用也可依循类似制度。”
同时,这一“押金制”的实施需要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严格把关。在开放塑料餐盒重复使用的条件下,制定塑料餐盒清洗、消毒的标准,规范重复利用几次或磨损到何种程度的餐盒可以退出循环使用。
而曲睿晶更为倡导的是“基金制”。与“押金制”不同的是,“基金制”下塑料餐盒的生产、回收成本并非由消费者买单,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压力。
“基金制”以外卖平台、平台商家、塑料餐盒包装生产商为主体,由其共同发起、筹资、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支付回收利用所需要的成本,促进重复使用的良性循环,“是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来源:澎湃新闻